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公安局老干部党总支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开展主题教育暨重阳节活动

标签:
主题教育重阳节 |
分类: 谈天说地 |

2023年10月20日上午,开封市公安局老干部党总支在开封博物馆组织开展了以“传承红色精神,弘扬敬老美德”为主题的教育暨重阳节活动,局直机关离退休老干部150余人参加活动。受邢卫胜副市长和许涛主任委托,市局政治部刘军副主任莅临现场看望慰问参加活动的老干部。
活动由市公安局离退休工作科科长赵孟杰主持。他强调了此次参观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并转达了市局党委对全局老干部的关心厚爱和节日问候!
随后,参加此次活动的离退休老干部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讲解下依次参观了“北宋繁塔艺术展览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展览馆”、“宋代科技展览馆”、“北宋开封府(天下首府)展览馆”。
北宋繁塔艺术展览馆:繁塔位于开封东南,又名兴慈塔、天清寺塔,于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开始由民间集资修建。它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北宋六边形佛塔的典型代表。繁塔建筑装饰精美,塔身内外遍镶模制佛像、菩萨、罗汉等造像砖近七千尊,国内罕见。塔内还保存近二百方北宋初期佛经石刻和捐施题记,内容涉及人物、地理、官职等诸多方面,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历史价值,堪称宋代艺术的宝库。它是开封的地标建筑,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展览馆:年画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汉唐时期是其发展的萌芽阶段,宋代是年画艺术的形成期,由于经济、工艺技术的发展,为年画提供了理想的土壤,朱仙镇木版年画即诞生于这个时期,并随着元朝贾鲁河的开通,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
开封是北宋时期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工商业十分繁盛,同时又是四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从而促生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形成。明清时期,朱仙镇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业发达,年画作坊多达三百多家,极为兴盛。后来,开封的年画艺人随着战乱流亡到全国各地,从而为全国其他地方带去了优秀的中原文化,并发展出了不同的年画艺术风格。
宋代科技展览馆:宋代(公元960--1279年)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期,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于此时得到发明、应用和推广,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英国思想家培根盛赞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对历史发展及人类文明作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
有宋一代,科技火花竞相绽放,箐英荟萃,军事、医学、船舶制造等方面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天文观测,天文仪器制造也走上了历史高峰。
北宋开封府(天下首府)展览馆:开封作为北宋都城之所在,适时“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且“太平日久,人物繁阜”社会一片祥和。维系如此繁荣的城市必然需要良好的行政机关作为支撑。开封府,既代表北宋中央朝廷管理京师,对皇帝负责,又管理着北宋京畿地区的众多县镇,“典治京师”“府务浩穰”,号称“天下首府”。
往事越千年,当年的开封府在今地表已不见踪迹,但《开封府题名记》碑却流传后世,默默诉说着北宋开封府一百六十余年的辉煌。细看碑文,宋太宗、真宗曾潜藩在此,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颂、曾公亮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在此任职。帝王将相、名人轶事、历史风云凝聚于这方厚重的石碑上,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
展览围绕《开封府题名记》碑展开,抚今追昔,讲述发生在开封府的故事,感受“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风气,引领观众回到那个闻名遐迩,天下莫不向往的开封府。
时间有限,我们没有能够把所有的展馆一一进行参观,但依然收获颇丰,使我们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了解到八朝古都更多的历史文化,受益匪浅!那璀璨的华夏文明,厚重的历史文化已经深印脑海,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主题教育暨重阳节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