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父母孩子逆反接纳说话的艺术育儿 |
分类: 成长教育 |
儿子今天考数学,砸了。
妈:怎么了,看起来不高兴。(母亲手里摘着菜,表情淡漠,没有一丝笑容)
儿子:没什么。(孩子不想说,因为妈妈的问话里没有关心)
妈:考试没考好?
儿子:你就知道考试。(孩子本来想得到妈妈一些安慰的,可是孩子却听出妈妈的不满)
妈:我说中了。(这一句属于火上浇油)
儿子:你说中了,你厉害,考得不好,你满意了吧。(接收到妈妈再次拒绝的信息,孩子心里痛着,可嘴却更硬了)
妈:考得不好就该好好总结一下。(母亲想引导孩子自省一番)
儿子:每次考试完你都这样,你有完没完?总结总结,都总结多少次了,没用。(孩子还是没听见妈妈理解的声音,愤怒升级了)
妈:怎么,我每天做饭给你吃,你对我这个态度,对不对啊(母亲也开始怨了,准备教育孩子,这句话最失败的地方是,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和父母的付出连在了一起)
儿子:谁叫你给我吃的,我可以不吃。(孩子觉得内疚,一股气上来了,说的什么其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情绪完全失控,毫无理性可言)
妈:越说越起劲了,赶快吃饭(妈还是心疼孩子的)
儿子:你不是不让吃吗,我不吃了。(孩子彻底关上了心门,拒绝了母亲)
儿子门一摔进了自己的房间。妈妈在一边生气。
换一种说法
妈:儿子,你脸色不好,是不是累了?(边说边接过孩子的书包)
儿子:没有(孩子在想该不该说?)
妈:发烧没有,我拿个温度计量一下。(顺便递过一杯水,手摸了一下孩子的额头)
儿子:妈,你别忙了,我今天考试了,觉得考的不好。
妈:是数学吗(母亲知道今天数学考试)
儿子:是。(母亲和蔼的态度使孩子平静了许多)
妈:数学是你的强项,考的不好?(此句即表示了对孩子的肯定,又为下步分析原因打了伏笔)
儿子:做到最后没时间了。(孩子开始自己总结了)
妈:来不及?怎么会呢?以前你不这样的。(再次引导)
儿子:这阵做题少,而且上课有些分神。(儿子继续对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梳理)
妈:原来是这样。(母亲故意做停顿,不打搅儿子的思路)
儿子:妈,下午你帮我买本数学参考书我要做一下。
妈:我儿子就是厉害,不仅能发现问题更会迅速解决问题,妈呆会就去买。
儿子:哪里啊,我这阵子偷懒。(孩子自己承认错误了)
妈:学习太累了,放松一下也是正常的,没事的,在我眼里你的数学是最棒的,小失误算不了什么,下次考前认真复习就可以了。(对孩子的积极态度充分进行了肯定,并点到要认真复习,这才是母亲真正的用意)
儿子:恩,妈,我学习去了。(孩子心顺了,学习也变成了愉快的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