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司机

(2013-05-11 18:30:33)
标签:

白墙

很难

我有

做什么

时候

情感

分类: 舞文弄墨

苏州司机

/俞永军

 

提及苏州,我最先想到的糯米,黏黏的,软软的。“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而且这种酒是糯米精心酿造的,甜甜的,浓浓的。三年师范,教文选的杨老师,他爱人是地地道道的苏州人。每当饭菜飘香,抑或夜幕降临时,她就会站在操场南侧的二层小楼上,一声声呼喊:“德三,还不回来呀!”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从此以后,苏州人的线条越来越分明,尽管是我的浮想联翩,但依旧历历在目。

最近,我有幸行走苏州,尽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苏州人,尤其是苏州司机还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黏黏的,软软的,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同时又多了一份淡定,一份从容,一份睿智,一份自信。

那次我从狮子山到南门车站,好长一段路程。我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搭乘公交,可惜附近没有直达,如果硬要坐必须转车。于是,我边走边看,伺机行事。倘使走过几站,有直达的就爬上去;倘使没有,干脆打的。哪知过了两站,还是找不到直达的,只好继续前行,时不时扭头看看有没有路过的空的。谁知扭头的时候,一辆都看不到;不扭头的时候,的士竟然一辆接一辆。我有点纳闷,苏州司机都怎么啦?看不到我拎着大包小包?想不到我要打的赶路?要是别的地方,司机早就把喇叭按个不停,直到你摇手示意,他们才善罢甘休。显然,我不能边走边打探,我必须站在路边静静地守候。果不其然,一辆的士驶过来,我随手一招,他立马停下来,载着我直奔南站。

上了车,我告知要去的地方,而后道出心中疑惑。司机瞧了我一眼,缓缓地说:“坐不坐车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我不停按喇叭又有什么用?”的确如此,既然想打的,就会主动站到路边,既然不想,你按死了也无益。这就好比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顿时,苏州人的形象又清晰了许多,那就是儒雅、稳重,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动脑子。哪像有的地方有的司机,经常将车停在公交站台边穷按喇叭,我不晓得他能载走多少乘客。试想,一个人一旦走到站台,认准要上的公交,加上时间还来得及,谁还会傻傻地多花钞票去打车?

到了南站,司机说下车吧。我却犹豫不决,苏州这么多车站,他会不会瞎转悠瞎停靠?前些时,朋友就讲过一个故事,一次到苏北某县城,他说到车站,结果司机把他带到农公站,离上车的大站还有好长一段距离。幸好,离发车时间还比较充裕,于是他重新打的,并再三嘱托,到另外一个车站,最终虽说没有影响行程,虽说多花了十几块钱,但心里总觉得憋屈。

见我还赖在车上,不时透过车窗玻璃四处打探,他问我有没有买过车票,我说买了,他让我掏给出来。我从皮夹子取出车票,他接过去看了一眼,递给我,坚定不移地告诉就是这里。这时,我才坦然下车,走进候车大厅。

常听到远嫁苏州,后在苏州生活近一辈子的姑奶奶说: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比较排外,比较疙瘩,有点自以为是,男人比较娘娘腔,你要是外地人在这买东西很难还价。她还说,苏州的士司机比较牛,拒载率很高,尤其是他们换班时间。

娘娘腔,说白了就是苏州人女性化的表露,同时也是苏州人耐心、细致、温和、柔韧的融合。“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静静地思考,慢慢地回答,稳稳地生活,认认真真地工作,这就是苏州司机。如同所有的苏州人,与蓝天白云、粉黛白墙、小桥流水融为一体,生生不息,尽情享受。(2013.5.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