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穹窿山海拔341米,山虽不高,但历史悠久。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
乾隆六次下江南都必登穹窿山,祈福于山上的上真观。大门上的“穹窿山”三个字就是乾隆御笔。
军事家孙武隐居此山,写下了中国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因此,穹窿山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智慧山”

拾阶而上,置身于一片竹海之中,一棵棵笔直挺拔的翠竹在雨中轻轻摇曳,滴答的雨声夹杂着风吹竹叶的刷刷声,大自然的声音真是美妙。

“哗哗”的溪水,捧上喝一口,甘甜甘甜地。

泉水潺潺

有位佳人,在那路旁

望湖亭
本来登上望湖亭,可观太湖,可惜雨一直下,能见度太低,望不到湖光山色。遗憾!

雨水把宫殿冲刷的一尘不染,朦朦胧胧,增加了神秘色彩。

乾隆行宫

乾隆皇帝的六次祈福地—上真观。
上真观座落于苏州穹窿山的三茅峰,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殿宇依山而建,宏伟壮观。

朱公祠是纪念朱买臣而建的,据说朱买臣属于大器晚成。
他还未走上仕途时,家境很贫穷,每日朱买臣都要上山砍柴,然后挑到集市中,卖钱来度日。边求生边求学。后来考中状元,后来当了大官,朱公祠旁的一块巨石叫朱买臣读书台,相传朱买臣在这块大石头上用功读书,最后功名及第,当上大官,为了纪念这块石头,后人称为朱买臣读书台,

树林中的草堂是当年孙武隐居的住所,

春秋末期,孙武因为躲避政治动乱从齐国投奔到吴国,隐居穹隆山中。一方面潜心研究兵法,另一方面静观时局发展,以便待机出山。

兵圣孙武,
孙武昼夜伏案,奋笔疾书《孙子兵法》

草堂上方的上坡有一股清泉,用竹筒相接,流入石盆中,名“智慧泉”。游客拿着水瓶盛满水,喝了智慧多多

从半山腰俯瞰山脚,
穹窿山竹林苍翠,树木葱茏,空气清新,不愧为“天然森林氧吧”,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米达2万个,是一般空间负离子含量的400至500倍,休闲健身好去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