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飞戾天者”的“鸢”作何解释?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语文探航 |
“鸢飞戾天者”的“鸢”作何解释?
文/俞永军
“鸢飞戾天者”出自南朝梁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它所在的名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意思是:像老鹰飞到天上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会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其中“鸢飞戾天”,教科书上注解:老鹰飞到天上,这里用来比喻追求高位。不过,还加了一点,说它是《诗经·大雅·旱麓》中的句子。
的确,成语“鸢飞戾天”最早缘自《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其中“鸢”,古书上说的一类鸟,外形与鹰略同,较为凶猛。“岂弟”,朱熹《集传》:“岂弟(凯替kǎitì),乐易也。”也有地方解释为:岂弟,即“恺悌”,和乐平易。句子意思:“鹞子高高飞天上,鱼儿跳跃在深渊。君子和乐又平易,培育人才作贡献。”
单个字“鸢”,教科书上没有注解,但教学参考上写得清清楚楚:鸢,即鸱(音chī),俗称老鹰、鹞鹰。结果,这里就产生了严重分歧:有老师认为,鸢的意思为“像老鹰”,他的理由是教参上整句话的注解;也有老师认为,鸢的意思为“老鹰”,他的理由是书下注释。
究竟是“老鹰”?还是“像老鹰”?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结果,教研组长做出定论:正式考试时必须写“像老鹰”。显然,这不是正确、合理的答案。笔者个人观点,两种解释都没有问题,关键是你站在哪个角度。
倘使站在单个字角度,“鸢”就是一种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岑麟祥、林焘等编),事实上,《现代汉语词典》也有同样的解释:鸢,老鹰。之所以有的老师解释成“像老鹰”,是因为他们站在整句话的角度。
“鸢飞戾天”,比喻像老鹰那样追求高位。“鸢飞戾天者”,偏正式短语,中心词“者”,即“的人”,“鸢飞戾天”是“偏”,其中“鸢”修饰“飞”,充当状语,既然是状语,将“鸢”解释成“像老鹰”也就理所当然了。(20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