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在不断地升高。马尔代夫今天开首脑会议,要举国搬家,从此失去自己的国家。


有没有好的办法,不用搬家,不失去自己的国家,又能提升国家形象和增加旅游收入呢?
马尔代夫的基本资料:马尔代夫总人口有40万人,首都马累共有10万多人。全国由26组自然环礁、1190个珊瑚岛组成,分成19个行政组,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其中199个岛屿有人居住,991个荒岛,岛屿平均面积为1-2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

马尔代夫群岛
首都马累
旅游业、船运业和渔业是马经济的三大支柱。马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各种热带鱼类及海龟、玳瑁和珊瑚、贝壳之类的海产品。全国可耕地面积6900公顷,土地贫瘠,农业十分落后。椰子生产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约有100万棵椰子树。其它农作物有小米、玉米、香蕉和木薯。随着旅游业的扩大,蔬菜和家禽养殖业开始发展。渔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马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鲣鱼、鲛鱼、龙虾、海参、石斑鱼、鲨鱼、海龟和玳瑁等。近年来,旅游业已超过渔业,成为马尔代夫第一大经济支柱。
看了上述资料后,我有了一个好办法。请看下面的精彩内容:
未来学家相信,到2100年,整个地球就将被海水淹没,为此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文森特·卡勒波特设计了一艘令人匪夷所思的“未来版诺亚方舟”,它名叫“丽丽派德”(百合花瓣之意),犹如一朵巨大的百合花盛开在海面上,呈圆盘形状,直径达到1000米,可供5万人同时居住。


它是一个真正的“双栖海上城市”——它的上半部分露出海面,是一座与陆地建筑没有区别的建筑;而整个城市的下半部分则浸没在水下,又令它犹如船只一样可以在海面上四处漂流。可以随着不同季节的洋流变化从赤道漂流到南极或北极,每年都在两极之间的海洋中悠然“行驶”。


上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体育馆、圆形剧院,医院、户外公园、高尔夫球场,让“海上居民”就像居住在陆地上一样方便惬意。在“丽丽派德”上建有3个码头和3座“人造山”。这3座“人造山”相当于陆地上的高楼大厦,其中将建有办公楼、商场和各种娱乐场所,满足工作和休闲需要。而“人造山”表面的墙和屋顶都几乎经过了绿化,上面覆盖着草坪,并建有悬空花园。在3座“人造山”之间,则将有纵横交错的街道网络相连。在“诺亚方舟”的中央,将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它被三座“人造山”环绕。而“诺亚方舟”水下部分的外壳为全透明材料制造而成,让居民能在水下餐厅边进餐边欣赏海底美景,从而在“陆地生活”和“海洋生活”之间自由切换。从理论上讲,一旦人类住进“丽丽派德”,就无须寻找陆地生活了。设计者文森特·卡勒波特称,他的目的就是建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让未来生活在海上的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
可是今天,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快要等不下去了!
这个小国总人口有40万人,旅游者最多时也不过每月65万人,合计105万人。总共需要21个就足够了。我估计,建一个大约是1亿元~1.5亿元人民币。中国5座,美国5座,欧盟5座,日本2座,联合国2座,俄罗斯1座,其他国家再建2座,用锚固定在该国海面,沿地图排列或组成阵列。从此,该国不再烦恼!因为,祖国不仅在心中,也在自己的脚下!马尔代夫的首脑们,来看我的博客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