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汉族人 我生在内蒙古

(2010-05-09 16:36:31)

   对于重庆出现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事件,法制晚报记者提问说,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对于汉族考生公平吗?这个政策在未来会有调整吗?各部门是否会采取措施制止冒充少数民族考生的现象?

  吴仕民回答说,中国民族政策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这个实际情况就是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原因,它的发展相对落后,如果不采取措施,他们就不可能和其他民族一道前进,这对整个国家利益是不利的。所以说制定这种政策是必要的。

    林西县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中指出:全日制专科生报考,要求高考入学前户口是林西籍或毕业后入户于林西(当年8月31日前入户),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报考,户口不限。少数民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毕业生基础分加2分。

 

    从民族政策上讲,做为汉族的一员,我并不为此感到有什么奇怪。我从小生在内蒙,长在内蒙,从小眼巴巴的看到周围的蒙、回、鄂伦春族的同学在考试中不用通过任何的努力就能轻易地有了10分的底垫,一开始我还忿忿不平,年幼的我就明白了在身体里流淌着少数民族的血液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我想不明白我的祖父祖母,我的曾祖父曾祖母...为什么不嫁给或者娶个少数民族的作为另一半。至少高考时我可以一边舔着棒棒糖,一边可以骄傲的撇一眼周围的那些零起点。

    10分的水平线,能在高考中轻易地超过多少人啊!高中那一年,周围不少同学的户口簿上那一栏被变戏法似的改成蒙族,我的爸爸说我也可以,我一听就不同意,民族是可以改的吗?

    我并不因为我要的10分就会背弃我的种族,但是我不容忍为什么我生长的地方会有这么明显的种族政策。我甚至感到在内蒙,需要照顾的是我们汉族人。

    在赤峰念书的时候,我们的殷校长是蒙族人。治校政策果然很不一般。那时候学校里的蒙汉学生都是分班授课的。蒙族生在校园里成群结队,拉帮结伙的,经常滋事。嘴里乌拉乌拉的说着听不懂的蒙语。如果他们闯祸了,打得头破血流,最后最严厉的就会受到警告处分;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公平,但是等到汉族学生滋事的时候,直接开除了,就是这样。

    我由此对我是不是内蒙古人感到怀疑。有时候坐在家里看电视,也觉得是身在他乡的,总有一种找不到归宿的感觉。我也有几个蒙古族的朋友,真的也有假的。相处的还不错,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我的感受。

    春节晚会,我多年来从来不愿意看内蒙电视台的节目。每当主持人出来,总是先用蒙语呜呜啦啦的说好大一阵子,然后我们的翻译员精辟的汉语概括一下,对比之下显得更——怎是一个烦字得了。节目也是,全是歌颂伟大的蒙古民族,舞蹈、音乐......这还不算,冗长的蒙古歌曲是我犯困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这些都可以容忍,一按遥控器就OK了。

    现在内蒙移动又推出神经质手机铃声:“草原儿女,相知在一起.....”只要拨打电话,肯定听到这首歌,难道移动的系统也是有民族之分的吗?拨打的电话多了,我现在都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看着屏幕,蹦出计时器时候再接听,不然我会控制不好情绪,抓狂也说不定呢。

    再说就业的问题。(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0年05月08日
后一篇:无聊语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