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培根《论学习》有感
(2011-03-30 07:07:38)
标签:
培根高邮市赞化学校论学习享受养成文化 |
分类: 学生作坊 |
读培根《论学习》有感
每个人都必须学习,因为学习能给予我们知识。但我们学习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阅读培根的《论学习》。“读书学习是为了获得享受,养成斯文及发展才干的。”文章一开始,作者便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知道为什么后,我不禁又问那该怎样学习读书呢?“学习上用时太多是磨洋工”,是啊,明明一个小时就可以掌握的知识,你非要拖延到两个小时,乃至三个小时,何必呢?除了表面上看起来你很用功,可实质呢?学习效率太低,两三个小时抵人家一个小时,这样,不仅会使你养成拖拉的坏习惯,又浪费了大把大把的时间,节省下来,去做些别的多好。不过,说到这里,我倒有些惭愧,自己在家就挺慢的,磨磨蹭蹭,有时慢得连自己都难以置信。
掌握书本知识后,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过,这也有问题,有些同学爱钻牛角尖,钻到连两个并列的词语先后顺序都不能与书上的不一样,明明两个词,不分前后,谁前谁后都无所谓,她还要跟你辩,口口声声与你说:“书上是这么写的!”真令人哭笑不得,这类人就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吧!
知道怎么学,可学什么呢?天下的书很多,一辈子都看不完,读不完,这就需要我们大家有选择地去读书。于漪老师人曾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显然,我们要读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书。我觉得天下的书可分为三类:其一,对我们有害的,这种书我们大家都不要碰,当然也碰不得,比如一些淫秽书刊。其二,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类书全凭个人喜好,爱看不看,不过我还是要奉劝大家一句,这类书既然对我们无害又无益,所以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上面,大致浏览一下即可。其三,对我们完全有益的书,我们要多读这类书,这类书往往教我们怎样做人,能使我们的人格更加完整,同时也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比如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等。不同领域的学习,对你有不同的好处和用处,你不可能门门都学,样样都精通。所以,当我们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坚持不懈地钻研下去吧!最终,我们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高邮市赞化学校八(10)班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原来我不知道该如何学习。作者在文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学习是一种享受。我十分赞同。以前,我总认为学习是应付差事,是枯燥乏味的,学习既能享受,也能提升自我,获得更多精神财富,时间越长越有兴趣,它使我理解了学习和兴趣是分不开的。
读书和学习一样,都是一个知识累积的过程,都需要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当然,学习累了,也需要适当地放松,神经绷得太紧,学习效率也会有所下降。学习不能盲目地学,也不能一味地只知道看书、做题,而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运用大量知识,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同样,读书和学习也需要有一个范围,不能漫无目的去学,否则,只能适得其反。给学习增加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自由自在的求索。读书学习与我们本身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读书学习使我们获得更多知识,而拥有更多知识的我们更想吸收更多知识,如此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知识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从而达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其实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只要你肯融入其中,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享受。
——高邮市赞化学校八(10)班
每当挑灯夜战时,我经常会问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每当奋笔疾书时,我经常问会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每当冥思苦想时,我经常会问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每当无所事事时,我经常会问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
对于这类问题的答案固然有很多种,我独相信培根所说:“读书学习是为了获得享受,养成斯文及发展才干。”读过书的人文明礼让,谈吐不凡,处事果断。没有读过书的人粗俗不堪,脏话连篇,犹豫不决。所以,读书成了学习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
作为一名学生该如何读书呢?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既要精益求精,也不要钻牛角尖,做笔记是解析文章精华的好方法。有些书可以精读,有些书只能略读,这完全取决于书对于我们的益处。总而言之,读书学习是一种享受,它能陶冶人的性情,能让人心智成熟。
——高邮市赞化学校八(10)班
读了培根的《论学习》,我觉得感触最深的是,学习不是一两天的事情,用时太少没有收获,用时太多磨洋工,学以致用太矫情,事事靠书太钻牛角尖……想要掌握学习方法不是一般的难,而且,文中还提到学习要靠经验划定一个范围,否则就会漫无边际。
的确,我们已经上初二了,即将到来的会考也要提醒我们该把心收收紧,制定一份详尽的学习计划,学习的量和度要按自己本身来衡量,不能强压给自己,更不能偷懒。“读书既不能吹毛求疵,也不能轻信尽信,更不能为了猎取谈笑资料而断章取义,应为了自身需要而省察和思考。”这句话真说到我心坎里,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自己做事怎能蒙混过关呢?
