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朵云荟萃翰墨流芳——读陈训慈先生捐赠之名家手札心得

(2016-05-19 10:33:44)

            《人民日报》1990710日登载标题为“陈叔谅向浙江图书馆献家珍的报道,全文如下:“本报讯陈布雷先生胞弟、知名史学家、我国图书馆界老前辈陈叔谅先生在他6290寿庆之际,将他的手稿《丁丑日记》3册和珍藏至今的14 8封名人、学者的信函捐赠给浙江图书馆。陈叔谅先生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史学系,1932年就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期间,曾发动社会各界向“浙图"捐赠,收集了《四库全书》原钞本等散落民间的珍贵书籍‘七七事变'后,他组织‘浙图’,同仁设法保存了《四库全书》和其他善本古籍及大量中外图书。”

                     http://s6/mw690/001MVyJcgy71P9oSUYJ85&690
                             陈训慈先生
      http://s2/small/001MVyJcgy71P9tNb8Zc1&690      http://s5/mw690/001MVyJcgy71X6FMnvC94&690     http://s5/mw690/001MVyJcgy71X6BJGXG84&690

                      http://s11/mw690/001MVyJcgy71X70ySPUba&690  

                         陈训慈先生组照

            http://s12/mw690/001MVyJcgy71X8t7AG79b&690 

  陈训慈与苏步青1990年出席竺可桢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http://s6/bmiddle/001MVyJcgy71YOucgf3a5&690
    陈训慈(右起)1990年与沙孟海、姜亮夫在马一浮先生纪念馆

        http://s11/mw690/001MVyJcgy71YOGnJV0aa&690
        陈训
慈与夫人阮莹新婚燕尔        陈训慈1940年与夫人阮莹            http://s4/bmiddle/001MVyJcgy71X788hsnc3&690

               http://s15/bmiddle/001MVyJcgy71X7RKtr03e&690
  陈训慈出席柳诒徵50岁生日时与东南大学弟子合影。前排左起范耕研、王焕镳、景昌杉、全文晟、柳诒徵、  陈训慈、周雁石、郑鹤声、谢焕文;后排左起柳屺生、钱坤新、袁鹏程、缪凤林、张其昀、沈思屿、许文玉。
             http://s14/bmiddle/001MVyJcgy71P9vpupLfd&690

     陈训慈与兄嫂姐弟合影,左起:八姐陈瞻华、五姐陈若希、长嫂王允默、长兄陈布雷、陈训慈、七弟陈叔时。(1930s)


     http://s16/bmiddle/001MVyJcgy71P9wApWf7f&690
               陈布雷与弟妹合影,前左起为陈训慈、陈布雷、陈训悆,后左起为陈玲娟、陈训惠。
           http://s15/bmiddle/001MVyJcgy71P9yehlk3e&690
            陈训慈就任浙江图书馆馆长在大学路馆舍前与全体职员合影(1932.3.25),前排左6陈训慈、左5刘澡、左7冯攸。

        http://s9/bmiddle/001MVyJcgy71YOLifskb8&690
陈训慈1932.12与浙江图书馆全体职员合影

            http://s2/bmiddle/001MVyJcgy71P9yIVXz31&690

        陈训慈与浙江图书馆附设印行所工余社全体人员合影(1934.5)
            http://s3/bmiddle/001MVyJcgy71P9znazo52&690
                陈训慈1936年与夏定域(右1)、陈豪楚(右2)、张崟(右3)造访嘉业堂合影   

http://s3/bmiddle/001MVyJcgy71X7o19Voe2&690
陈训慈 1947年的合家欢。后立者左起:三子陈思佛、二子陈宜陵、三女陈绰文、长子陈迨、长女陈约文、二女陈绚文。
http://s10/bmiddle/001MVyJcgy71X7x5QAFf9&690
                陈训慈1950年代环城西路20号与文管会成员合影。前排(从右至左):沙孟海、邵裴子、郦承铨、陈训慈、朱家济。第三排右四王士伦,右六汪济英。
http://s9/bmiddle/001MVyJcgy71X7yfsdGc8&690
                   陈训慈1980年代初在上海与姊妹和晚辈合影。前排左起:前排左起:赵一新、翁泽永、陈训慈、陈若希、陈瞻华。后排左起:倪爱如、翁郁文、翁泽永之子、冯子闲、翁华娓、翁汶英。
http://s1/bmiddle/001MVyJcgy71X7yEYtW70&690
陈训慈 1983年赴香港,与在台湾的长女陈约文夫妇会面,在香港海洋公园留影:左起:宋晞、陈约文、陈训慈、陈绰文。
http://s5/bmiddle/001MVyJcgy71X7AqdAEe4&690

