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察看临时建筑有感

(2023-03-20 15:10:25)
分类: 抚今追昔

 

周六加班,陪同分管的副市长到城市建成区,对超期的临时建筑一一进行了察看。星期天要加班,心里是不那么乐意的,原来以为只会干一个上午,而实际却持续到了下午三点。不过这一天下来,却也有一定收获。由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五十多处超期临时建筑,外在状态五花八门,既有建成了永久状态的砖混结构,也有钢结构的临时状态的大棚,有些临时建筑存在时间长达十几二十年。有些是因为政策原因没有获得正式的批准,只好以临时建筑的状态维持,可有些却是以临时建筑的名义建成了正式的房屋。面积小的只有几十平方,大的占地上千平米。尤其是六亩塘,状况特别严重,副市长越看就心里越不舒服,指示要狠狠地抓一下这件事。大体的意思是要分类处置,对情节恶劣的不仅是要拆除临时建筑,更要有纪律部门干预,对相关责任人启动追责程序,对一般的要在符合程序的前提下限时拆除,对不影响市容的在评估安全的情况下要么处罚要么拆除,由户主选择,对可以按正当程序能够批准为永久建筑的要合法化,不让企业担忧。

我完全造成市长的做法。利用周末来开展日常的工作,本来心里有些想法。可一路下来,一是觉得市长能亲入一线掌握实情,基本上每一处都下车察看,这种扎实的作风是值得肯定的。二是市长的应对策略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不是瞎指挥,接地气。三是现实状况确实应该引起重视,这样的乱象应该得到纠正。这不仅仅是盘活存量土地的问题,更是对一个不应该存在的普遍现象的纠偏。因为我是和市长同一辆车,在路上免不了就要议论这种情况的发生和存在。市长以为这显失公平,是在乱搞。我则以我工作以来对自然资源部门的了解做了我自己的解读。这些能够被批为临时建筑的主人,都是了不得的人物,是能人,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不仅是这些人能量足,背后肯定还会有懂行人的指点。一般人是不可能被批准的,要是能够被批准,也不会长期超期。而自然资源部门,自从这个部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以来,就掌握了实权,一直比较强势。有些人长些以往,就角色混同,利用手中的权力搞起了灰色地带,打起了擦边球,其中的不可名状是不言而预的。有几处令人印象十分的深刻,一处是在国有土地上的临时钢棚,恰好我就住在附近,好像一直就有这个建筑,一处建成了永久建筑,不过是烂尾楼,这个还没完工的建筑,不仅面积大,而且牢固得很,一处是一位工作人员的附楼,就是以临时建筑的名义建成的正常房屋。

虽然十八以来,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空前增大,对腐败零容忍,但还是有人在顶风作案。这些情况的存在,要么是不作为,要么是乱作为,反正都是有问题的。这些监管部门,长期以来就有部分人把胆子练大了。用这种似是而非的手法,如果不去较真,还真难出事。如果是事出有因,还好理解,如果背后有猫腻,还真就得认真一下才行。这个部门前一阵子出了一个案子,完全就是对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的阐释。理顺这个事,不仅是建立公平社会的需要,也是建立公信政府的必要,更是对相关权力人员的保护。微权力要重视,苍蝇也可能成为大老虎。在我的印象中,有些长期以来就在人们心中非常重要的部门,尽管现在风声紧,可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程度和手法没有了以前的嚣张,可内心里总还在想着这点子事。如何让这些人收手,如何让类似情况不再发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仅仅只是口号,还是实实在在的需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斗争,如何斗智斗勇,还需要纪律部门发挥智慧。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长期的课题。真要不想腐,提高必要的待遇也是当政者应该考虑的。做为自己,也应该把这件事当成警告,提醒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不仅不要把权力当成交易,更要在平时注意,时时把住底线。安全上岸,是我的第一必要,尽管我也和大家一样,希望有更好的待遇,但与出事相比,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文化的力量
后一篇:过去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