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产品辩护的悲哀

(2022-05-24 13:13:12)
分类: 指点江山

因工作原因,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才把戴维.迈克尔斯写的<</span>怀疑的胜利>看完.作者曾经掌管奥巴马政府的职安局,作为一位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他从亲身经历以及掌握到的情况,对美国社会存在的行业或者企业为自己的产品正名而制造怀疑或者不确定性进行了披露.看了这本书以后,引起了我内心极大的震惊,然后接下来,我还要看一本<</span>压裂的底层>的书,这本书某种程度上是对<</span>怀疑的胜利>这本书的注脚.翻译者徐梦蔚水平非常高,让我能以东方人的阅读习惯顺畅地读下去,感谢他们,为我了解美国这个国家又多了一个窗口.

为了维护自身长远利益或者企业管理者为了短期利益,行业或者企业对有科学证据证明其产品有危害人类健康的物质进行否定或者制造不确定性,而普通的消费者无从对此进行独立的判断,从而保证他们的利润或发展.由此,产生了一个美国社会特殊的行业,叫产品辩护行业,比如卡德诺化学危害咨询,毅博,梯度,定博环境事务所,特拉,路易斯.安东尼.考克斯的考克斯事务所,温伯格咨询集团等.这些公司作为第三方机构,专门为行业或者企业提供辩护服务,丝毫不顾及其辩护的行业的产品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它们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只要有需要,他们就勾结在一起,而且往往能满足行业或企业的要求,而国家和社会却要为此承担风险和责任.

这个产品辩护行业最先是从烟草行业为辩护其危害开始的,它开创了这个先河后,陆续化工行业,煤炭行业,汽车行业,酒类,糖类行业,及至气候变化等等都依样画胡,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立即行动起来,请来辩护专家或者公司为他们的产品进行辩护,经此打消消费者顾虑或者延缓监管者的监管措施出台.行业或者企业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留下公共卫生隐患一地鸡毛.它们屡试不爽.尽管手法相似,后果严重,但它们的眼前利益却都能不同程度得到保证.

一旦有科学证据对它们的产品销售构成哪怕是潜在的风险,它们就会如此依法炮制.它们请到产品辩护专家或者公司,针对科学证据进行攻击,以学术研究的名义在期刊上发文,要么是说证据还不充分,要么说证据还不确定.到后来,它们还要求原科学证据的研究者把整个研究的详细数据或者过程列举出来,它们可以从中找出一些瑕疵或者重新分析,以达到原研究具有不确定性为止.如果辩护公司名声有了疑问,它们还可以非常隐晦的方式资助所谓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研究,发表对于己方有利的文章.很多时候,它们之前就知道了产品存在的公共卫生方面的隐患,就是不披露,有时研究结果不利于自身,它们也隐瞒不报.有时候,它们会请一个在该行业完全不知情却在另一领域有特殊建树的人出来站台,这种广告式的为它们洗地的方法大家耳熟能详.只要有了对于它们有利或者能对消费者产生怀疑的结果出来,又利用它们强大的财务能力放肆做广告,达到混淆视听的效果.实在没辙了,就动用它们的院外游说集团,利用它们的党争常态化阻挠官员的任命或者阻止法案的出台,让监管方束手无策.通过让人眼花缭乱的手法,原来的科学证据好像变得不那么确切了,怀疑也就出来了.其实有很多的早就被证明是科学了的东西,它们也会置疑,也要制造不确定性.凡是对它们产品不利的东西,首先它们是义正辞严地否定,不是去顺从,而是态度坚决地去反对,这几乎成了它们的条件反射.它们要制造人们对科学证据的怀疑,却丝毫容不得别人怀疑它们的产品.

所谓开卷有益,除了对这个产品辩护圈子有了了解以外,我还学到了一些硬核知识.尼古丁,石棉有害健康我是知道了的,和作者一样,原来对酒精会致癌不清楚,其实适量饮酒也是不行的.而很多的化学物质的暴露,不管量有多少,都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特别是合成物质.我也学习到了,美国社会反智倾向产生的一个原因,这些产品辩护做法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反智现象.而所有有需要做产品辩护的行业或者企业,它们非常聪明地利用了它们国家存在的党派争斗,用政治为它们的利益服务.

按照存在主义哲学,它们有这样的现象,也是合理的.它们也是充分地利用了它们国家的机制.不过也印证了老祖宗说的,为了300%的利润,连人都可以杀了.但这无疑是不对的,是需要改进的.可在它们的制度下,要想有所变化,基本是不可能的.它们明明知道这些漏洞,却无力也无能改变,算是它们这个社会的悲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家人
后一篇:入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