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开绊脚石
(2023-04-08 10:07:48)分类: 抚今追昔 |
那个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学者格鲁厄姆.芠利森这次在博鰲论坛上又提出了“澶渊之盟”,看起来这个人好似学贯中西,是一位真学者。可如果细细一思量,则会把我等炎黄子孙惊吓出一身冷汗。先前的所谓陷阱说,一方面觉得脸上有金,好像我们有冲击守成大国的能力了,另外以为人家是在提醒,不要掉入这个陷阱,要避免栽进去。但当他把“澶渊之盟”硬塞进这个新兴大国后,他的狼子野心才显露无遗。原来他是想要新兴大国缴械投降,避免战争,不要掉入陷阱的办法是新兴大国彻底向守成大国臣服。
如果只是这个人以学术的名义来探讨世界的稳定和谐,尽管他的屁股坐得这么歪,我等也可以一家之言置之。但当它的所谓防长财长竟然在另一边遥相呼应,居然还真的开出了避免冲突的实实在在的条件,我们就要警醒了。应了老祖宗的一句话,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还真的是在这么想呢,尽管它是痴人说梦,我们也得高度注意。当然,在态度上,我们可以一笑置之,想它们以一国之力对付我们的一个民营企业,任老爷子凭一己之力都能够在谈笑间化解,以我万众一心,众志成诚的决心和意志,对此等宵小之言,当然可以漠视。
还别说,他们也真天真,当然也真狂妄。以为他们暂时占据优势,就可以漫天要价,为所欲为。如果以他们一厢情愿的愿景出发,以为凭他们的实力,要避免激烈的冲突,新兴大国只要俯首称臣就万事大吉了。要是以他们的逻辑,遥想一下当年的新兴大国的能力,他们哪有什么资格来鼓噪。新兴大国当年雄据世界之巅,他们还在茹毛饮血呢。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假以不长的时日,到底谁更有优势,明眼人都清楚得很。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世界上每一个人民都拥有的天生权力。在远古的时代,我们就有智人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打得一拳开,免得十拳来,谁又会在意他的假惺惺的善意呢。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在剧烈演变,守成大国真有点难熬了。其本身病得不轻,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把病治好,而各种新兴势力又风起云涌,它还真的很焦虑。为了维持它的优势,各种能想出的办法都用尽了,打压,遏制,种种巧取豪夺,可谓江郎才尽。可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不是它能够阻挡的。它越是着急,手段越是难看,人们对它的声嘶力竭越是看得明白,而离心力也就越强,它的赖以存在的基础崩溃得也就越快。只要看一看各种货币互换,人们就心领神会了。二等公民的苦难,任谁都不会好受,既然它总想着要高人一等,别人自然就不会坐以待毙。
我们既不会被他们的好意所迷惑,也不会去挑战它的所谓优势,我们只做更好的自己。这一点,我们有定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什么都好了。他们也别妄想着我们会甘愿低声下气,当然也不会无动于衷,时刻准备着,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我们自有张良计。在做好自己的同时,我们还会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仅在道义上占据高地,还把力量绑在了一起,到时候发出致命一击,它就还真的会难受。包容,尊重,比起它的霸道,蛮横自有力量得多。
也许,他们有了乞求的意思,也许,他们的意思是在发最后通牒。但是,我们不会吃这一套,九曲黄河,终会入大海。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有绊脚石,我们清楚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