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阶曲面上图的欧拉公式是如何得来的

多阶曲面上图的欧拉公式是如何得来的
雷
(二○一七年五月二十二日)
对于多面体(平面图)欧拉公式,在文献和教课书中,有各种各样的证明方法,对于多阶曲面上图的欧拉公式,在沙特朗的《图论导引》一书中也有用数学归纳法进行的证明。这给人们一个印象是,欧拉公式好象是一个从经验中总接出来的公式,与四色猜想一样,也必须通过证明才能确定其是否正确,才可以进行应用。实际上这些证明同用着色的方法对平面图的不可免构形的所谓“证明”一样,都是在对命题进行验证而已,其根本的原理还是不能真正被揭开的。真正的证明应是进行数学上的严密推导后,从而得出的命题。平面上或多阶曲面上图的欧拉公式也是可以经过严密的数学推导而得到的。
1、亏格为0的平面图的欧拉公式的推导:
亏格为0的、不同顶点数v(v≥3)的平面图中的边数e和面数f:如下表一。
序号 |
顶点数 |
v |
3 |
4 |
5 |
6 |
v≥3 |
1 |
边 |
e |
3 |
6 |
9 |
12 |
e=3v-6 |
2 |
面 |
f |
2 |
4 |
6 |
8 |
f=2v-4 |
用e=3v-6减去f=2v-4得:
e-f=v-2
变形整理得
公式(1)就是平面图的欧拉公式。用同样的办法,也可以推导出其他亏格条件下图的欧拉公式。
http://s3/mw690/001MUq8Tzy7bjO4IoDwd2&690
2、亏格为1的非平面图的欧拉公式的推导:
亏格为1的、不同顶点数v(v≥5)的非平面图中的边数e和面数f:如下表二。
序号 |
顶点数 |
v |
5 |
6 |
7 |
8 |
v≥5 |
1 |
边 |
e |
15 |
18 |
21 |
24 |
e=3v |
2 |
面 |
f |
10 |
12 |
14 |
16 |
f=2v |
2、1
http://s15/mw690/001MUq8Tzy7bjO6f1N4ce&690
http://s1/mw690/001MUq8Tzy7bjO7qqTC80&690
2、2
2、3
http://s8/mw690/001MUq8Tzy7bjO9cwrt57&690
2、4
(2)式与(1)式有明显的差别,需要变形把它们统一起来。
3、亏格为0和1的图的欧拉公式
把亏格为1的非平面图的e=3v和f=2v与亏格为0的平面图的e=3v-6和f=2v-4都进行变形,并把图的亏格参数n代入其中,使e=3v-6和f=2v-4分别变成e=3v-6(1-n)和f=2v-4(1-n),当n=0时, 等于给等式e=3v-6和 f=2v-4右边的常数项各乘了一个1,其值不变;使e=3v和f=2v也分别变形成e=3v-6(1-n)和f=2v-4(1-n),当n=1时,等于给等式e=3v和f=2v的右边各减了一个0,其值仍不变。但这一变化,却使得两种不同亏格的图的边数与面数和顶点数的关系式统一了起来,是有好处的。再用e=3v-6(1-n)减去f=2v-4(1-n),得到:
变形整理得
公式(3)就是亏格为0 和1的图的欧拉公式。代入(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验证如下:
① 当n=0和v=6时,e=3v-6(1-n)=3×6-6×(1-0)=18-6×1=12,f=2v-4(1-n)=2×6-4×(1-0)=12-4=8,均与(表一)中的数据相同;
再把n=0,v=6,e=12和f=8代入欧拉公式v+f-e=2(1-n)中得到,公式左边=v+f-e=6+8-12=2,公式右边=2(1-n)=2×(1-0)=2,左右相等,公式成立;
再把n=1,v=8,e=24和f=16代入欧拉公式v+f-e=2(1-n)中得到,公式左边=v+f-e=8+16-24=0,公式右边=2(1-n)=2×(1-1)=2×0=0,左右相等,公式成立;
我们现在还不会画出更高级亏格的图的展开图,虽然很难看清楚顶点与边和面间的关系,但却因为亏格n≥2时,一个亏格下只有一种完全图,我们可以利用亏格为0和1的图的顶点与边和面间的关系求得该完全图在极大图状态下的总边数和总面数。我们还知道在极大图中,以后图中每增加一个顶点时,仍是增加三条边和两个面。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上面得到的亏格是0和1时图的欧拉公式对其进行检验,看该公式是否也适用于亏格更高级的图。
4、1
把n=2,v=9,e=33和f=22代入上面得到的欧拉公式v+f-e=2(1-n)中得,公式左边=v+f-e=9+22-33=-2,公式右边=2(1-n)=2×(1-2)=2×(-1)=-2,公式两边相等,公式对于亏格n=2的图也是成立的。
4、2
把n=3,v=10,e=42和f=28代入上面得到的欧拉公式v+f-e=2(1-n)中得,公式左边=v+f-e=10+28-42=-4,公式右边=2(1-n)=2×(1-3)=2×(-2)=-4,公式两边相等,公式对于亏格n=3的图也是成立的。
4、3
4、4
雷
二○一七年五月二十二日于长安
注:此文已于二○一七年五月二十三日在《中国博士网》上发表过,网址是:
http://www.chinaphd.com/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3352&start=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