http://s9/bmiddle/001MVyJcgy71X7BakhGf8&690

陈训慈九十华诞,浙江省文化厅在浙江图书馆举办庆贺活动。坐者前排左一为厅长孙家贤,右一为沙孟海。

       陈训慈先生(19011991,字叔谅,浙江慈溪人)对他肩负馆长重任,为之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近10个春秋的浙江图书馆始终一往情深。先生90高龄的慷慨馈送,播扬文化,嘉惠学林,为浙江图书馆作出了新的奉献,也奏响了他人生乐章的又一高亢之音。先生挚友、书法泰斗沙孟海曾挥毫为先生撰写寿联:“美意延年本身是历史人物;高文寿世到处见爱国情怀。”贴切精当地概括了先生至真至慧至实的学者生涯。

    148件尺牍大多出白诸如梁启超、蔡元培、沈钧儒、朱家骅、张元济、陈布雷、傅斯年、蒋复璁、朱希祖、张宗祥、邵裴子、茅以升、马衡、余绍宋、夏承焘、叶恭绰、沙孟海、顾廷龙、刘国钧、杜定友、柳诒徵、王驾吾、赵万里等大师、名家手笔,时间跨度为19271946年。主要则为先生1 932年至1 941年长浙江图书馆期间。本身极具史料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鉴赏价值。也折射出先生的治学理念、办馆方略与人格魅力。

    笔者在纪念先生百岁诞辰之际,重读先生捐赠的珍藏信函,深为老馆长谈笑有鸿儒的广博交际和怀瑾握瑜、心系公益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书信蕴涵厚重、涉及弘奥,而笔者庸陋,绠短汲深,难以作全景式评说,只能择其数封,略表读后心得:

    1梁启超先生赠蔡锷将军遗墨刊印本手书

          http://s15/mw690/001MVyJcgy71Pc6CkUede&690
                        梁启超先生                                        蔡锷将军
                     http://s12/bmiddle/001MVyJcgy71Pc7rm672b&690

                       梁启超蹭蔡锷遗墨刊印本手书 
                    http://s15/bmiddle/001MVyJcgy71Pc8veou6e&690

http://s7/bmiddle/001MVyJcgy71Pc8AOTY76&690
    《松坡军中遗墨》

    19271225日,在清华学校讲学的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1 8 7 5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亲笔致函浙江图书馆:“敬启者,松坡将军侣率义军奠定邦国,兹特印行松坡军中遗墨二册奉赠贵馆一部,伏希检藏长留纪念。专此即呈浙江省立图书馆  梁启超十二月廿五日"

    近代军事家蔡锷(1 8821916,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 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梁启超学习。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1 904年回国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诸省训练新兵,武昌起义爆发,举兵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19 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阴加监视。1915年与梁启超策划反袁,潜出北京,12月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与袁军激战于四川泸州、纳溪。袁死后,出任四川督军兼省长,因病去日本就医,不治逝世。梁启超问讯十分悲痛,1916124日在上海蔡锷追悼会上发表讲演:“诸君须学习为之模范者:第一,要学学问,方能有受这教育做伟事。第二,须心地好。…第三,蔡公行事坚强不挠,处己接物心如一,…第四,蔡公作事非常谨慎,…第五,他立志甚坚无论公私各事,非达到目的不止。…蔡公之美德虽系上天所赋,然国人使人人学习,将来如蔡公之美德精神均可发扬,而中国亦可渐臻富强,则今日大会为不虚矣。"对蔡锷作了高度评价。由彪炳青史的戊戌变法“康梁"之“梁"向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共图书馆推崇叱咤风云的一代爱国名将的遗墨,意义非凡,其手札当弥足珍贵。

 

