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

(2019-01-23 20:31:45)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

王忠诚/文

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心态,一个孩子的心态好,做起事情来也有精神。生活中往往是父母把全部希望系与孩子,最终却什么都得不到。因为引领孩子成长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的心态。

我时常给孩子讲瓦伦达的故事。瓦伦达是美国五十年代走钢丝的演员,一辈子走下来都很成功,但是在最后一次告别演出时,却意外失手,从钢丝上掉下来摔死了。原因是,以前走钢丝从不思前想后,只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而最后一次,他总是在想:这是最后一次了,千万不能失败,结果反而丢掉了性命。后来人们把专注做好眼前每一件事而不患得患失的心态称之为“瓦伦达心态”。瓦伦达的失败,实际上是败给了自己。

静下来好好想了,我们身边有多少个“瓦伦达”?我的孩子当年由于学习成绩突出,初中时被学校刚刚成立的“奥赛班”——尖子班录取。按一般家长的心理分析,孩子的成绩一定会很好的,这也好像是情理之中。可是半学期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上进,而且还落后了。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局呢?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因为做家长的几乎每天都要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思想天天在想着如何才能学习好,所以特别关注成绩,正是由于过分的关注,才给孩子造成紧张的情绪,幸运的是,我们及时调整了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将每天关注学习,转移到每天关注孩子的情绪上,孩子每天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收获?老师表扬你了吗?结果没出半个学期,孩子的学习成绩又赶上来了,事后孩子告诉我说,爸爸妈妈不是每天过问我的学习成绩,我感到轻松了许多,因为思想上放下了包袱,心理也没了压力,因而学习成绩也成直线上升。

事后分析得出:孩子是在压抑的环境中学习,感觉心理压力太大。孩子重新找回了感觉,从压抑状态中解脱出来,心理没了压力,思想也变得放松了。分析一下,你的孩子有没有这种“瓦伦达心态”?如果有,请抓紧从这种心态中解放孩子。

知道吗?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不管孩子怎样掩盖心理缺陷,将来他们都要独自面对职场的激烈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有事业上的困境,情场上的失意,这些事情都需要孩子勇敢地去接受,所以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以后的人生是否幸福。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经过后天培养、磨炼、吸取教训之后才能拥有。父母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就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去经历困难,去遭遇打击,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才会慢慢地从这些挫折中得到培养、锻炼,遇到困难不悲观、焦虑,也不懦弱、逃避,而是学会减压,乐观积极地想办法战胜。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首先要教给孩子学会制定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人行为做事的方向,让孩子朝着目标去努力,是锻炼意志力的起点。比方说,哪门功课薄弱,孩子要学会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每天做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问题,每周或每月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坚持不懈地实现目标,孩子在实现目标后会体会到坚持的快乐。

由易到难、做事善始善终,是培养孩子坚强意志的有效途径。家长可先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在短期内能完成的事情。在孩子完成任务之后对他进行适时鼓励,然后逐渐交给他比较复杂的、需要较长时间和一定耐心才完成的工作,并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当鼓励和帮助,让孩子坚持把事情做完。

 父母要“狠”下心来让孩子吃苦。孩子意志力薄弱,在很大层面是家长娇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的过。家长要“狠”下心来让孩子吃点苦,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培养勇气,磨练意志。如让刚上高中的孩子过集体生活,条件再差也要尽最大可能去适应,让他去逐步调整自己,以便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坚持拒绝。家长应该学会拒绝,不要认为拒绝孩子就是不爱孩子,其实恰恰相反。过分地满足孩子会造成孩子的任性,而任性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最重要原因。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必须拒绝,即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能拖延的最好也不要立即满足,让他学会忍耐,让他明白这世界不是他的,不是他想拥有什么就有什么。

当然,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重要的还在于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摹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无论家长的文化是高是低,父母刻苦好学、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永远是孩子锻炼意志力的力量源泉。如果父母遇到生活或工作上的某些困难比孩子先行打了退堂鼓,那教育和培养孩子意志品质就无从谈起了。

 如果你没听过我的现场讲座,请走进“忠诚家庭教育”千聊直播间,140多堂家庭教育课程等你来学习,说不定其中某一堂课程就是专门为你所讲,只要扫描下面二维码就可以进入。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

    也请关注我的家庭教育公众号:“忠诚说”。我会时常发表一些自己的独到家庭教育观点,说不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请记住:教育不能等待,不能错过时机!

    联系我,请记住微信号:wzhch3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