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正是打工潮开始的年代,稍稍能识文断字的有点能力的,有技术的都年轻人都会到外地去打工,留在家乡的几乎都是那些大字不识的,没有一技之长的人。那时会很羡慕那些能出来打工的人,感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父母出生在五十年代的农村,那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读书对他们来说就是奢侈,所以根本就没机会识文断字了。
所以父母亲没有外出打工的想法,也因为我们姊妹几个还小没人照顾不可能出去打工。所以一直本本分分的在家乡生活着,那时候很羡慕同学父母能够外出打工,每次回来会给他们带回很多平时吃不到的零食,玩具,衣服。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穿着时尚,学着都市人的穿衣打扮,个个都是光鲜亮丽的。
其实还有我原来不知道的是,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的同学是多么羡慕像我这样,每天回家能和父母待在一起,能每天都吃上妈妈做的饭菜的人。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拥有的时候理所当然,失去的时候才会更懂得珍惜。
这个月,因为涵爸工作调动,我们需要短暂的两地分居,最开始就考虑的涵宝的情绪,因为涵宝从出生就没离开过我们的,上哪跟哪。虽说涵爸不是全天候的陪着,但涵宝还是舍不得爸爸去外地工作。最开始商量的时候就说爸爸要去她也跟着去,说晚上爸爸不在家会睡不着的。这个时候涵爸确实做的非常好,很耐心的和女儿说着原因,讲着道理,没走的时候挺好。原以为安抚好了,结果一走出门就开始哭了,情绪完全不受控制,拉着爸爸的手说道,爸爸我不想你住外面,我还是想爸爸妈妈住在一起。
最后涵宝还特别的和爸爸说,爸爸我不要你给我买好多玩具了,我会好好听话的,我还可以帮你做事情,我想你和妈妈住在一起。只有爸爸妈妈一起了才是最幸福的,涵爸眼睛已湿润了,紧紧的抱着涵宝,跟他说,爸爸那边安顿好了你就和妈妈一起过去,我们就可以住一起了,就不用分开了。
我没想过涵宝会反应这么强烈,说的话真的让我们已经不知道怎么拒绝她。只能心里默默的承受着。孩子的幸福生活要的很简单,就是每天和爸爸妈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些就够了。就是她最开心,最快乐的事情。
所以为了孩子,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好好生活着。陪着孩子幸福的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