    2蔡元培先生荐贤书柬与老馆长复信底稿

 
   蔡元培先生
http://s15/small/001MVyJcgy71PcmKejIae&690

                                                   蔡元培先生
http://s9/bmiddle/001MVyJcgy71PcoSTry18&690
蔡元培先生荐贤书柬

    1932930日,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1 8681940,字鹤卿,号孓民,浙江绍兴人)致函老馆长:“叔谅先生道鉴:迳启者,敝院历史研究所助理员赵邦彦君,曾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从王静安、陈寅恪诸人治学,方法既精,读书尤富。最近在本所任助理员三年,工作勤勉,为同列冠。不幸北平天气太燥,致感有失眠症,又以助理员职务稍繁,而赵君有分暇攻治法文德文日文以资应用之意,亦感不便,故于暑假辞职,拟回杭读书。赵君家本寒素,在杭居处亦不易。为此弟等想到,贵馆能为之安插,薪不必多,但能百元左右,维持生活已足,惟职务或较闲暇,或专事料理编排书籍之事,俾能从其素志,成其所学,亦盛举也。赵君专治中国与西域文化交通及中国美术史料,读书在此类中者至数百部,、抄写笔记至百余册,著文已刊者有九子母考等,兹并寄一册,付印者有汉画像考,未完者尚有多种,现在己成专家,后来更有绝大之望。且敦品力学,实难得之人,故弟甚愿助成此志,非泛泛之介绍也。如荷延聘,不尽感荷!专颂箸祺!并候回音!    蔡元培敬启九月三十日”

    老馆长接信后于1 02 1日拟就草稿,2 3日发出回信。其底稿如下:“复中央研究院蔡院长孓民院长先生大鉴,奉示敬悉。赵邦彦先生研讨史学,著述斐然,闻声相思,夙深钦慕。训慈承乏浙馆,愧无建树。深愿倚重长才,藉匡不逮。惟本馆编纂事业,向以编目为主。近来于考校旧藏及编印刊物,较略为致力,而限于经费,仍难广为延揽。且馆员待遇向极菲薄,月薪百元,在此间惟有主任四人如此,又皆早经聘定。此外更无从设法以致从命有心而延揽乏术,无任歉疚。惟白大学路新馆开幕以来,孤山图书馆已改为分馆,该处寄宿舍尚有空位。赵君如欲来杭读书,本馆虽尚无住读之例,亦当善为款接。方命之处尚希鉴谅并希转达赵君如荷。肃复敬颂勋祺    晚陈OO谨启十月"

    蔡元培,学界泰斗,一代宗师,如此礼贤下士,呵护后学,感人至深;而老馆长,磊落坦荡,实话实说,亦不失书生本色、学者风范。两封书信均公以处事,诚以待人,真可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3刘国钧先生出席新馆舍开馆仪式后感谢函


http://s12/small/001MVyJcgy71PcAhe8Hcb&690

  刘国钧出席浙江图书馆新馆舍开馆仪式后感谢函                           刘国钧先生

    193291 5日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开馆,当年11 6日走马上任的陈训慈馆长遍发英雄帖,盛邀图书馆界和社会贤达出席典礼。中国图书馆史上双峰并峙的“北刘南杜"同期欣然赴会。“刘,为刘国钧先生(18981 980,字衡如,江苏南京人),时为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杜,为杜定友先生(1 8981967,广东南海人)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主任。刘国钧先生922日由杭州回到南京后折简老馆长:“叔谅先生座右,别后夜车抵沪,留二日返京。积牍待理颇多,未克即申谢悃,殊以为歉。此次在杭荷蒙格外招待,临行并蒙赐以车票,感荷无已。贵馆造端宏大,在今日省立图书馆中实为仅见得热心如左右者主持其间。倘经费能不成问题,则将来效果之伟大可预卜也。何时来京幸乞枉驾专此。肃谢即请撰安    弟刘国钧敬启九.二三"

    19313月,得力于汤寿潜之捐款遗嘱,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竣工。汤寿潜系浙江维新思潮代表人物,著有主张维新变法的《危言》,曾任浙江军政府都督。蔡元培先生亲笔题写浙江图书馆馆名。毕生从事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学教育工作的刘国钧先生,慧眼独具,从浙江图书馆馆舍造端之宏大,主持者之热心,预卜到将来效果之伟大。今天,随着1 998年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曙光路新馆建成开放,连同孤山路馆舍、大学路馆舍和嘉业藏书楼,馆舍总面积已逾45万平方米。已走过一百年风雨历程的浙江图书馆正加紧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以幽雅的环境、宏富的馆藏、先进的设施、周全的功能,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了老馆长的心愿,也印证了刘先生的预言。可以以此告慰两位卓越图书馆学家的在天之灵了。

    4陈布雷先生评说《文澜学报》手翰

 http://s4/small/001MVyJcgy71PcQmIN5e3&690
    陈布雷先生评说《文澜学报》手翰                                      陈布雷先生

