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置数量合理和高质量作业成关注点
(2018-10-18 14:32:11)文汇报10月16日教科卫的有一篇文章,很值得我们大家的注意和深思。
文章内容是:如何布置数量合理和高质量作业成关注点。
目前中小学作业布置上存在着低品质问题,反映了小学,初中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理念,教学技术乃至对于学习本身认知的偏差。有些老师认为大量的重复劳动总能换取效果,这种停留在工业文明时代的教学观念过于落后。
大批量的作业让学生在题海里苦于挣扎,我的有些同事动不动就是一张试卷,第二天是不是认真批阅呢?有的教师抽几份看看,但根本顾及不到全体学生。这算是负责的教师所为。有些不负责的教师,将收到的卷面,束之高阁,也就完了。请问这样的作业有什么作用呢?只不过表示你已布置果作业罢了,学生究竟掌握了没有,掌握了多少,可能教师心里无底吧!自觉的学生也许能给你做,于是为了完成作业只能做到深更半夜,影响了正常的休息;次一点的学生一般不会整张试卷帮你完成,跳跃式的挑做几题,他们试过很少能被老师发现;更有甚者就交白卷,这是抵抗老师的行为。
还有所谓负责任的老师往往要求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记录随堂笔记,很多学生记录速度跟不上讲课速度,记了就顾及不到听,听了又来不及记,弄的上课效率低下;还有错题要反复订正,反复抄写这都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啊!无效的重复劳动。我反复反对这种事倍功半的耗神耗力的对待学生的作业。
有位家长说:“很难想像,低品质的作业除了剥夺孩子的休息时间,还有什么用?”
作业布置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诸多教学研讨,督导的辅助下,课堂教学的精致化程度已经很高,而课后作业的潜力却远远没有被挖掘。应该在教师专业发展和考核中,将课后作业的布置与课堂教学一同作为评价指标,以此提升教师对于课后作业布置的专业性和重视程度。
而低品质的作业带来的隐患是,孩子从低年级就形成学习是痛苦和无趣的认知,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所以作业的布置对于各位任教老师是不容忽视的,作业应少一些“低品质”提高其“含金量”。这样一可以提高作业的质量,二从根本上减轻学生作业的负担!我的观点是,老师应该多做习题,这样才能取出那些该让学生练习,那些是重复的练习,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精选作业是教师的职责!
此外,针对家长是否要在作业上签字,判断对,错的问题。我认为:教师不能将此工作强加在家长身上,作业的批改的任务应该由教师完成。就算有些学生家长的学历较高,有能力辅导孩子,但他们的教法不一定是最优化的教学,有的家长只能给孩子一个答案,至于怎样解释,怎么分析与课堂上教的不一致,孩子更不知应听谁的好!再说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为教师分担教学任务。试想,如果家长是一个清洁工,他总不能剩下一条街不扫,而叫其他人为他完成剩下的任务呢?道理很简单,不要每天刻意地要求家长为孩子默写,检查,背诵,甚至为孩子出题,出试卷,这些事都由家长做了,教师你闲下来干吗?是探究,创新更高层次的教育教法?作为教师的我,从来不要求家长为我批作业,也不要求家长为我出题等事项。我也从来不要学生进入题海,许多问题能在课堂里解决的我们尽可能地在课堂当堂消化,至于作业我一直坚持每天只做四题(当然我一定在事前精心挑选)有的放矢,学生喜欢,交来的作业质量也较高。偶尔有错,教师我也能面授,化解他的疑点从而为他树立信心,这样在我们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学习效果总比那些主张题海的教法要好得多!我还认为,家长只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人格方面的养成即可。至于文化知识的教育老师应承担大部分的责任。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