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骑行黑岗口

(2022-10-10 16:50:00)
标签:

开封黑岗口

分类: 旅游休闲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2022108日上午,我和老伴骑着自行车顺着开封市金明大道往北直行到黄河大堤上,然后往西行驶到“黑岗口险工”处,稍微停留一会儿后,前行至“黑岗口观景台”。

历史上的黄河,“善淤、善决、善徙”。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2000年至1985年,黄河下游共决口1500余次、大的改道26次,洪水北抵京津,南达江,仅在“黑岗口险工”处就曾决口3次,古都开封7次被淹没。

万里黄河,险在河南。黄河在河南段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黑岗口河床高出开封市地面11米,“河从屋顶过,船在空中行”是当地广为流传的民谚。

“黑岗口险工”位于开封市水稻乡杨桥村与朱庄村之间,距开封市区约15公里,现有坝36道,垛19座,护岸30段,共85道坝。早在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黑岗口一带就是重要险段,位置尤为重要。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十五年(公元1642年),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黄河曾三次在此决口。

现存坝岸始建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经嘉庆、道光、同治年间续建而成。1946年,冀鲁豫解放区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启了人民治黄新纪元。

人民治黄以来,经过整修捡险、加高改建、新修工程,逐步形成现有规模。截至目前,沿黄党、政、军、民先后12次战胜超过1000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大洪水,大河岁岁安澜,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黑岗口险工”背河为黑池,黑池是黄河在此决口后遗留下的潭坑,目前是开封城自来水公司黑岗口蓄水池,担负着开封市上百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是开封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黑岗口观景台”坐落在开封黄河黑岗口生态修复绿化景观区,以黄河大堤为界,北靠黄河,南邻黑池,总占地面积32.3亩,是集生态景观、防洪保安、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绿化景观区。

一尊怒目圆睁的铁犀“静卧”在“黑岗口观景台”的广场上,这是明代“镇河铁犀”的复制品,当地老百姓称它为“幸福牛”。从“镇河牛”到“幸福牛”,历经千年沧桑巨变的黄河,正在逐渐成为造福两岸人民的幸福河。

拾级而上,登上4米高的观景台俯瞰黄河,使人顿感心旷神怡,站在此处,既能观看河水滚滚东流之壮,又能体会大河弯曲之美,还能倾听滔滔水声之韵,更能接续流传千古的大禹治水精神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治理黄河的千秋伟业。

据悉,“观景台”基座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上为钢架结构,台面铺就防腐木,面积达500平方米。

从“观景台”下来南行20米,迎面就是一块巨石,名叫安澜石,当地群众也亲切地称之为迎宾石。石头左上方,很像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有种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壮气势;又像一条巨龙,用8个字来概括就是“大河奔流、龙腾中华“。石头右下方,有一块红色区域,像一只向上爬行的神龟,有的群众称之为神龟拜源,也就是这只神龟在对黄河的发源地进行顶礼膜拜;也有的老百姓称之为龟托河图。石头的后面,右侧区域很像黄河母亲的雕像,上面是黄河母亲的发髻,向左好似黄河母亲怀中抱着一个婴儿,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华夏之母;再往左,则是一只展翅腾飞的凤凰在对黄河母亲雕像进行顶礼膜拜。石头的前面和后面结合到一块儿又称之为龙凤呈祥

“观景台”西南方向五六米远处有一棵幸福桐,枝干挺拔,分外引人注目。据悉,这棵泡桐树已经在此生长了50多年,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幸福桐,这棵泡桐树见证了黄河由害河变成利河的辉煌历史。

目前,“黑岗口”生态修复绿化景观区,已成为沿黄生态廊道示范点、开封黄河文化讲述地、市民了解黄河打卡地和“5+N”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基地。

在“黑岗口观景台”游览参观后,我们沿开封西干渠生态廊道骑行到开封西湖,结束了骑行“黑岗口”,一览黄河壮美风光的参观游览。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骑行黑岗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