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建立自信心?

标签:
育儿 |
第一,不要为孩子设立过高的目标,要循序渐进。
过高的目标一旦不能实现就会让孩子产生受挫感和自卑感,不利于孩子成长。应该考虑自己孩子本身的特点和能力,不要把不同的孩子相互比较。每个学生的自信心缺失的原因是不同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深入分析其自信心不足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同时要有区别有侧重地实施个性化教育。自信心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反复的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好学生的自信心。
比如某学生数学成绩不好,考试总是错很多,以至丧失了学习兴趣和自信。这时我们可以先给他做简单的题,等他简单的题都会做了,再由易到难,慢慢加大难度。这样就能一步一步引导他树立可以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要充分相信孩子,认为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
孩子常常是以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
家长老师认为他行,他就会产生自信,愿意主动去动手动脑探索尝试,从而获得较快发展;在教育孩子时持积极的心态,要注意多对学生做肯定性评价,使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比如有的老师从来不给考试差的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
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奥斯卡获奖影片《阿甘正传》的主人公阿甘智商只有75,并患有严重的脊柱侧弯。但阿甘母亲并没有对阿甘失去信心。她给他穿护腿,处处关爱他。最终他越跑越快,加入了大学橄榄球队,成为全美橄榄球明星,受到肯尼迪和尼克松总统的接见。所以不要因为孩子的某些弱点而丧失对他优点和天赋的相信。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要使孩子懂得对人要真诚、友好。当人际交流出现问题和矛盾时,要宽容、有理有节的处理等等。孩子的人际关系好了,孩子的心情自然好,而且他们会越做越好,对自己充满自信。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灌输孩子不气馁,要坚强勇敢,遇事沉着等思想。也要利用生活小事,锻炼孩子的毅力,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在各种技能学习的过程中间,孩子会更加理解生活,在活动中产生对环境的控制感并获得成功的欢乐,从而增强自信。
第四,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打击,应该告诉孩子怎样做会更好。
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的错误,帮助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改正错误。尽量做到批评孩子不要伤其自尊,切忌当众训斥孩子。
第五,多鼓励,找优点,学会赞美很重要。
第六,刻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温馨和爱心。
在日常教学中,哪怕只是一个细小的动作,拍拍他们的肩膀,摸摸他们的头,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称赞的手势,都能使他们增强自信。这种温暖与真情就会使人充满力量,增添信心。
总之,自信心是面向未来培养新一代建设者的主要目标之一,孩子未来所面对的是充满挑战的社会,家长要重视自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将来成为充满自信、有坚强毅力和足够勇气的人,昂首阔步走向社会,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迎接新世纪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