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夔与萧德藻

(2012-06-01 23:15:08)
标签:

萧德藻

白石

姜夔

杨万里

陆游

杂谈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是姜夔的名作。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怀,表达了“黍离之悲①”的感慨。小序中的“千岩老人”即萧德藻,他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将他与范成大、尤袤、陆游并称。明代的张羽在《白石道人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夔始在沔时,福州萧德藻过沔。初,夔之父噩②与萧同进士,宰沔,夔有姊嫁于沔之山阳,夔父卒于官,夔遂依姊氏以居。时以故人子谒萧,萧奇其诗,以为四十年作诗始得一敌,以兄子妻夔。明年,萧归湖州,夔因相依过苕溪。”

这段文字讲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白石与萧德藻的相识;二、是萧德藻对于白石的赏识;三、是白石的娶妻与依倚萧德藻。

与萧德藻的相识,是白石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由于萧德藻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往来的大多是当时一流文士,酬酢之间,当然也惠及白石,因萧德藻的介绍,白石往谒杨万里,万里许其文无不工,甚似陆龟蒙,又以其诗呈曾任参知政事的大诗人范成大。而与这些人的交游,对于白石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据载,让萧德藻赏识的,是《姑苏怀古》一诗。诗句是: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后两句诗,曾传唱一时,它既抒发了兴亡盛衰的感慨,辞句又写得幽雅生动,诗意浓郁。深得萧德藻、杨万里等人的赞赏。而后,才有以诗为媒的佳话,白石娶了萧德藻的侄女为妻。当时,白石已三十二岁。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即《扬州慢》是白石二十二岁时的作品,而他与萧德藻相识,约远在十年后的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年),那怎么会有小序的“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一句呢?实际上,小序末句,是白石后来加上去的,白石的词序多有类似的情况。如:《满江红》、《翠楼吟》等。

       白石依萧德藻,居浙江湖州约有十年,并学诗与萧德藻。后,萧德藻因贫病随子离开湖州,白石遂失去了依靠,不得已,于宋宁宗庆三年(公元1197年),移居浙江杭州,投靠他的朋友张鉴。

       萧德藻,生卒年不详,自号千岩老人,闽清县人。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绍兴三十一年(1161),与杨万里相识,成为诗友。宰相曾推荐他出任太守,他称病不就。后任福建安抚司参议闲职。著有《千岩择稿》七卷,杨万里作序,惜未传世。清代大学者阮元说:“南宋诗人称四大家,曰:尤、萧、范、陆。”另外,德藻还著有寓言《吴五百》,被后世转相摹仿。

                                                                2012327

注释:①黍离之悲:指故国残破,都邑荒凉的悲思。典出《诗经·王风》之《黍离》篇首句,“彼黍离离”。该篇写东周一位诗人路径被犬戎焚掠的西周故都,看到旧城荒废,宫殿遗址长满野麦,深感悲伤。②噩:白石之父,名噩。取自扬雄《法言·问神》中的“周书噩噩”,“噩”即“严正”之意。而姜夔的“夔”字,也不是指被黄帝诛杀的单足神兽,而是指虞舜的乐官夔。姜噩于绍兴三十年(一一六0年)举进士,曾任湖北汉阳县知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