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爷爷的眼睛扎瞎了——警惕隔代教育的危害
(2016-10-11 16:13:43)我把爷爷的眼睛扎瞎了
——警惕隔代教育的危害
王忠诚/文
李大爷膝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很不争气”给他生下孙女。三儿子圆了李大爷的梦,给他添了一个孙子。
李大爷是个重男轻女的“老顽固”,自打有了这个孙子后,凡事都顺着孙子的意去做,长辈要是敢对孙子大声呵斥一声,李大爷就会拼了命的去保护。自然,孙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听不得一句“带刺的话”。
李大爷有个习惯,经常拿牙签剔牙。这天,李大爷带着孙子在外面玩耍,闲暇没事了,又拿出牙签剔开了牙。孙子见了,眨巴眨巴眼睛说:“爷爷,牙签能够剔牙,能不能扎瞎了你的眼睛?”李大爷笑笑说:“傻孩子,牙签扎眼睛可厉害呢,要是扎到了眼里,眼睛就瞎了。”孙子听后说:“爷爷,我要扎你的眼睛,看看你的眼睛能不能瞎了。”李大爷摇摇头不让。孙子扑到爷爷怀里撒开了娇:“我要,我要看看,我要看看你的眼睛到底能不能扎瞎了嘛!”孙子的无理要求没达到,竟然爬在地上嚎啕大哭了起来。李大爷见孙子哭了,便顺从地说:“好好好,爷爷这就让你扎,这就让你扎。”说着递给孙子一根牙签。孙子拿起牙签还没等爷爷反映过来,照准爷爷的眼睛就扎了过去。只见爷爷捂住眼睛,“哎呦!”一声叫,一滴褐色的液体从爷爷的手指缝里流了出来。孙子见爷爷捂住眼睛痛苦的表情,反而笑着让爷爷把手拿开,“爷爷,你能不能看到我?能不能看到我啊?”爷爷痛苦地说:“我看不到,我看不到!”孙子笑着跑了“噢,我把爷爷的眼睛扎瞎了,我把爷爷的眼睛扎瞎了!”
儿媳妇见李大爷捂住眼睛,手上流出了血,急忙上前询问。得知此事后,生气地对着儿子的屁股就是一顿打。然而李大爷听到孙子的哭声,心痛地骂儿媳妇,还说不准这样对待孙子。没办法,家人只好把李大爷送到了医院。
就这样,李大爷损失了一只眼睛,换来了孙子的满意。
日常生活中,祖辈往往对孙辈疼爱有加,容易陷入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之中。当孙辈同小伙伴打架时,祖辈公开在自家孩子面前护短,责怪对方,混淆了孩子的是非观念,因而使孩子在失去伙伴的同时,也错失了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这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障碍,表现为性格孤僻、脾气暴躁、惟我独尊等,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生活上用物质的全部满足代替对孩子的全面教育。现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生活需要扩大了,爷爷奶奶对孩子们的生活需要总是无条件的满足,甚至明知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也不加以阻止,他们喜欢回忆自己童年时代的苦难,以此为鉴,因而加倍地向孩子们身上倾注关爱之情。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拥有轻便自行车、皮鞋、皮衣、复读机,他还要有自己的专用电视,结果都一一满足了,可他学习却一落千丈,整天只想到玩,根本无心学习。对这样的孩子,满足越多,他越不满足,离长辈的要求越远,对他们的物质满足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南辕北辙之事。这种一味的满足,久而久之,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接受挫折的能力,将来走出社会,他经受风雨的能力就必然比别人差。
据专业机构一最新调查显示,婴幼儿的祖辈带养率超过80%,而70%的家庭并不满意这种隔代抚育的方式。由于祖辈家长对隔辈宝贝教育的主导态度重“疼爱”轻“管教”,易忽视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学习和经受锻炼,由此引出一些家庭矛盾和教育弊端。
隔代教育能否做到科学育儿,取决于祖辈的道德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他们的生活习惯、语言行动会直接影响孩子。祖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过多溺爱,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教育孩子的失败。
祖辈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低于孩子的父母,在与孙辈亲密接触中,会影响孩子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同时,老人生理衰退,腿脚不便,带孩子基本圈在家庭范围里,也会导致孩子缺乏正常的体能和体育锻炼。
祖辈对孙辈重情感、轻理智的心理特点,容易造成对孩子过分溺爱、迁就。祖辈和父辈不一致的教育方式还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欺软怕硬的“两面派”,采取不同态度对待父母、爷爷奶奶及老师同学,甚至导致亲子“隔阂”。父母管教子女,祖辈横加阻拦,易引发教育分歧和家庭矛盾,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与成才,有碍家庭和睦。
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作为孩子的父母,同时作为祖辈家长的子女,我们要经常与祖辈家长沟通,只有两代人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孩子的教育才会通向成功,孩子也会从幸福的家庭中走向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在心理上,老一辈对孩子们的期望值过高,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孩子,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比别人有用,由于目标过高,不切实际,结果孩子们根本达不到,既然根本无法达到的事,谁还愿意追求呢?
在观念上,有少数老人认为骄横泼辣的孩子将来不受人欺负,对孩子过于偏袒,迁就和溺爱,不分是非曲直。
一些老人有糊涂认识,导致孩子养成极端自私狭隘的心理,粗暴任性的性格,遇到争端,他们总是先下手为强,逞强霸道,丝毫不存在忍让和原谅。这种孩子往往惹是生非、不服管教、妄自尊大,给教育造成很大麻烦。
在教育方法上,老人几乎全部包揽家务劳动,使孩子失去一切锻炼的机会。现在的孩子少,心疼是理所当然的,但要让孩子做一些必要的家务劳动,有些孩子甚至吃饭要长辈添,喝水要长辈倒,他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样的娇生惯养,使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
现在的孩子,吃不了苦,当老人们讲过去的苦难生活时,他们觉得离自己太遥远,往往嗤之以鼻,甚至认为那是老年人编造的谎言来欺骗他们。
祖辈因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容易把一些错误的陈旧的观念传播给孙辈,造成孩子思想观念的落后。一些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增加孩子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接受难度。如在与孩子相处时,不善于应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出现的具有冒险性、尝试性、创造性的探究行为,总是竭力加以阻挠,错失了培养孩子形成创造能力的极好时机。
隔代教育的现实难以回避,隔代教育的现状亟待调整,只有正确认识隔代教育的利和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克服种种负面影响,才能使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得到改善,使孩子健康成长。
面对着隔代教育,你是怎样看待?
欢迎加入“父母成长”群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无论你在那里,距离都不是问题,当孩子教育遇到困惑,请速速与我们联系。只需加微信号:wzhch321,允许后进到“父母成长群”即可。这里天天有教育方法支招、周周有父母微课堂直播讲座。具体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7786d0102xg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