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孙子

标签:
我和我的孙子 |
分类: 转载博文 |

今天是我的生日,儿子、儿媳、孙子三人与我约定晚上在齐祺魚火锅聚餐。
餐至半酣,孙子可能吃饱了,邀我到店外走走。老公和儿子、儿媳继续聊天喝酒。
初冬的晚上,天黑的比较早,8点多钟的夜空在路灯的璀璨中显得格外清静。
我牵着孙子的小手,并肩缓缓在店外的便道上来回信步。孙子说:“奶奶,我给你讲刘禹锡吧!”我立刻答应:“好呀,我喜欢他的诗。”孙子如同讲故事一样,侃侃而谈,他讲的是“乌衣巷”,讲“乌衣巷”这首诗名字的来历;讲朱雀桥为什么叫朱雀桥;讲“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和谢两大家族旧时期的富贵繁华未能长久的历史兴亡。最后说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一个字终成千古名句。
孙子越讲越上劲,这时服务员说:“找你们呢。”我看到了儿子的确在找我们。孙子意犹未尽,对我说:“奶奶咱们回来再说。”
说起我孙子,我可以从明月初升,说到曦阳初露,喋喋不休,喋喋不休。
我孙子善良懂事,开朗活泼,乐于助人,还有点小义气。我很宽慰!
2023年11月9日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唐朝)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在金陵乌衣巷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