目前,我们所读的书籍不一定都是有益的,像某些男女生特别喜欢的漫画书,尽管它们可以给供我们娱乐或放松心情,可在根本就只能让我们懈怠学习。读书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选手,选到好的书才会获得知识。读好书也要有讲究,不能一字一句慢慢看,连一个标点都要在心中默念,像这样的读书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精读不是不可以,但必须会读。而略读也大有讲究,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似的阅读肯定不值得提倡。当哪天我们会读时,我们就会充实,就会敏思、明智、颖异、精细、渊博、庄重、善辩,似乎这是一个很完美的蜕变,但为了这个蜕变,我们还是好读书,读好书吧!
——高邮市赞化学校八(10)班
小时候,学习学累了,常常想努力学习到底为了什么?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为了什么?找好工作。找好工作为了什么?为社会做贡献。贡献做了,人也死了,又有什么用呢?小时候的思维方式不曾被大人接受过,每提出这种问题,总被家长训一顿。那时是真不懂学习到底为了什么,每天都稀里糊涂地应付着。直到读了培根写的《论学习》,便茅塞顿开。“读书学习是为了获得享受,养成斯文及发展才干。”享受,享受获得知识的快乐,享受解开疑问的乐趣;养成斯文,养成静静思考的习惯,养成文雅谈吐的习惯;发展才干,发展办事的决定能力,处理能力。
现在我明白了,其实不管你死后是否还能看见自己的贡献造福于社会,你都曾努力过,奋斗过。如同泰戈尔所说:“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我们来过,我们认真学习过,我们享受的是取得成就的过程,而不是以后的荣耀。我们在过程中,遇到无数的困难,在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后,都会为自己的成功而鼓掌,不但不要憎恶它们浪费例外你的时间,更要感谢它们为你提供了享受学习乐趣的机会。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功利,这些在你死后也不能陪你下葬,唯有你努力、奋斗的经历和灵魂一样在世间永驻。
都说我们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你的目标是前进,目的也是前进,过程就是奋斗与享受的结合。如果你在前行时更想捕到金钱、官位这些“鱼”而忘记了根本目的,要么不进则退,要么葬身海底,让灵魂和精神死在了功名的手里。理解了学习的目的,便要向着培根指出的方向努力奋进。
——高邮市赞化学校八(10)班
读完培根的《论学习》,我明白了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得享受,而不是功利。是让人的心智成熟,陶冶个性,不断成就自我,而不是拿去换取功名。通过培根的一条条分析,我也明白了智者的学习方法和道理。
现在的求知者要懂得正确方法,不能过分钻牛角尖,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读书时,我们既要会精读,也要会选读、略读。我们要常动笔,常与人交谈,常读书,才能是我们变得严谨、充实、敏思。读书时,也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应在读书的过程中领略书中的奥妙,同时也应该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也应该从文章中领悟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不能死读书。
“史学使人明智,诗歌使人颖异,数学使人精细,科学使人渊博,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这句话在小学就已听过,好像有一次考试,也曾作为缺词填空。我们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却没有一次真真正正地理解它,分析它。这句话不仅深刻地指出了各学科的特点,而且指出了在个性培养的独特作用,为求知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们只有透彻地理解它,才能学好每一门功课。我希望从现在开始,能努力按照培根说的,好好学习,努力向上,争取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高邮市赞化学校八(2)班
谈到如何学习,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我更欣赏的还是老师推荐的《论学习》中培根的方法。学习就是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如果只读书,那么就会成为书呆子;如果只实践,那么永远也不会精明。而读书应掌握正确的方法,有些书要选读,有些书要粗读,还有一些书要细读和精读。如果没有方法,那么这样的阅读与没读是没有差别的。当我们从书中汲取到知识后,就要把它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使我们洞察细枝末节,而又有总体上的统领和运筹帷幄的才干。否则,书本上的知识永远只能呆在书本中,而不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和运用,不能对人有所帮助。
