关于刘老师教学设计的批阅意见
(2017-04-08 18:16:31)| 分类: 幸福课堂建设 |
关于刘老师教学设计的批阅意见
一、 值得肯定的地方
1. 很用心,教学设计方案写得很详实。
2. 教学思路清晰,结构明朗。
3. 指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4. 有积累语言和小练笔的设计,使这堂课充盈着语文味。
二、建议改进的地方
1. 需要深刻解读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另一个是学习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第二点目标的落实,首先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然后通过练笔,来提升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显然,刘老师的设计在学习作者如何表达的,练习使用作者的表达方法方面,比较薄弱与欠缺。你的设计虽然安排了小练笔,但是并没有练习具体哪一种表达方法。这样的练笔显然价值不大。
2. 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1) 一定要体现学习某种表达方法。语文书第99页,单元导读提示中写得很明确:学习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表现人物精神的写法。(2)要有外部行为表现动词:不能写积累重点语段。应当写能当堂背诵某某语段。当堂背诵就属于外显性行为动词。而积累这个词是内部行为动词。而且要明确,到底背诵第几段。不能模棱两可。还有,你的设计把背诵安排为作业,显然是不合适的,必须要把背诵挤进课堂中。
3. 教学结构的建议
要大大削减指导学生运用语言理解思想内容的时间比例,增加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时间比例。
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打算这样安排:
一、 从生活需要导入
1.
2.
3.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作者所说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具体指什么?(顺势板书文章的内容与思想感情,板书词语要整齐、精炼)
4. 交代本节课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初步领会作者是如何把居里夫人的精神的美丽写出来的,并练习应用这种方法。
二、学习用具体事实表现人物精神的表达方法
1. 教师用导语将学生的阅读视线切入到直接赞美居里夫人精神美丽的句子——这点美丽……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而……人生意义的发现。多种形式读它几遍,对这句话有进一步的感知。
2. 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文的方法,找到体现这种精神的具体事例——提炼第一克镭,进而理解这句话,内化这句话,内化不屈的信念、坚定、刚毅、顽强、远大、执著的追求这次词汇。并适时总结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写这篇文章时候,如果把提炼第一克镭的事例去掉,好不好?
4.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把这件事写具体的?先让学生圈点标注,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一下,最后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指导。
——写出了提炼的繁杂过程:搞到废渣——支起大锅——冶炼——溶解、沉淀、分析
——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废弃的棚子、烟熏火燎
——写出了身体所受的伤害与疲劳:点点烧痕、疲劳之极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三年又九个月
期间还应该穿插一个比较词语的训练:比如疲劳之极能否换成疲劳得很。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5.
6.
可让学生找一找作者还用了什么事例赞美居里夫人执著追求的精神美?让学生说一说叙述事例的好处。(生活、思想负担很重的情况下,什么都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在得到很多荣誉的情况下,仍然一如既往地研究)
7. 总结表达方法……
三、 迁移练笔
1. 设计一个浅层次的练笔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比如当局里夫人丈夫去世后,她仍然默默地工作,让学生运用写具体的方法,合理想象一些具体事例,尽量使用第3自然段中积累的词句,来具体表现人物精神。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把主要句子写出,让学生填空补充。
四、 交流修改后的文章
五、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收获
以上,这是我的粗略的设想,具体导入语、切入语、过渡语、评价语,如何落实反复、多形式的读的要求,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读中理解语言,读中积累内化语言,还有就是板书什么时候写,写哪些词语,还需刘老师自己设计。
上述意见,仅供参考!
可以抓紧写一个详细的课堂实录,再传给我,我再看。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重点语段,深入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思路】
《跨越百年的美丽》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学重点就是: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因此,教学时以标题的中心词“美丽”为突破口,什么是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请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逐一发现美丽所在,理解“美丽”内涵。之后进行随文练笔,提升内心感受。
【设计理念】
以“美丽”为主线,对文中重点语句进行评析,领会居里夫人的精神魅力,使学生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为容貌之美,更体现在她的人格之美,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像居里夫人这样献身科学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中的十八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本教案设计为第二课时)
一、回顾人物,享受“美丽”
1.谈话导入。
师:1898年,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报告厅报告了她惊人的发现,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她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今天,让我继续走进居里夫人,来体会她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起齐读课题!(板书)
2.师: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她那美丽庄重的外表,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她的外貌美的。(板书:外貌美)
指读
|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的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
(课件出示)
二、深层品读,感悟“美丽”
师:人们说美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可是文中却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看来课题中的美丽不仅仅是我们上节课所感受到的居里夫人容貌的美丽,一定还有更可贵的,更耐人寻味的美,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到文中找寻这跨越百年的美!
(一)、提出要求,追寻“美丽”的踪迹
|
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思考,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用横线画出来,并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
(课件出示)
1、学生自主学习,简单的写出自己的感受。
2、把你找到的美丽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老师觉得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找的非常好。现在我想请你们来汇报一下!
