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我的高中生活

(2011-06-15 14:44:02)
标签:

杂谈

教育

分类: 生活随想

    离开扶沟县高中已经十三年有余,虽然谈不上魂牵梦绕,那里的生活也算是刻骨铭心了,毕竟那是最纯洁、最值得经历的一段时光。

    县高中的学习可以用披星戴月来形容。天不亮大概五六点钟就要上早操,我的鼻炎就是那个时候落下的,无论冬夏,早操都是不会间断的,讨厌的鼻炎一犯我就会想到当时壮观的早操一景。早操之后就是早自习,这对于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一天的学习怎么能开始的如此之早,但在河南这却是必须的,因为我们面临的升学压力实在要比他们大太多。早自习我总是犯困,记得我一任同桌曹同学总是在老师过来之前捅捅我,我睁开眼不用反应就开始张嘴念书,等老师看到我时我已醒了大半,如今我小睡的习惯依然有,只是曾经通风报信的曹同学自从加入了美国籍便音信全无了。我们的班主任高荷洁老师原本身体不好,可是印象中他好象从来没落过早操和早自习,大概他逐渐适应了这种规律的生活,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好,当然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如今已经到北京教书了,不能不说是扶沟县或者说是周口地区的一大损失。

    我们班好像是县高中空前绝后的一个小班,所谓小班就是招收的学生年龄比别的班级要小那么一点点,成绩比别的班级要好那么一点点。高老师就是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带着我们这个班,用呕心沥血来形容他的工作应该不为过,不过我们也没有辜负高老师的期望,三年后遍地开花,升学率几近百分之百,而且多为名牌大学,当年也算是创纪录的一个班了。

    我们那时候都住校,一间寝室满满的放着几张上下铺,同学之间的感情就是在这里逐渐加深的。尽管学习紧张,毕竟还是少年,调皮的我们总是在熄灯后还要八卦一下,弄得管寝室的大娘很是恼火,记得有一次还叫来了高老师,把我们寝室的女生都叫出去训话,好像其中一位姐妹紧张的穿反了鞋子,不管什么时候想起来总是觉得很温暖。那时的好姐妹很多,大家既是学习上的战友又是生活中的朋友,所有的不快都会在寝室终结,顽皮的朱朱、可爱的小马、聪明的大懒、温柔的敏敏……如今都已为人妻、为人母,可能早已疏于联系,但却永远留在心底深处。住校是没有真正美食相伴的,我直到现在对美食都没有任何概念,觉得每天只要吃上一碗面条就是最美的事情了。我和曹同学经常去门口的烩面馆改善一下伙食,每次都把店家的醋瓶子倒个底朝天,不知道是那家的醋不酸还是我们太爱吃醋了,可惜如今很难尝到那种味道了。偶尔我的同学何小姑(虽是同学辈份却比我长)会带我去她家里,她的父亲(我得喊爷爷)烧了一手好菜,对于我这个很少吃到美食的小丫头来说,去她家吃饭当时确实可以将我的幸福指数提升一大截。好像住校的时候总觉得日子很苦,但现在回想一下反而觉得实在是太美好了,看来苦只是相对的,也许真正的苦是有的,但相信我们这些普通人眼里所谓的苦其实都夹杂了更多的甜,只不过社会给予我们细细去品味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不只住校的生活是美好的,学习的时光也因为遇到了不少优秀教师而变得快乐。教数学的张老师说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讲课的风格远比现在一些不小心跑到百家讲坛的老师强很多,课讲得好,还出奇的平易近人,不喜欢张老师的同学几乎没有,我也因为喜欢这样一位老师,数学才学得还算不错。教物理的高老师更不用说了,总是能把很复杂的问题用最精炼的语言给说明白了,但因为他是班主任,在我们这些调皮的少年面前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威严,亲和力自然和张老师是不能比的,但却是最德高望重的,虽然高老师还不老,但我也想把这个词用在他身上。教化学的杨老师最可爱,因为他总表扬我,结果我的化学成绩就一日千里,越来越好,看来人最怕的是没有赞扬,尤其是孩子,所以现在我对我的孩子赞不绝口,尽管她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宝宝。好像还有一个教几何的老头,原来是在北京教书,后来历史原因又辗转到扶沟这个小县城,也很可爱,空间思维就是从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好像还有一位长得乖巧的语文老师,那时候没见过什么美女,觉得她就挺养眼,只是可惜我的语文一直不高不低,走中间路线。县高中优秀的教师太多了,尤其是现在我们的下一代也都快到或者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忽然发现世界变化太快,学校已不再是我们心目中神圣的殿堂,老师也大多跟上了经济建设的步伐,而对家长的要求却是越来越高了,连“考爹”都想得出来,念书已经不再是件单纯的事情。

    扶沟县高中的校风非常好,尊师重教当然就不用提了,关键是同学们自觉学习的意识很强烈,可能是因为当时同学们被灌输了太多关于学习改变命运的思想。而今,我也不知道我的命运是不是因为学习被改变了,端坐在办公室里日复一日,尽管看起来这样生活也不错,但内心对自己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感不高,因此尽管高老师在北京,我却因为惭愧一直不好意思去拜见他。那时候学习是主流,其他关于兴趣、爱好、初恋都是小插曲。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班里最喜欢玩耍、而且初恋就成功的那位杜同学成为我们班唯一一名考上清华的学生,而且拐走了班里最漂亮的姑娘,前些日子我还有幸见了他们温文尔雅的小公子。一般来说,最会学习的人都不是最爱学习的人,因为学习不是目的,不过是获取知识、满足兴趣的手段,但更多的学生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且时至今日这种现象越演越烈,孩子越来越苦,幸福的孩子越来越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幸福的成人会更少。尽管这样说,我还是比较崇尚县高中的校风,因为在整个中国教育都不以培养兴趣为方向的大环境下,只能寄希望于在一个校风良好的学校里单纯的去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毕竟外部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兴趣的培养毕竟可以作为终生努力的方向,而不问世事、单纯学习的时间却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年。不论现在的生活怎样,我想大概没有人会后悔曾经努力学习过。

    县高中的晚上都是灯火通明的,直到十点钟熄灯以后。那时候的晚上我总是梦到自己会飞,而且越飞越高,叫做理想;现在偶尔也梦到自己会飞,只是渐渐的没了翅膀,直到落到地上,叫做现实;扶沟县高中就是第一个让我们曾经的理想变为现实的地方,叫做基石。虽然理想在变化,现实在继续,但基石还一直在那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