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缠中说禅走势终完美
(2009-09-02 13:01:51)
标签:
第8课杂谈 |
分类: 缠论股票课程 |
有人很关心诸如庄家、主力之类的事情,但散户、庄家的位次分野这类事情不过是市场之“不患”下的“患”, 对本ID所解《论语》熟悉的,对此都很容易理解。有些东西是超越散户、庄家的位次分野的,这是市场之根,把握了,所谓散户、庄家的位次分野就成了笑话。如果真喜欢听有关庄家的逸事、秘闻,以后有空本ID可以说点,而且还可以告诉你如何阻击、搞死庄家,这一点,环视国内,没有比本ID更有经验的了。
对于市场走势,有一个是“不患”的,就是走势的三种分类:上涨、下跌、盘整。所有走势都可以分解成这三种情况。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而这才是市场分析唯一值得依靠的基础。很多人往往忽视最简单的东西,去搞那些虚头八脑的玩意。而无论你是主力、散户、庄家,都逃不过这三种分类所交织成的走势。
那么,何谓上涨、下跌、盘整?下面给出一个定义。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所有上涨、下跌、盘整都建立在一定的周期图表上,例如在日线上的盘整,在30分钟线上可能就是上涨或下跌,因此,一定的图表是判断的基础,而图表的选择,与上面所说交易系统的选择是一致的,相关于你的资金、性格、操作风格等。
上涨: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下跌: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
盘整: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或者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操作的关键不是定义,而是如何充分理解定义而使得操作有一个坚固的基础。其中的困难在于如何去把握高点和低点,因为高点、低点是有其级别的,在30分钟图上看到的高点,可能在周线图上什么都没看到。为此,必须要均线系统来过滤,也就是前面常说的“吻”的概念,只有在“吻”前后出现的高、低点才有意义。
这里,首先要搞清楚“吻”是怎样产生的。如果一个走势,连短线均线都不能突破,那期间出现的高、低点,肯定只是低级别图表上的,在本级别图表上没有意义。当走势突破短期均线却不能突破长期均线,就会形成“飞吻”;当走势突破长期均线马上形成陷阱,就会形成“唇吻”;当走势突破长期均线出现一定的反复,就会形成“湿吻”。由此可见,“吻“的分类是基于对原趋势的反抗程度,“飞吻”是基本没有任何反抗力,“唇吻”的力度也一般,而“湿吻”,就意味着力度有了足够的强度,而一切的转折,基本都是从“湿吻”开始的。
转折,一般只有两种:一、“湿吻”后继续原趋势形成陷阱后回头制造出转折;二、出现盘整,以时间换空间地形成转折。第二种情况暂且不说,第一种情况,最大的标志就是所谓的“背驰”了。必须注意:没有趋势,没有背驰。在盘整中是无所谓“背驰”的,这点是必须特别明确的。还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这里的所有判断都只关系到两条均线与走势,和任何技术指标都无关。
如何判断“背驰”?首先定义一个概念,称为缠中说禅趋势力度:前一“吻”的结束与后一“吻”开始由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相交所形成的面积。在前后两个同向趋势中,当缠中说禅趋势力度比上一次缠中说禅趋势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驰”。按这个定义,是最稳妥的办法,但唯一的缺点是必须等再次接吻后才能判断,这时候,走势离真正的转折点会已经有一点距离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看低一级别的图,从中按该种办法找出相应的转折点。这样和真正的低点基本没有太大的距离。
还有一种方法,技巧比较高,首先再定义一个概念,称为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当下与前一“吻”的结束时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形成的面积除以时间。因为这个概念是即时的,马上就可以判断当下的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与前一次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的强弱对比,一旦这次比上次弱,就可以判断“背驰”即将形成,然后再根据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的距离,一旦延伸长度缩短,就意味着真正的低部马上形成。按这种方法,真正的转折点基本就可以完全同时地抓住。但有一个缺陷,就是风险稍微大点,且需要的技巧要高点,对市场的感觉要好点。
纯粹的两条均线的K线图,就足以应付最复杂的市场走势了。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看图能力,可以参照一下技术指标,例如MACD等,关于各技术指标的应用,以后会陆续说到。
陷阱式:上涨+下跌;下跌+上涨。
反转式:上涨+盘整+下跌;下跌+盘整+上涨。
中继式:上涨+盘整+上涨;下跌+盘整+下跌。
举一个例子:
驰宏锌锗:日线上,2004年6月2日到2004年9月10日,构成下跌走势; 2004年9月10日到2005年3月14日,构成盘整走势;2005年3月14日到2005年7月27日,构成下跌走势。也就是说,从2004年6月2日到2005年7月27日,构成标准的“下跌+盘整+下跌”的走势,而在相应的2005年3月14日到2005年7月27日的第二次下跌走势中,7月27日出现明显的第一类买点,这就完美地构成了“下跌+上涨”买卖方法的标准买入信号。其后走势,很快就回到2004年9月10日到2005年3月14日的盘整区间,然后回调在2005年12月8日出现标准的第二类买点,其后走势就不用多说了。
这种方法,无论买卖,都极为适用于中小资金,如果把握得好,是十分高效的,不过要多多看图,认真体会,变成自己的直觉才行。另外请多看文章后面的跟贴,ID的一些回复都是针对一些主帖没所到的细节东西,而且都是针对各位提出的不同问题的。还有多看前面的章节,把所有问题都搞懂,参与市场是不能有半点糊涂的。
缠中说禅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盘整。
缠中说禅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级别任何完成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由上面的原理、定理,就可以继续证明前面已经说过的“缠中说禅买卖点定律一”:任何级别的第二类买卖点都由次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本ID以上对技术分析的理论构建,绝对前无古人,就像欧几里德之于几何一样。这是为纷繁的技术分析找到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由这些原理、定理,可以继续引申出不同的定理,就像几何里面一样。这些定理,都是抛开一切偶然因数的,而实际的操作,必须建立在此之上,才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驰宏锌锗:为什么从2004年6月2日到2005年7月27日,构成标准的“下跌+盘整+下跌”的走势,而类似的图形在580991上不算,这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在日线的下跌中并不构成日线级别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而在30分钟线上,这个中枢是明确的。所以580991只构成30分钟级别上的“下跌+盘整+下跌”。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