(二)、感悟艰辛,走进坚定不移的“美丽”
1.师:你能告诉老师,你觉得哪个句子能体现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吗?
|
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 |
教学预设:
这句话中体现了居里夫人哪方面的美?说说你的体会。
老师可以概括为“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美”,那么同学们再找找课文中谁来补充。还有哪些地方还体现这种美?(板书: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美)
|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的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
(课件出示)
教学预设:
2.师:这段话讲述了什么?(居里夫人发现并提炼镭的过程)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一一揭示关键词:一锅一锅、废弃、破棚子、终日、烟熏火燎、点点烧痕)
3.师:从“一锅一锅”中你体会到什么?你们知道吗,在当时,一锅就只能冶炼20公斤左右的矿渣,而且就这样一锅一锅的经过了几万次的提炼,才能炼出镭来。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或者想对居里夫人说什么呢?
4.师:在“废弃”的“破棚子”里冶炼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比如:寒风呼啸时……;烈日炎炎时……;暴雨突袭时……;狂风大作时……
5.创设情境,想象画面。师:透过“终日”“烟熏火燎”这些词,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补充讲解“熏”字:“熏”是会意字。字的本义是火烟炙烤。“灬”代表火,“灬”的上面表示烟囱中的火苗,“千”是烟气上升的样子,楷化后就成了“千”。你想想,熏字由千加上黑,熏你一千次会怎样?)
6.师:谁能用这个句式说说当时的真实情景?
|
尽管 |
(课件出示)
7.:抓住关键的字词来帮助理解文意,这真是学习的好方法。你能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句话吗?
(三)感悟漫长,激活成功的“美丽”
1.师:再找找还有那句体现美?
|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 |
(课件出示)
2.朗读此句,领悟句意。结合朗读穿插理解:
3.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三年又九个月,折算成天数就是1300多天啊。假设他们每天工作十小时,经过了13000多小时才提炼出镭来。
老师为什么要强调“成吨”和“0.1克”镭呢?
“成吨”究竟有多少?“0.1克”镭又是多少?你们猜猜。
(师相机补充资料:要提炼出笔尖这么大的0.1克镭,至少要提炼8吨以上的矿渣。)
从这鲜明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什么呢?
这句话仅仅写出了漫长和艰辛吗?(从“终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对比引读,激发情感。如果让你读出它的漫长,怎么读?(强调“三年又九个月”);如果让你读出它的艰辛,该怎么读?(强调“成吨”“0.1克镭”);如果让你读出它成功的喜悦,又该怎么读?(强调“终于”)
5。师:是呀,如此艰苦的条件,如此艰难的实验,可是他们想要得到的是希望有美丽颜色的镭。他们得到了吗?读──
(生齐读:“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师: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居里夫人为了发现和提炼镭所付出的艰辛。我们深深地为居里夫人那种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精神所感动,这种信念和精神无疑是美丽的。正如书上所说的,“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四)感悟精神,升华为科学献身的“美丽”
1.师:文中还有哪个地方体现了居里夫人的美?
|
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
(课件出示)
2.还有体现美的语句吗?
|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
3.教师引导:
(课件出示)
(1)四个“变成”写出了什么?
(2)把感受融入到朗读中,自己来读一读。
居里夫人坚定不移地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着,在她坚定信念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成就。此刻,你对着这段话,一定有了更深的感受,一起来读读吧!
(五)感悟品格,品悟淡泊名利的“美丽”
1.文中还有哪里体现居里夫人的“美丽”?
|
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
2.引导学生理解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具体表现。
3.齐声诵读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
4.交流评议,小结。
三、写话表达,颂扬“美丽”
师:有人说,居里夫人以自己的美貌和青春乃至生命为代价,追求她的事业,固然令人敬佩,但她不懂得享受人生,品味生活,这样做并不值得;也有人说,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把那么多的奖金捐赠出去,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因为如果她能有这些本属于她的财产,既能改善贫困的生活,又能添置实验设备等等,说不定能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呢!你认为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对居里夫人说些什么?
居里夫人我想对您说“
四、拓展阅读,延伸“美丽”
1、师:这位传奇般的女科学家也是我的偶像,相信也是在座的各位同学、老师心里的偶像。是啊,居里夫人在完成了科学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人生意义的发现。你们对课题中的“美丽”一词又有了什么理解呢?
|
课文的标题主要是美丽。在文中,“美丽”分为这四种: 外表美;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美;淡泊名利的美。也就是居里夫人的外表美、镭的颜色美、心灵美和人格美。 |
2、结合课文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
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师: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和我一样,一定会铭记这份永恒的美丽,请和老师一起有感情的读这首赞美居里夫人的诗歌吧
即便是青春和容颜不在
即便是奖章和头衔不在
这一切都不重要
在我们心中
已烙印下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
因为这是——
跨越百年的美丽
也镌刻下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风骨
因为这也是——
跨越百年的美丽
更记录下了居里夫人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因为这更是——
跨越百年的美丽
五、作业:
小作文:《我心中的美》(于实例中感悟)
六、课后拓展: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阅读课本104页“阅读链接”,想一想,你体会到什么,简单地写下来。
3.推荐阅读《居里夫人传》。
七、板书设计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
外表美 |
|
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美 |
|
为科学献身精神的美 |
|
淡泊的美名利 |
八、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一定从居里夫人的身上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努力,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