学习可以给人带来享受、乐趣,当我们阅读名著的时候,仿佛自己就在和品德高尚的人面对面地说话,它让我们的心情得以放松,让我们的心智成熟,也陶冶我们的情操,拓宽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读书学习还可以消除心智上的任何障碍。心神涣散的人可以研究数学,不善辩论的人可以研究哲学,不善由表及里、触类旁通的可以研究律师们的案例。学习的好处是说不清、道不尽的,只待我们自己去体验,去发现。
——高邮市赞化学校八(2)班
刚开始读培根的《论学习》时,觉得太枯燥,太乏味,读不下去,但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得必须读,硬着头皮往下读,渐渐地我发现了其中的哲理。
这篇文章讲的都是关于学习的方法,以及在学习中的技巧。读完后,我就反思,为什么我的成绩不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正确,还是没有领悟到学习的真正内涵?从中我认识到了学习应该读书,应该学以致用,不能自作聪明,不懂装懂,还需要写作,写作可以提高人的交流、应变能力。所以学习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很多的努力,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更需要领悟学习的内涵。
——高邮市赞化学校八(2)班
当今社会,也许大多学生都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老师,为了家长,但是,当我们读了培根写的《论学习》之后,我们会对学习有了新的理解与诠释。首先,“读书是为了获得享受,养成斯文及发展才干的”,现在,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一种压力,殊不知,学习也是一种享受,一种方法。有的人表面上是满腹经纶,可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是有时单单几个简单动作,就显现出他内心的浅薄,只有博学的人,才能在总体上统领和运筹帷幄。其次,“学习也要靠经验划定一个范围,否则就会漫无边际,而流于空洞”,有时,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处境,在做完一件事情后,不知道下面要干什么,结果往往是浪费时间,而有的人却能合理的分配时间,把握时间,结果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邮市赞化学校八(2)班
学习在当下已成为家长的代名词,只要谈到学习,便会说我爸我妈让我参加的。其实学习最重要的是乐在其中,一个对生活充满兴趣的人多是么的美妙。学习有门路,很讲究方法。并不是说今天我要熬夜,明天便是一位学识丰富的人。不可能的,我只听过一夜成名,没有听说过一夜成才。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无限的,它不可能去浓缩成精华,只有我们在阅读和推敲的过程中,在自己的理解下,才可以概括到位。否则别人浓缩的在某种意义上不会真正属于我们的。阅读是学习的一大法宝,无论什么时候,阅读都是重要的。但在阅读中,要逐字逐句,要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其实很简单,一个是学,一个是乐。
——高邮市赞化学校八(2)班
也许就像培根诉说的:“读书使人充实,辩论使人敏思,写作使人谨慎。”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精彩的瞬间,感动的细节,只是被马马虎虎的孩子们忽视。我想从现在开始,每天寻找生活中的细节、亮点,就会成为一个善于观察的人;记录下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就会积累许多素材;抒发每一个心中的观点,就是一篇好的作文。
在我的观点里,作文=观察+积累+灵感。学习像是泡一杯浓浓的茶,泡出的香而醇的茶水便是观察与积累所得,当我们开始从为了观察而观察,积累而积累,进入观察与积累的享受过程中,事实告诉你,你已换上了更好的茶叶,泡出一杯更好的茶。
光有观察与积累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灵感。生活中读了许多人的文章,他们的文章不论是立意,取材都不同凡响,即使在同命题作文中也会脱颖而出。这样的原因我想就是一些细节描写十分具体或是用词精准。那么我们就需要取长补短,从他们的灵感中抽丝剥茧,结出自己特有灵感你,再配上精彩的描写,使别人的灵感长处成为自己的,又有独特亮点,这样才会是一篇好文章。
——高邮市赞化学校八(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