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客家的老屋

(2013-08-11 11:05:10)
标签:

现状

构造

特点

情结

分类: 东张西望

客家的老屋

    梅州的客家民居——围龙屋很有特色,其社会内涵也极为丰富,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这些过去族群聚居的古老围屋渐渐空旷荒芜。除少数有头脑的人集资大面积整修老屋,甚至全面粉刷油漆,改围龙屋为酒店茶馆,破坏了建筑原来的风格样式外。更多的老屋因长年失修已经破败不堪,摇摇欲坠了。

    最近,我们来到与福建交界的梅县松源镇大山深处,参观了一座保留着原始风貌的百年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这座老屋,应该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屋门之前是方正的禾坪,围墙连着屋门,屋门对准了堂门无法面向的南面,依足了风水学的规矩。屋子为两层土木结构,黑色瓦顶,白色外墙,深色门窗,建于山脚下,屋前有池塘和稻田。不管近观还是远看,都很恢宏、壮观。斑驳的墙上,“文革”期间留下的各种口号和标语,依然清晰可见。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由于年久失修,老屋已经沦落得只剩下残垣断壁了,但门前的石狮仍在诉说着当年的辉煌;由于历经沧桑,带我们前去参观的当地人也说不出屋名,只见门额上写着:新南第四队;尽管如此,老屋却仍以一种历史的姿态,昂然立于田野里、天地间。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这座老屋是围龙屋的最高标准“九天十八井”,意即九条天街,十八个天井。客家围龙屋在建筑上都有共同特点: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布局规整。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同居一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做工之精致,布局之奇妙,非现代人所能想像。

    老屋在布局上,沿中轴线分上中下三个大区,以中心向两旁分成许多生活单元,进门沿中轴线依次为下厅堂、天井、上厅堂等;天井两旁各有侧厅,厅后有横屋。大门前有晒谷物的禾坪及一口半圆形池塘,这既有利於屋内排水,又可养鱼,还方便灌溉消防;屋后有小山,种植风水林,以保护房屋免受风沙袭击和调节小气候。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这叫花胎(也叫花头),是正堂后面与围屋中间的半月形如龟背的空地,上面铺鹅卵石,取意象龙之鳞,含有聚财旺丁之意,其坡面的斜度、形状和朝向都要由风水师依据建屋者的生辰八字决定。其实这种造型也很科学,既有利于排水和灌溉。而且又是生活空间,用于晒衣、洗菜、搁置杂物等。


客家的老屋    客家地区老屋,门口都会有一口井。那个时候,是断然没有所谓的“自来水”的,所有的物质,都是自给自足,包括饮用和生活所需的水资源,不过应该还有风水学的因素吧。


客家的老屋    井旁有一根已经倒塌下来断成几截的石楣杆,这楣杆是旧时功名的象征,它告知人们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个地方从前曾有人中过科举或当过官,后人为他们歌功颂德而树碑立传,用它来激励后人发扬光大。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客家的老屋

    沧桑的老屋见证了流水的岁月,但是这座老屋如今无疑问被破坏和废弃了。老屋最初的主人,自然早已作古,他们的后代,则由于各种原因,统统搬了出去,或定居异乡,或另起新房,只留下那些残垣断瓦,仍在默默守护着先辈们曾经的辉煌,诉说着一段段如歌如泣的光阴故事。尽管仍在挣扎,仍在坚守,却始终抵抗不了檐椽坍塌、墙壁斑驳、杂草丛生、蛛网四挂、臭气薰天的事实。
     客家人都有老屋的情结,老屋家有童年的回忆,老屋家是印象中的风景,即使走遍天涯海角,客家人也永远难忘生我养我的老屋家。如果要问我们的根在哪里?也许就在那浓浓的乡情中,就在那摇摇欲坠的老屋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舌尖上的梅州
后一篇:翻新的老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