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上海

标签:
上海tableno.1罗斯福保罗博古斯外滩 |
分类: IciLaBa这里那里 |
上海从来都离我很近也很远。作为1/8的上海人,骨子里很北京,从没想过选择上海为家。但身边的人陆陆续续从北京移居到上海,除了物质生活上的便利,空气,交通都有很大改善,每每面对北京的阴霾,也真有移居的冲动。9月1日,赶着开学日,为了给老公和同好庆祝在中国生活十周年,奔赴上海,度一个狂欢周末。只是,适合外国人居住的上海,林林总总的各式选择,让我有些迷失。但还好,众多好友相聚,总有家的感觉。
我们爱吃,爱喝酒,爱泡在一起。不管在哪儿,总少不了吃。上海吃的选择太多,尤其是高档餐厅,而悉数北京,掰着手指脚趾大概齐也能数得过来。外滩的历史洋房,各种私密会所,站在某个露台,遥望江对面的东方明珠,各种人类文明的产物,飘过的灯光闪耀的船,独占这种风景,当然也要够高挡的用餐才能匹配。这次行程都是朋友安排,有欣喜,也有失望,有时更有家的感觉。
第一晚随朋友到外滩27号罗斯福色戒餐厅,高调的会所,从私人酒窖,定级牛排吧,到顶层色戒餐厅,一目了然的排场,还有前英国布莱尔首相和现在著名葡萄酒投资人姚明的捧场,环境5星,服务5星,只是食物有点逊色,说不上有任何惊艳。但有眼前的黄浦江夜景和好友相伴,秋风席席,人在'异乡',总应知足。
罗斯福外景
第二天中午,平民一把,回归学生时代,来到老国营生煎包店美餐,说实话,这口味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上海味!
http://s5/bmiddle/61ae7482gc8f3c596a194&690
第二晚,随朋友来到上海老码头,这是个新天地之二的地段。我们在环保酒店Waterhouse一层的Table No.1用晚餐,感觉和北京的Hotel G, Scarlette餐厅很像,但服务却差强人意,不幸的我们遇到了一极其傲慢的服务生,使得整晚的话题都在谈论这个服务生如何对我们表现出的不懈,横眉冷对和不专业。还好Jason Atherton和Scott Melvin两位大厨手艺不一般,把猪皮做得犹如虾片一样油脆,羊排娇嫩,小菜精致,还有让人惊喜的罗勒口味餐后冰霜,至少这些能平抚我门受伤的小心脏。
第二晚,随朋友来到上海老码头,这是个新天地之二的地段。我们在环保酒店Waterhouse一层的Table No.1用晚餐,感觉和北京的Hotel G, Scarlette餐厅很像,但服务却差强人意,不幸的我们遇到了一极其傲慢的服务生,使得整晚的话题都在谈论这个服务生如何对我们表现出的不懈,横眉冷对和不专业。还好Jason Atherton和Scott Melvin两位大厨手艺不一般,把猪皮做得犹如虾片一样油脆,羊排娇嫩,小菜精致,还有让人惊喜的罗勒口味餐后冰霜,至少这些能平抚我门受伤的小心脏。
第三天中午的Brunch是最舒心最温馨的一顿,当然也是因为这个位于世博园的保罗博古斯学院餐厅是我们的朋友掌厨。说道博古斯学员餐厅,满是我们在世博会期间给朋友庆生时的盛宴,那个鹅肝啊,各种前菜啊,牛排啊,马卡龙啊,蛋糕啊,巧克力啊,餐后奶酪啊…唯一的记忆就是歪着肚子走回家的。这次赶上周日家庭Brunch,颇有温情。餐厅为12岁以下的孩子门开放厨房,半自助制作棉花糖,大人们用餐也是分享式的,并不是每个人各点各,各吃各的。最喜欢的是这里实习的学生,因为保罗博古斯是法国一家有明的烹饪学校,每年都有法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在这里实习,餐厅除了主厨朋友外,都是学生,他们服务时总是小心翼翼,极其用心和谦虚,身处这样的环境用餐,心情倍爽,大块铒朵。
上海是谁,我看不清,她妩媚,妖娆,多情,转眼朦胧,转身冷眼,味觉的饕餮仍旧难以让人接近她的真本色,我只是在此逗留,有点怀念。
后一篇:[转载]解码圣爱美隆新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