    193 542 1日陈布雷先生( 18901948,原名训恩,字彦及,别号畏垒,浙江慈溪人)读完当年1月份创刊的《文澜学报》第一集后,提笔给胞弟修书一封:  “四弟手足,接文澜学报,展读各篇均极精彩,欢喜无量。弟近年网罗散佚徵存文献,兀兀不倦,使老辈乐于投稿,后进咸知笃学,于乡邦贡献甚大,要亦诚能感人之一证也。循此为之,必更有所成就。曩岁以弟主浙馆时始愿犹不及此,兄以为浙馆此一特色必当发扬。弟正不必以时流不谅解而自馁乎。学报中唯余越园陈君墓志铭一篇,文字既平常,所传之人有无关学术,与各篇不相称。兄逆知此必余君自己送来,弟恐违其意而姑存之。然于体例则有乖焉。以后遇此等处正不必太拘之情面也。张、夏、陈诸君述作斐然,青年得此煞是可爱。逊师一文是否近作?余不一一,即问近祉!  兄训恩四.廿一"

    1 9 1 51 2月,浙江图书馆第一种馆刊《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创办,首开中国图书馆界专业期刊编辑出版之先河。随后,绵延不绝,印行过多种馆刊。老馆长任上相继创办了《浙江省立图书馆月刊》、《图书展望》和《读书周报》。1 9 3 51月,又挂帅推出《文澜学报》,“犹以未尽阐幽存古之旨,于是复有文澜学报之作。"其凡例明确指出:“本学报以研究中国学术阐扬浙江文献为宗旨。"第一集上登载有老馆长“晚近浙江文献述概"、张盏“文澜阁四库全书史稿’’、陈训正“甬谚名谓籀记"、夏定域“吴越钱氏之文化"、柳诒徵“劬堂读书录杨敏曾“黄梨洲先生遗书书后"、余绍宋“龙游余氏族谱序”等,皆为厚积薄发之力作。陈氏兄弟手足情深。陈布雷先生16岁丧母,2 5岁丧父,弟妹9人,四弟叔谅仅1 4岁。全凭他长子代父,抚育成才。老馆长古稀之年曾感慨:“如非胞兄布雷着意培养,我是不能达到如此文化水平的。"《文澜学报》一经问世旋即呈兄长评阅自在情理之中。而布雷先生的品题亦鞭辟入里。“逊师"指杨敏曾先生(18581940)字逊斋,浙江慈溪人,光绪五年举人,曾任宁波储才学堂监堂,浙江高等学堂文科教习,北京大学国史教授。至于“陈君墓志铭"只是刊于“文苑"栏目不足千字短文,布雷先生阅读之细致,要求之严格,可见一斑。

    5叶恭绰先生响应文献展览会征品书简

  http://s9/small/001MVyJcgy71Pd0XZj258&690
     叶恭绰响应文献展览会征品书简                         叶恭绰先生     

    19363月由老馆长主持筹备举办浙江省文献展览会,拟订征集展览品办法、管理规则、参观须知,并在省内外设立1 2个征品分会,上海为分会之一。61 3日,曾任上海交大校长的叶恭绰先生('1 88 11 968,原籍浙江余姚,后迁广东番禺。字裕甫、玉父、玉虎、誉虎,号遐庵、遐翁),时任中山文化教育馆常委理事兼总干事,还翰老馆长:“叔谅先生左右,前奉大函,卒卒未答。续承寄各印刷品,致惠一并。文献陈列实为当务之急。承嘱各节,敢不尽力?好在为期尚远,从容从事,可臻美备。窃意沪地应有处事务之人,任商洽催促通讯装运等事,方易收效。否则互相期待终易延误。又沪上乡人所可期助力者似尚有庞莱臣、张叔驯、又芹伯、张葱玉、蒋谷孙、姚虞珍、张天方诸君。如续行延揽,当与会务有裨。尚希裁酌,并希专复。即颂道安!  弟恭绰  六月十三"

    老馆长上任伊始,就曾开宗明义:“近代图书馆已不能‘坐而论道,被动地待人上门而当主动地深入社会,以为推动一切事业之主力。"成功举办浙江省文献展览会是其大手笔之一。展览征集到省内外3 00余户精品,加之馆藏共有6000余种2万余件,分1 2专室陈列,蔚为大观。从1 936111日开幕至1 8日结束,参观者逾78万人之众。是年1 2月《文澜学报》付梓“浙江省文献展览会专载"记录其盛。总目录如下:序例;乡贤遗书:甲.稿本,乙.抄本,丙.刻本,丁.校本;郡邑丛书与总集;刻书文献;藏书文献;选举与书院文献;民族革命文献;方志及舆图;金石与艺文:甲.金石拓片,乙.金石志,丙.艺文志;乡贤汇传;乡贤遗象;附吴越钱氏文献;乡贤遗物;乡贤遗墨:甲.字,乙.画;谱牒与档案;其他文献;附人名索引。可谓集两浙文献珍品之大成。浙江图书馆自1 900年创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地方文献的征集、收藏、整理和使用。而到老馆长任上踵事增华,层楼更上!叶恭绰先生手书,古道热肠,溢于言表;也披露出老馆长事必亲躬的严谨作风和组织才干。

