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有序
(2023-01-10 09:48:00)分类: 抚今追昔 |
族里的一个晚叔去世好多天了,前些天才按农村的习惯办丧事。我的这个晚叔,十多年前就得了癌症,几年以前走路都是很困难的样子,这些年来,外出都要有人掺着,可他还是活过了我的晚婶,说来真的不容易。要不是这一次放开,他还有可能颤颤抖抖的活一些时日。不知道是按家里人生辰八字算法还是确实死的人太多没人做事的原因,反正晚叔过去以后的一个星期,就是停留在家里,丧事直到最后要出殡的前两天才真正开始热闹。由于族里人少,只要出现了这样的白喜事,我就会被征召回去当账房先生,这一次也一样。只不过因为丧事办完后费用不要清算,都是由堂弟一个人承担,我才到真正要收人情的时候再回去。
这一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死的人确实比较多,到处都有办丧事的,听说人民医院有一天就死了十多个。不过,绝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或者是有基础疾病的人,因此社会上的情绪非常的稳定,大家心里面都能接受。但在一段时间里死的人太多,做事的人忙不过来,有些就只能是拖着,一个一个来。农村里的一些老风俗,大家还是在遵守,不因为特殊情况而有改变。在我的心里,这些陋习,早就应该要有变化,可是,这么多年下来,人们还没有意愿做出变化,可见,要移风易俗是多么的难。不过我在想,用不了多长时间,也就十多二十年的样子,传统的丧事办理方式,会自然而然的改变。至少是土葬方式,不得不做出调整。因为抬棺材的人,到了那个时候,很难凑出八个人来。现在的八台,清一色是上了年纪的人,至少有五十好几,甚至六十多了的人。现在的年轻人,能够独自一个人担东西的都不多了,何况做八台,那是要八个人配合的,真正上山的时候,完全没有担东西经验的人,是根本做不到的。
幸亏是这个时候放开,病毒的毒性大大下降了,才只有这么一些人群抵抗不了。而经过这一波流行,战胜不了病毒的人该倒下的基本都倒下了。离春节还有差不多半个月时间,到了那个时候,这些糟心的事也应该告一个段落,人们可以安安心心欢欢喜喜的闹新春了。虽然大家还在议论死人的可怕场景,也有一些人受阳了的影响,很长时间不能得到康复,可毕竟,挺一挺也就过去了,没有超出人们的心理预期。现实的情况没有人们嘴巴里说的那么糟糕,也正是因为真实的情况比想象的要好,因此社会上在一片哀乐声里也是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有些症状较重的人,二十天了也严重影响生活,各种该有的症状以各种不同形式延续着。我的妻子算是比较顽固的,这一段时间以来,她一直就有表现。走路都走不了多远,用脑力也不行,体力和脑力都要省着,也就是专家说的要多休息。特别能吃东西,什么都想吃一点,过不了多久又感觉肚子饿了,但吃了这么多,身子又不发胖,这应该是专家说的要多补充营养。医院里人满为患,很多的科室都改为专治这种病了。可怜了医护人员,别人阳了可以休息,但他们却还得连轴转。不仅是一线人员在战斗,很多的原来到了二线甚至没有从事过护理工作的人员也赤膊上阵了,病床是一张难求。一些紧凑的药物,要不是市场上没货,要不是比平时价格上涨了很多。可不管怎么样,大体是可控的,混乱是没有出现的。尽管堂弟也因为症状较重,在他父亲出殡时也不能按照习俗送最后一程,可这又有何妨呢?
散步是我现在最主要的锻炼方式,可能也是我最为喜欢的方式了。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不会放过,哪怕创造条件,我也会努力争取。这一次回家办丧事,我也做好了准备,鞋子和衣服都预备好了。像往常一样,清闲的时候我又上路了,围着老家周边又走了一圈,差不多有八公里,超出了我原来以为的六公里。我老家的这个村,原来在我们镇里面算是比较穷的一个村。因为人多地少,人们的生活一直上不了台阶。可这一次,我看到了我们村里的人建成了很多的小别墅,都是小洋楼的制式,外装修要么用的是大理石,要么是上了档次的瓷砖。以前我参观过几幢豪华的别墅,这一次见到的虽然没有那么高大上,但这样的居住条件,放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落伍了。这样看来,我们这个穷地方,也跟随着一起好起来了。这一回对抗疫情,如果没有社会富裕到保住底线,要想有这么好的效果,是难以想象的。经济基础是一切的基础,加上又有党的英明领导,才让我们在这样重大的流行病面前,既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又使社会平稳有序运转。如果要是像某些国家早一些放开,到底会引起怎么样的混乱乃至人间悲剧,是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