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关注了厦门轮渡公司,订好了鼓浪屿的船票。打算趁旅游刚开始精力充沛,先游鼓浪屿。
这天起得很早,8:50的船票。女儿自作主张给我们在酒店订了双早,开始很不满意,太贵了。后来觉得物有所值。这家酒店在湖里区,偏远,早餐不太方便。不像在北京住西单,出门不远就能吃到豆浆糊辣汤油条油饼卤鸡蛋,才十几块钱。
早餐花样繁多,但价格也不菲。
环境幽静。


鼓浪屿隔鹭江与厦门相望。鹭江宽600米,是鼓浪屿和厦门岛之间的海域,因海面上常有很多美丽优雅的白鹭盘旋飞翔,故称之为鹭江。
在轮渡码头刷身·@份@证@、检查健康码上船,开往鼓浪屿三丘田码头。
天蓝蓝,海蓝蓝,杭州湾浑浊的海水难以望其项背,比海南大东海亚龙湾的海水澄澈碧蓝。
游船上回望厦门岛,碧绿的鹭江让人心醉。。
世贸大厦双子塔叠合在一起。
踏上鼓浪屿。
喜欢歌手张·@“暴”@默唱的《鼓浪屿之歌》,对这座岛有各种美好的想像。写《致橡树》的诗人舒婷就住在这个有异国情调的浪漫岛上。有个“最美转角”,在这里拍过电影。
先去八卦楼,也就是风琴博物馆,和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一张联票85元,但老人不打折。分开买,打折,一个人可以便宜35元。鹭鸶腿上的肉也是肉,于是不厌其烦地一个个买下来。
风琴博物馆在伊情期间取消了演奏,又是一大憾事。只是观赏了各种精美的风琴。
下面就是风琴博物馆,屋顶是大红色的圆顶,远远地可以看到。
鼓浪屿的建筑各色各样,非常漂亮,不愧为万国建筑群。
下面是有名的阳山尊府,现在是民宿。门上的雕花非常考究,网上攻略照片里的三角梅早已凋谢了。



沿海边溜达,吹着海风,欣赏着碧蓝的天和海。
下面是日光岩,原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
这块40多米的岩石凌空而立,如果当晚住在岛上,清早可以登顶看日出,也是一大幸事。

站在日光岩顶上俯瞰,身后是厦门岛,鼓浪屿一览无余。
俯瞰鼓浪屿,好比仙境。

海那边高大建筑就是世贸大厦双子塔。
龙头山寨——郑成功在此山上屯兵时遗留下来的寨门。
避暑洞位于日光岩半山腰,有几块巨石叠成的一个自然石洞,洞之上有爱国诗人施士洁隶书“古避暑洞”四个大字。这里长风浩浩,历来是人们夏天避暑的好地方。
我最喜欢的还是菽庄花园——原来是厦门豪绅林永嘉的私人花园,园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花园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分为藏海园和补山园两部分,园在海上,海在园中。
下面是园主人林永嘉铜像。
这块石头很有特色,正面“海阔天空”四字,是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的笔迹。
背面“枕流”二字。
四十四桥——弯弯曲曲的白色木桥,纳闷原因,原来是园主人44岁时所建。

我同学来过鼓浪屿,说菽庄花园其实就是个名气。真的不是,非常漂亮,胜过苏州园林。不过拙政园狮子林留园都是我10年前去的,印象模糊了。打算明年春再去,顺便把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沧浪亭,还有网狮园补上。

十二洞天是人工造出来的连环洞,12个洞室,以地支取名。上下盘旋曲折迷离,实在爬不动了,没去。

全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也叫“听涛轩”。
下午三点演奏钢琴人最少,但因伊情停止演奏。
最后到皓月园——郑成功纪念园。为纪念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湾湾的历史功绩而造。

覆鼎岩上临海顶天立地的郑成功雕像成为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中国历史人物雕像中最大的一座。太高了,爬上去反倒看不清。

青铜大型群像浮雕,再现了当年郑成功挥师东渡,驱荷复台的历史场面。 郑成功群雕及头盔和长剑。
从皓月园出来赶往三丘田码头时拍的厦门岛,鹭江和城市都沐浴在金碧辉煌里。
除此四个著名景点,还观赏了海底世界,大概小孩子们喜欢。看过上海的海洋馆,和这个大同小异。中午在龙头路美食街吃饭,买了名产阿吉仔,很像蛋挞。早晨竟然在酒店吃到了厦门名点花生汤,挺好吃,省了我到处寻“黄则和花生汤”了。
晚归途中遇到了好几个团刚下船,大多是老人,大概在岛上住民宿,第二天再游览。我同学昨天到鼓浪屿,发来夜晚的日光岩照片,还是日光下的好看。
总结:海底世界可以不去,我坚持去的,多花了一百多元,还是半票。应该多拍拍鼓浪屿的建筑。我没找到舒婷故居,没刻意去找那个最美转角——那都是年青人的事。
友情提醒:多做功课。每次出游回来都后悔功课做得不细,有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