    6马衡先生偶遇文澜阁四库全书残本来鸿

http://s16/bmiddle/001MVyJcgy71Pda7tgP8f&690

http://s16/small/001MVyJcgy71PdbnNWD8f&690
   马衡偶遇文澜阁四库全书残本来鸿                                   马衡先生

    1 936年夏,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三次年会与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大会在青岛同时举行。先生得与时为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先生会晤。马衡先生(1 88 11 955),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主人,浙江鄞县人。1 9 1 7年后,曾先后任北京大学讲师、与沈尹默等主持北大“书法研究会"。北大史学系教授兼研究所国学门导师、故宫博物院理事、管理会干事兼古物馆副馆长、院长兼古物馆馆长。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代表著作有《汉石经存》、《凡将斋金石论丛》等。马先生1 9 3682日,在上海致函老馆

长:“叔谅先生大鉴,青岛晤教,欢聚一周,快慰奚似。弟于廿六日到沪,略事休息,明日即拟赴京。兄从日内想已返杭矣。上海静安寺路西摩路转角有一中华文物展览会,中有抄本刻本书籍及四库全书残本,钤有浙江图书馆印记且有馆长钱恂之印。但四库本并无文澜阁大玺,颇可怀疑。该会本定七月底闭幕,近已延期,不知何日截止。闻会中陈列亦多为顾鳌、沈能毅两家之物而主持其事为鄞县厉陈两君,陈君昔曾代理罗惠侨时代宁波市政府秘书长。

兄能派人前来调查则真相大白也。专此致颂箸祺  弟马衡上言八月二日"

    南方三阁硕果仅存的《文澜阁四库全书》白1 9 1 1年划归浙江图书馆庋藏,就成为浙江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清人胡虔在《柿叶轩笔记》中云:“《文澜阁四库全书》,书皆钞本,每叶十六行,行二十一字,长六寸,宽三寸七分。每本用宝二,前日‘古稀天子之宝,,后日‘乾隆御览之宝,。每部首载提要及总纂名,而列总校名于每本之末。其面签皆用绢,经以绿,史以赤,子以碧,集以浅绛,楠木匣盛之。"遭兵燹之劫,散佚大半的《文澜阁四库全书》,经丁丙、钱恂、张宗祥相继三次发起并组织大规模拾遗补阙,得以琳琅钜帙,恢复旧貌。丁丙(18321899)晚清藏书家,与其兄丁申共同从事藏书业。1882年倡议并主持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2 1 74种,2 3000册;钱恂(1 8531 92 7)著名学者,1 9 1 22月一11月任浙江图书馆馆长,后赴北京任大总统顾问。于1 9 1 5年发起补抄《全书》,历经8年,共补得3 3种,268卷,购回原抄本1 82种;张宗祥(1 8821 965)著名学者,1 9501 965任浙江图书馆馆长。1 92 3年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时,发起募款补抄《全书》,历经两年多,计补抄2 1 1449 72046册。寻访《文澜阁四库全书》真迹成为浙江图书馆历届馆长和同人的未了心愿和不懈追求。马衡先生的书信印证了老馆长的四库情结。博物馆馆长与图书馆馆长的心是相通的!而以后发生的在抗日战争中组织《全书》万里安全大迁移,抗战胜利后的力促其完璧回归,也是老馆长诚于信,笃于行的必然结果。

    148件手札,品藻古今,臧否人物,探赜索隐,诸多大家名士的真知灼见跃然于纸上,鲜活个性流淌于笔端,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和图书馆发展史的宝贵原始资料。而且,尺素的作者均为学养弘博之才俊,书法造诣亦深。或端庄秀逸,遒丽天成;或雄健豪放,笔走龙蛇,具有极高的审美鉴赏价值和文物收藏价值。陈训慈先生馈赠浙江图书馆的148件名人手札无疑是一座文化艺术宝藏,亟待钻研发掘,以无愧老馆长赤诚爱国之心。拙文浮光掠影,权当引玉之砖。

    参考文献:

    1.所援引陈训慈先生捐赠之名人信札均藏于浙江图书馆.

    2.文澜学报.杭州:浙江省立图书馆,1 93 51 9 3 7(7)

    3.曾业英编.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 9847

    4.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合编.一代宗师一纪念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 999.11

5.王泰栋.陈布雷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6.浙江图书馆志.北京:中华书局,2000.1 0

 

原载《陈训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