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平安的羊
平安的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99
  • 关注人气:1,0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遭遇大人的语言暴力该如何面对

(2011-06-27 22:19:06)
标签:

语言暴力

孩子

道歉

安全感

育儿

分类: 辣妈手记

 

 

 

上个星期三下午,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地跑到孩子的教室,愤怒地指着一位小朋友的脸,大声斥责道:“告诉你,以后不许再欺负我闺女!如果有下次,看我不捅烂你的舌头!。。。。。。”后边还有许多不堪入耳的话,且这位妈妈面目狰狞,语气恶毒。小孩子被吓得“哇。。。”的一声大哭,同时也惊扰到还没走出教室的同学和家长。(下文简称这位妈妈为A)

 

正是家长接孩子放学的时候,这一幕很快过去。A妈妈出了口恶气,带着其女儿回家了。过了一会儿,被训哭的小朋友妈妈也来接孩子,惊闻这一幕的发生,自然气不打一处来,在了解全部情况后,给孩子班主任打电话,叙述了整个过程。班主任一听,竟然有家长到教室来训斥自己的学生,太不把老师当回事儿了。立即把那位A妈妈的电话给了受伤害的母亲。(下文称B)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两个小孩子打架了,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用铅笔把另一个孩子的嘴扎破了,还流了血。做妈妈的当然心疼,在极其愤怒之下,做出了如上不理智的行为,说出了令人惊愕的语言。

 

原以为事情会不了了之,没想到B妈妈不依不饶,坚持让A妈妈道歉了事。这期间孩子的父亲,姥姥都来到学校,向B妈妈说情,A妈妈在认识到自己言语过失的时候,也给B妈妈打了电话,诉说当自己看到孩子嘴角留血,一时心疼,就说出了不合适的语言,希望得到B妈妈的谅解。B妈妈说:“你不用给我道歉,你伤害的是孩子,去给孩子道歉吧!”

 

周四下午放学,两位妈妈都来到学生教室,此时A妈妈面带微笑,对小朋友说:“那天阿姨太厉害了,说话声音太大了,吓着你了吧?阿姨给你道歉了。” 见此情景,B妈妈也不再生气了,而是哄着自己的孩子说:“你看,阿姨都给你道歉了,阿姨说那话不对,你就原谅她吧!”

 

事情至此,算是一个良好结局。双方都达成谅解。

 

        * * *   * * *

 

小孩子在学校打打小架是经常发生的,我女儿被一个男孩子不小心碰到,鼻子流血了,我知道后也没说啥,毕竟是孩子,淘气难免。试想全班60多名孩子,跑跑跳跳,难免有磕磕碰碰。遇到自己孩子受伤,每个妈妈都会心疼。有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亏,甚至教给小孩子怎么去打架。殊不知在学校里,挨打的都是爱打架的孩子。强中自有强中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厉害,还有比你厉害的。教给孩子打架不如教给孩子懂礼貌,不惹事儿,会让着人儿。

 

我曾亲眼见过一位母亲,气急败坏的冲着自己的孩子大声吼道:“如果他下次再敢打你,你就打他!听到没有!你要是不还手,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你就狠狠打他,打坏了妈赔!”

 

我相信这样的母亲不止我见到的这一位,可是这样的母亲恰恰忘记了,在你训斥下,孩子下次不仅不会还手,也许连话也不会说了。往往事与愿违。

 

孩子受不受欺负,来自于内心的强大,内心的强大来自于自信,自信来源于经常被鼓励。如果你的孩子你自己经常训斥,又如何有自信呢?没有自信的孩子,怎能去面对更自信更强大的孩子?少儿因为年纪小,往往不会沟通,处理事情不是懦弱就是强势,不能理性对待,这就更要求家长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和矛盾。而不是一味去以暴制暴。

 

那位A家长,处理事情的方法我以为欠妥。理由是因为家长的出面,削弱了孩子的能力,以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孩子还只会回家找妈妈。试想,妈妈能跟孩子一辈子吗?

 

B家长在面对孩子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其理智与坚持,我倒觉得蛮有道理。一是没有把矛盾进一步扩大(处理不当会演变成家长与家长战争),在保护孩子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和A家长的颜面。二是很好的给了孩子一个公平,让孩子知道,大人是不能欺负小孩的;大人做错事情,也要道歉。

 

我坚持认为,孩子的事情要孩子自己面对,家长不要轻易去处理。只有遇到极端事例的时候,孩子处理不了了,才要大人出手,目的是给孩子安全感,而不是给孩子撑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