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探寺-自驾·西部万里行(12)

从祁连来到张掖的一路,雨一直在下,虽然不停的祈祷,但车到达马蹄寺的时候,雨依然还是不紧不慢的从天际飘落。
请了一位导游姐姐,是裕固族的,特有的民族服装在雨中显得特别的耀眼,仿佛盛开的正旺盛的一朵美丽的红莲。
在雨中,我们下了车,走在一条很有风味的小走廊里,面前的红砂岩直插云霄,雨滴顺着陡峭的斜坡如瀑布般往下流淌,红砂岩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凿开的一个个洞窟,最上方是来来回回飞舞不停歇的野鸽子。
听说这岩壁,是僧人们一下一下在陡峭的红砂岩石壁上开凿的,大的则开放,成了游览的景区,那些开放不了的,多半装着骨灰或盛着佛塔。
我惊呆了,看着雨中颤抖着双腿顺着木道攀爬红砂岩的人们,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僧人,在风雨中的绝壁上抱着不放弃的决心用力的一点一点修建,而如今,展现在我眼中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建筑,就是僧人们用心血建筑而成的。
我根本不敢想象那些僧人抱了多大的决心来完成这样的一个工程,他们曾放弃过吗?为了这一项工程,他们放弃了什么?我不敢想下去,只能默默的注视着眼前悬挂在半山腰的寺庙。
我走上了红砂岩壁,跟导游姐姐讲的一模一样,一下雨,伴随着那小瀑布留下来的,是夹杂在其中的沙粒,一粒粒,粗糙的伴随着雨慢慢的滑动。
进入了悬挂在峭壁上的寺庙,里面是明亮的,正中央当然是放着好几尊佛祖的雕像,他们的面部表情多种多样,庄严的佛教音乐回荡在程条形的细长寺庙里,我迈步走进了镶嵌在山上的寺。
里面放着很多佛像,以及佛教里的莲花灯,那淡淡的光芒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空气中流动的,也仿佛是文化的结晶。
马蹄寺,是汉族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相遇点,这里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在这些文化之间,我们只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而那些文化,是我们所触及不到、难以触及的。
我停了一下,兀自走出了寺,看着窗外飘荡在风中的雨。
从一个镶嵌在山上的寺到另一个寺,路是很险峻的,我的脚下都是流动着的细碎的沙粒,远望,那些寺几乎是隐没在山崖之中的,近看,才能看到它们端庄的外表。
走了好多个寺,雨依然下着,好不容易到了山顶上最让人惊叹不已的马蹄寺。
脚下的淤泥被水泡软,黏糊糊的粘在鞋上,马蹄寺依然是那样默默的镶嵌在绝壁上,我慢慢的顺着楼梯爬上去,不知为什么,心里升腾起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憧憬。
走进马蹄寺,被玻璃围住的马蹄印突然间出现在我的眼前。
马蹄印是黑色的,失去了原来金红色的光芒,但我依稀可以看见那不易觉察的亮光,它深深的烙印在了这里,看了一眼后,也深深的烙印在了我的心上,那格萨尔王的天马,带来的不止是这个马蹄印,也许,还有那些佛教的文化。
跟着导游姐姐的脚步,我们慢慢的攀爬在红砂岩的内部,狭窄的甬道,漆黑的四周,陡峭近于直角的楼梯,无一不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现在的人们,爬的都这么费劲儿,当初的僧人们,是怎样做到的。
一层有一层的文化,我为之惊叹着,但让我感觉到特别震撼的,并不是这些文化,而是那些扎眼的字。
那些字,用力的写在每一个寺庙的墙壁上,我仿佛听到了那些蕴藏了文化的墙壁正在哀叹,那利用奇特原理画在墙壁上的莲花上,也写满了那些让人错愕的字。
这些写字的人,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留下了一个唾骂的恶名。
当我看着不算漂亮但纯天然的壁画上,那黑色油性笔写上的密密麻麻的字时,我的心猛烈的抽动了一下,我感到眩晕,恶心,默默的转过身去。
许多洞窟里的佛祖雕像都残缺不全,这足以显示出当时人们的愚昧,我默默的看着那些雕像,拿着手电筒的手从未如此沉重。
离开马蹄寺后,我久久不能忘怀,文化,是每个人应该去保护的,天空中的云不知何时已经散去,雨依然在淅淅沥沥的下,仿佛是为马蹄寺那些文化的摧毁而叹息。
啊!红砂岩下,未云,何雨?
神奇的丹霞,令人难以捉摸的太阳,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惋惜,到底是什么让妈妈如此的愤慨,太阳的出现,为什么让天天面见太阳而都感到厌烦的我们欢呼雀跃?
请看下集:自驾·西部万里行(13)——丹霞的颜色在流泻
我们的导游,裕固族的梅朵姐姐
与山融为一体的屋檐
雨帘下的药王殿
圆圆的小洞-野鸽子洞
悬出崖壁的通道
宋朝的壁画
天马的足迹,信徒们拓印回去供奉
烟熏过的,只有逆光可见
三十三天的陡梯 

山路

历代修行者的杰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