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婚姻很简单,爱了便两床被子放在一起便是家了,父辈们就是这样把两个人的部队壮大成一大家子的。现在的日子好了,婚姻的条件自然也多了起来:对方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实力雄厚更好,都说是物质决定意识,有了经济基础方可实现精神追求;相貌要端正,英俊高大更好,可以生个人见人爱的孩子,有调查显示,相貌好的人不仅能吸引异性的眼球,在应聘升迁等方面也优势多多,从孩子的幸福考虑,这个条件也有它的道理。虽然这些条件听起来有些俗气,倒也存在现实的合理性。
现在的人都知道环境对人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婚姻幸福与原生家庭的和谐美满息息相关,便有了找媳妇先看看丈母娘之说,因为她老人家就是媳妇五十年以后的模样。所以选择配偶时又有一个条件被加了进来:对方是否来自单亲家庭。朋友小张清丽淡雅,就象一朵淡淡的小花,身边异性朋友络绎不绝,可是到现在还没有走入婚姻的殿堂,原因就是来自单亲家庭。男方总是在相处一段时间了解其家庭情况后说句:你是个好女孩,可是你的家庭不完整,你的心底会有阴影,然后恋恋不舍地离开。
现在的人都文化了,都知识了,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内心的感受,他们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随意地推理和逻辑,他们断定外表残缺的家庭不可能完整就象以前贼的儿子就是贼一样。婚姻有着形式上的完整就一定幸福吗,许多人的答案也许是否定的,可是说出来的语气可能是犹豫的,如果你问孩子,他会告诉你一个肯定的答案。有个孩子这样对我说:“我希望爸爸妈妈赶快离婚,他们整天吵架,还指着我说不离婚全是为我考虑,我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了,我上课没法专心听讲,不敢对同学提起自己的家庭,有次上课写‘我的一家’的作文,我边写边哭,那是我梦想的家,可那永远不可能实现了。”我看着这个孩子长大,这个家从她生下来就吵声不断,而且战争愈演愈烈不断升级,原本活泼的小姑娘渐渐变得没了声音,眼中现出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忧伤,在孩子的父母沉浸在自己的伟大“牺牲”时,孩子在暗中悄悄啜泣。
原生家庭会在我们身上打上永远的烙印,可我们无法选择,我们会带着这些痕迹筑起自己的小窝,这个小家是否幸福与原生家庭有关,但更与我们永远的相信、永远的坚守有关。婚姻的基础是什么,爱了你便永远尊重你,爱了你便永远宠着你,爱了你便永远信了你。我们永远在一起,不离不弃。
有人说爱是缘份,我说爱是信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