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冲突
(2009-10-10 23:43:40)
标签:
父子冲突理解改变育儿 |
分类: 成长教育 |
父亲在性格、人格、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养成方面影响着孩子,母亲在情绪控制层面对孩子有示范作用。一般情况下父亲言少,以行说话。母亲以情动人,男人在选择女朋友的时候具有包容度,越五彩越好,野蛮女友也在候选之列,而选结婚的对象、未来孩子的母亲时,多数男人选择温柔安静一类。女人的安静是指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整天河东狮吼吓跑了老公带坏了孩子,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烦躁不安,除了不可控的遗传因素外,我们可从母亲的教养方式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凡事皆有两面甚至多面,父亲重行的另一面是不善言辞。一个家庭虽然只有三个人(也许更多),却是交织着男人与女人、家长与孩子、强势与弱势、管理与被管理等多种复杂关系,若遇孩子青春期还要面临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强烈撞击。面对这样的环境,父亲的不善于交流便成了一个问题。女人天生喜欢唠叨,家常里短、人生感情、烦恼幸福都希望与最亲近的人交流,特别是孩子走进家庭后,抚养教育方面的困惑必更多,女人希望在男人那里得到帮助。男人是世界的,外面的拼命使男人疲惫不堪,常常是到家时累得不想多说一句。若遇女人无法包容这一切时,战争便开始了。此时一个孩子若也以一个问题的形式加入进来的话,父亲便会立刻变成另一个人。
此篇我想说的就是这个话题,父子冲突。前面写这么多只想说明这样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是我们每个家庭必须面对的,准备视而不见甚至落荒而逃纯属幼稚之举;同时它又不同一一般形式的冲突,它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是一种亲情相融时爱的碰撞,是幸福的潜流。
家庭生活中会有各种种突,唯此种冲突最易爆发又经久不息,战火燃烧时,两个男人往往束手无策,在心里爱着却又在形式上远离着。传统的教育中,男孩子生下来就被暗示或明示:必须为尊严而战,当尊严受到挑战时,男人必须要勇敢进行反击。事实上如果滥用了这种反击,把“争斗”错解为“阳刚”的话,“争斗”的代价往往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和伤害。孩子虽小,但一出生便被贴上了男人的标签,弱小的他从此便开始了捍卫男人这个称号的艰苦历程。儿子从小就开始模仿父亲的行为,把父亲当成榜样,儿子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刚毅勇敢等品质,同时也逐渐变成如父亲一般不善于情感表达。如果这个父亲形象高大处处为人称道时,儿子的压力会更大,他不断要求自己绝对不能为父亲的形象抹黑,咬紧牙想追赶父亲,他会拿出一件自己最得意的伤品,无意中放在父亲必经的桌前,想得到一句来自父亲的肯定,他想进入父亲的世界,想与父亲同行,他希望父亲象男人那样看待自己,等待父亲拍着自己的肩膀说声:儿子,欢迎你加入男人的行列。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与父亲的心灵对话,以便引领孩子顺利走出童年,迎接成年的到来。
我们都知道男孩子经常使用身体碰撞去认识世界,小的时候他们打架,大的时候他们选择战争为国赴死。家庭战争往往根据男性的不同特点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些父亲与孩子发生正面冲突时选择了沉默与无视,由于平日里与孩子交流不多,当孩子怀着极大的喜悦诉说自己的兴趣及理想时,父亲常以所谓实事求是的话语来扼杀孩子的积极情感,言语中带着不屑与讥笑(当然父亲并不是有意为之),当父亲的“正确”换来孩子的巨大失望时,父亲将会更加得意于自己的精准判断。若父亲的方式不加以改进,孩子将在父亲为中心的强大权威下痛苦挣扎。有些父亲选择了更直接更简单的方式,用命令的方式去强迫孩子就范,要求孩子对自己的意见惟命是从,儿子强烈的独立欲和父亲的控制欲产生强烈碰撞,若遇性格刚烈的孩子,一场父子血拼当不可避免了。
最亲的人有时伤之最深,这种冲突造成的裂痕愈合期将是漫长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才能得到修复与和消除,这与我们爱的初愿是相悖的。那么如何能避免这样的冲突呢?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源于爱,就没有解不开的结,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没有限制的自由是疯狂具有毁灭性的,所以对于男孩子而言,第一是制定规则,规则的制定要与孩子一起讨论协商,一旦确定就按章行事;对孩子每一次符合规则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回应,做到一点肯定一次,可以是言语,非语言形式更佳,如一条称赞的短信、一个亲昵的拍肩动作、一个会意的微笑;面对执行中孩子的反反复复,我们必须严格指出,然后给孩子时间慢慢摸索着去改正,当孩子知道自己被如此温柔地接纳时,孩子便会反过来接纳自己的父亲;纠正自己的和行为坐标,做好孩子的榜样,这不仅指父亲事业上的高标准严要求,更是父亲完成人格塑造的艰巨过程;爱护孩子的母亲,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女人默默的坚持与隐忍有时是对男人最有力的支持。
有时我们做一些改变,会发现世界是另一番模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