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野生世界

标签:
澳蓝宝动物园野生世界摄影大赛 |
分类: 随便走随便看 |
我不是一个天生爱动物的人,从小就不喜欢动物园,尤其讨厌动物园里那股臭烘烘的气味。怎么也不理解,把野生动物抓来圈在笼子里给人看究竟有什么乐趣?其实在现今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如果动物园仍是为了给人类以更好地了解自然野生世界而存在的话,那我们大可取消“动物园”这一古老的展示方式了,取而代之,电影,电视,网络,书籍,图片等等,其实哪一种方式不比来自动物园里懒洋洋地毫无生气的动物们更加真实生动!
几天前看到一组野生动物摄影大赛的作品,我不仅仅被图片中纯净的大自然所陶醉,更为日夜风餐露宿,匍匐在树林草丛里,端着相机的那群摄影人的人性光辉所打动。
匈牙利的摄影师 Bence Mate 赢得了在威立雅2010年生态摄影比赛的最高荣誉。他拿回家的$16000的奖金是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为了下面这幅“剪切叶子的蚂蚁”Bence 不得不连续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躺在哥斯达黎加森林中的草地上来捕获他获奖的图片。
几天前看到一组野生动物摄影大赛的作品,我不仅仅被图片中纯净的大自然所陶醉,更为日夜风餐露宿,匍匐在树林草丛里,端着相机的那群摄影人的人性光辉所打动。
匈牙利的摄影师 Bence Mate 赢得了在威立雅2010年生态摄影比赛的最高荣誉。他拿回家的$16000的奖金是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为了下面这幅“剪切叶子的蚂蚁”Bence 不得不连续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躺在哥斯达黎加森林中的草地上来捕获他获奖的图片。
http://asset.ninemsn.com.au/img/000/000/130/397/2410_wildlife1_gl_sp.jpg
总冠军 Bence Mate 的“剪切叶子的蚂蚁”,摄于哥斯达黎加。
Fergus Gill'的“ A Fieldfare Bird
”为他赢得了青年摄影组的第一名。(年龄低于17岁的参赛者)
Jim Neiger 的这幅“ A Crow Attacking An
Owl”为他赢得了第二名的荣誉.
Bridgena Barnard
的这幅图片是她在沙哈拉沙漠里捕捉到的精彩时刻.
Andrew
Parkinson
的这幅“The
Drop”在第一轮选拔赛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Axel Gomille
的这幅“A
Miracle of
Monarchswas”摄于墨西哥的
El Rosario
热带雨林。
John Satore 的这幅“The Hidden
Plague”展示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群在美国加利弗里亚被真菌杀死的青蛙。
这幅“Fish frenzy”是摄影者 Tomasz Racznyski
的作品,摄于波兰。
以色列摄影者
Ilia Shalamaev
的作品“Little
Owls on
Top”。
芬兰摄影者 Jari Peltomki 的作品
“Pelican
Pack”。
美国摄影者 Jordan
Calame
的作品“Catch of the
Day”.
上面这一幅原是去年的获奖作品,但后来被取消了获奖资格。原因是评委们认为这幅作品有太多的人工舞台痕迹。由此看来,野生摄影一定要完全“野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