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事件的个人理解
(2012-11-23 10:20:34)
标签:
杂谈 |
近期发生了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市场又一次面临黑天鹅,真是因为如此,让自己有动力去找一些相关资料,凑了一篇文章,作为自己经后碰到类似事件行动的指南,观点不一定正确,与大家商榷。
黑天鹅事件的特点:稀有性、冲击性和事后(而不是事前)预测性
基本态度:对待股市常报悲观谨慎态度,按计划操作,当出现黑天鹅时候,要做的就是冷静中思考,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事件分类:公司行为
操作手法:
1,如果这个事件有可能摧毁一个公司一个行业,或这个公司估值本来就不便宜,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第一反应就是卖空。(适合大部份人)
2,重仓者先做减持,再跟进对策,宁可少赚也不要承受太多风险。
3,如果持有的公司仓位轻且估值非常有安全边际,经个人判断不会对该企业形成致命性打击,可以选择适当坚持。
接下来该做的事:
例如:对于食品安全类等恶性事件,最基本的道德评价是个重要的事,也是大多数人进行投资的首要判断 ,对食品行业而言,“黑天鹅”带来的业绩悲伤往往不超过半年。伊利双汇发展(000895.SZ)的情况亦是对此的验证。
2.对股票仓位及时作出调整,反思过失,总结教训,积累经验
3.结合以上二点,才能考虑对该股是否进行增减持或再次介入。
关于抄底:并不是每起“黑天鹅事件”都适合抄底,那些机构人士的底气来自于对个股的长期跟踪以及对事件的深度分析。个人投资者也是要经常对企业的深入研究与跟踪,在再次估值之后放才能介入,不能轻易买入,防止碰上陷井从而越陷越深。
遇到“黑天鹅”事件,暴跌之后有三个可能,一是再暴跌,二是筑底,三是V字反转
日常需思考的问题:
这个事件是全局性的?还是局部性的?是一个偶发,弧立的事件?还是发生有其必然性?破坏程度如何?恢复起来要多长时间?
如:大规模的灾害发生,一定会导致社会的某些不平衡,有些行业受损害,也会有些行业受益。哪些物品短缺?那些设备要派上用场?投资者要学会在灾害发生中寻找受到市场高度关注的受益行业,从而把握其中的交易性机会。
巴菲特在股票投资上,主要采用四个原则来防范“黑天鹅事件”引起的重大投资错误:一是只投资最了解、最有把握的公司;二是只在价格明显低于安全边际的时机买进;三是决不盲目追随市场;四是尽量不要借债。
对黑天鹅的内险控制,说到底还是投资组合和仓位的控制。
范例:
伊利黑天鹅事件投资五步曲
我们建议密切关注伊利事件后三个月的市场恢复情况:从以往案例来看消费品企业信任危机演变五步曲:第一阶段——恐慌期:事件曝光一周。事件刚被媒体曝光,一周内市场下跌幅度一般在15-30%,此时由于投资人及厂商尚没有时间完全了解事件真相及演变态势,更多是恐慌性杀跌。
第二阶段——发酵期:事件曝光一个半月。下跌幅度在35%以上,危机事件持续发酵的一个半月,投资人信心降至最低点,事件真相基本得到还原,股票跌幅一般达到最高点。
第三阶段——观察期:事件曝光三个月。危机事件逐渐淡出媒体焦点,投资人信心逐步恢复,但对公司品牌是否受到伤害,对销售情况回复快慢仍无法做出判断。
第四阶段——恢复期:事件曝光三到六个月。投资人信心稳定。公司销售恢复情况进入最重要的阶段,是判断公司是否能通过广告促销等手段夺回市场份额的关键时期。
第五阶段——明朗期:事件曝光六个月以后。投资人已经基本能明确判断公司基本面走势,此时常常伴随着报复性上涨或下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