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学会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2018-03-29 20:16:34)父母要学会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走进青岛城阳十五中
王忠诚/文
阳春三月,春意暖暖,3月28日下午,走进青岛城阳十五中,为初一家长做了一场题为《父母要学会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十五中山东省教育学会课题开题会,在开题结束后,为家长做的专题讲座。讲座中,我将音乐、图片、心理测试、行为互动、言语互动等有机结合,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一次次掌声、一次次欢呼,一次次沉思,一次次点头,看的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渴求。相信此次开题报告和家庭教育讲座,定能给家长带来启示。我将讲座的大体内容梳理一下,奉献给大家,也希望能够给你一点点启示。
教育孩子不仅要保证孩子的营养以促进生长发育,而且孩子的心理也是家长应该关注的,家长要学会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不要在孩子面前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针锋相对,不让彼此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大吵大闹的言语更会让孩子精神高度紧张。心静理自明,家长先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家庭为中心适当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平心静气的处理问题,给孩子做到优秀的榜样,让他学会遇到矛盾理性沉稳的解决问题。
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学会放松,得失心不要太重,若经常因为生活中的物质负担在孩子面前表露颓废的态度,会使孩子过早的接触社会,且不利培养他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甚至于让孩子过早的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
不要总是“恨铁不成钢”
不要总是拿孩子跟其他同龄的孩子比较,这是家庭教育的大忌,“比”是对孩子的内心造成心理阴影最严重的做法,让他从小变得自卑,不快乐。其实不管是优秀的还是普通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做父母的都应该积极地关注孩子的心情,让孩子快乐起来,积极起来。这样,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他都能够用很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毫无顾忌的在孩子面前“抨击时弊”认为孩子不懂事,就算在他孩子年幼不面前说她也不会懂得在说什么。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处世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心胸不够宽大,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不要在孩子面前极端的否定事物
一些家长朋友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强硬的让孩子接受观点,长期下去会让孩子的见解变得单一化,另外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打骂,指责,这些都是偏激没有作用的教育表达。而这恰恰是最不适合孩子的东西,处理孩子的错误有很多智慧的做法,以身作则,让孩子跟着您的脚步一步一步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叛逆期有哪些表现呢?
1、喜欢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2、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3、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
4、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父母最应知道的一些心理学规律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
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
心理规律八:蝴蝶效应
心理规律九:贴标签效应
心理规律十:登门槛效应
常见的“战术”错误,家长们要多加注意,引以为戒:
心口不一
词不达意
前言不搭后语
当心家教中的倾听障碍
障碍一:急于给孩子提建议。
障碍二:总与孩子争论。
障碍三:主观评判孩子谈话的价值。
障碍四:与孩子谈话时注意力不集中。
障碍五:与孩子谈话时转移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