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撤地震局不进行改革和科技创新没有出路!!!

(2014-03-06 23:16:28)
标签:

文化


地震局不单是撤销的问题 而是必须大刀阔斧的改革
标签: 地震局不改革  不撤销  人民群众难满意! 
地震局不单是撤销的问题 而是必须大刀阔斧的改革


http://s6/mw690/001MUglLzy6H6vGfKnPc5&690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

    “既然地震无法预报,地震局存在的必要性何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此次参会带来了《关于撤销国家地震局的建议》。他认为,国家地震局既负有监测预报地震的责任,却反复向公众解释地震无法预报,没有履行好法定职责,建议撤销地震局并在中国科学院设置地震研究院从事震前探索工作。
http://s2/mw690/001MUglLzy6H6vOPc7Tc1&690


    我们通过对地震系统(国家,省,市,县和群测群防)的几十年的工作研究体制了解,认为:地震局如不能大刀阔斧的改革,人大代表朱列玉的撤销地震局提案是务实有效的的,也是非常一针见血的。
   为什么只要说到地震局,大家都很生气,撤销吧!原因就是“国家地震局既负有监测预报地震的责任,却反复向公众解释地震无法预报,没有履行好法定职责”其实地震局在70年代是非常负责任的,地震预报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都实现了多次成功的地震预报,所以,国人认为地震就是可以预报的。但是市场经济后,中国地震局职能取向发生了变化,对市县地震部门的业务指导实际也变成了一句空话,你要开展地震监测预报是要花钱的,还劳而无功,所以地震预测预报和群测群防被清理。而抗震设防,安全性评价涉及工程工作起来有吃喝,有利益还能收钱,自然成为主要业务,地震预测预报自然会受到压制。以前地震发生了,地震局专家是带上仪器要进行震情前兆调查总结,现在地震发生了主要是统计死了多少人,评估估计损失是多少,出一个报告,它是向国家申请救灾款的依据,当然也有应急救援,是挂地震局的牌子,实际是消防部队开展工作,国家地震事业经费主要变成了用于个人承担课题研究,有用不完的钱,但多与地震的直接预测预报已经联系不大。而在市县地震局的地震预报,因为开展抗震工程收费也有吃有喝,有利益,监测预报自然就弱化。那么地震预测预报的新生命在哪里?有,是群测群防(地震预测实践者)在真心真意进行地震预报探索,所以时常看到这样的结果,当网上地震局官方辟谣时,结果地震就发生了,当然要知道群测群防的水平是不一的,有一些方法用严谨的物理量不能合理解释,但这是一支有生命活力的队伍,地震为什么不能预报?这种现状才是地震问题真实的一面。多加一句:目前在网上的群测群防志愿者很多都不是科班出身的。但在网上,地震不可预测预报的神话早就被他们打破了,常上网的人都知道。不改革,不创新,地震预测预报没有出路。

http://s16/mw690/001MUglLzy6H6vWPkmjdf&690

    所以说:地震局不单是撤销的问题,而是必须大刀阔斧的改革问题!
   第一刀:改革地震系统地震责任不清的问题;
       尽快实行区域性责任地震预报是地震改革的必然方向 
   (1) 市县级全面负责本区域5.5级以下地震的监测预报和本区域地震防范级别的安全稳定。
   (2) 省地震部门全面负责5.6-6.6级的地震的监测预报和本省区域地震防范级别的安全稳定。
   (3)中国地震局全面负责6.7-8级以上的地震,地震的监测预报和区域地震的防范级别安全稳定。
    国家地震经费按照这一指标给以投入,形成有平衡投入,有区域责任,有奖励处罚的地震科学发展良好环境,地震能不能预报,谁做的好,谁无用,一切不是很清楚吗?这个问题再也无法容忍下去了,现在处于地震大灾难周期。希望国家尽快实行区域性责任地震预报改革 ,共同推进中国地震预报事业的发展,再不能多次让唐山汶川地震悲剧在中国上演。
  第二刀:撤销地震局地震工程收费项目;
    抗震设防,地震安全评价,工程建设全面由国家规划,住建部部门负责,实行建设工程终身负责制,特殊核电站等工程实行地震专家组灾害评估责任负责制。地震救援完全由部队承担。地震局主要承担地震考察,震情调查,震情趋势分析判断,震前震后灾害评估及为政府上报防灾预案和应急预案。
   第三刀:打破垄断的地震预测研究;
    全面放开各种学科的地震预报方法和实用研究,为各学科方法落实有效的地震预测预报经费支持,建立有组织社会化的地震群测群防组织,解决群测群防社会化的经费管理渠道,建立现代化中国地震群测群防平台,开展有效稳定的地震预测,预报,预警演练,建立科学的预报准确率评定,评估,实现地震损失的最小化预报,逐步实现地震的平安预测预报。
     这是既能防范目前我国处于大震灾害的周期,又能满足人民群众希望,还能推进政府防灾社会化改革,改革和解决地震深层次问提,减少国家经费提高社会化防震减灾
实效,建设美丽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为希望国家能够真正解决好地震预报问题,大家都来出一份力吧!
                            2014年3月6日 
                             欢迎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