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从绘本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是来自格林兄弟故乡德国的一本诙谐谣曲一般的故事书。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但在这幽深古老和斑驳的尖顶建筑、拼花琉璃窗与黑洞洞的壁炉之间,仿佛让我们置身于那中世纪弥漫着浓郁奇幻色彩的神秘城邦。
夜晚,看到了吗?小矮人们来了……
这是一则以善良、诚实和尊重为主题的故事——有这样一群只在夜晚才会出现在科隆城里、帮助居民们做他们白天未完成的工作的小矮人。他们不求感恩,单纯的只是想要帮助城中居民们,希望他们可以永远保持“随时丢下手中工作就去睡觉”的懵懂与可爱。
只是,当这份懵懂渐渐觉醒,可爱被怀疑所替代的时候。那时,小矮人们又会做出怎么样的决定呢?
看看这张小矮人们帮助居民们时的热闹场景,如果不去细数的话,你一定感觉不出,这里的小矮人们竟然达到三十个以上那么多!
街道、房屋与小矮人们在画面中的分布错落有致,一点也不显得拥挤和压抑。
在帮木匠师傅盖房子的画面中,本书歌谣一般的文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各种工具都派上了用场,
有的小矮人当起了泥瓦匠。
小矮人们用老鹰一样锐利的目光,
测量出一块块木料的厚薄和短长,
然后牢牢地安装在最合适的地方。
小矮人们越干越起劲,在给酿酒师傅整理酒窖时,已经大汗淋漓了。他们之中有很多人脱下了红色的斗篷,整齐地挂在了墙上。继续干活——
滚呀抬呀,拉呀拽呀,
大酒桶摆成了一排排,
葡萄酒装满了一缸缸。
酿酒师傅还没睡醒呢,
酒窖里已经变了模样!
就这样,小矮人们在完成了面包店、火腿店还有裁缝店的全部工作之后,已经累得精疲力尽,每人头上都顶着的小蜡烛也要燃到尽头啦。小矮人们终于可以休息了。
这时天空也慢慢泛起了鱼肚白。
裁缝妻子觉得事情稀奇,
于是有了一个主意:
夜晚,她把圆圆的豌豆撒了一地,
然后一心等待着看一场好戏。
果然,小矮人们晚上来时都踩在豌豆上滑倒了——
吵呀闹呀,喊呀叫呀,
头一次变得这么惊慌!
从此小矮人们再也不会在科隆城中出现了。对于那些“随时放下工作去安心睡觉”的日子,居民们剩下的也只能是美好的怀念了。
有没有发现,小矮人们离开科隆城的画面与他们来到时的画面其实是同一张?
人们的视觉有从左到右观察的习惯,所以这张画出现在前面时给人的感觉是“到来”,放在后面就是“离开”了。还有,人的视觉也有从上到下看的习惯,众所周知了。
之后大家的小小发言也总结一下。听说,下次每个人可都要发言的——
本期主讲人墨墨指出整书的大部分色系为红——斗篷、建筑等大面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红,却毫无连成一片糊在一起的感觉,区分得极其好。值得学习。
茧对于这一点也有同感,她认为这是由于画者深谙黑白灰来体现明暗的原因——素描功力;既然每个场景都给人真实之感,那么不难联想到画者一定经过了实地考证和临摹的。提到这,可真想去那德国中世纪的城镇中逛上一逛;还有,如果想在场景中容纳很多元素,首先考虑俯视视角吧。
泡泡觉得人一定要把别人的好意与帮助时刻记在心上,并且也要准备好随时失去它们。一旦认为得到那些是顺理成章,而失去感恩心之时,那么好意和帮助就变成了别人对你的亏欠,再也不得不给了。
夏夏认为小矮人们除了心地善良之外,还是一个团结、高效而又执着的团队,如此强大的团队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居民的责任心令人感动。
阿一看得也很仔细,连夸绘本的场景很有游戏场设的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