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受到批评后想急于得到结果、孩子犯错误后会主动承认错误,但错误承认了实际上还是不改,我该怎么办

(2012-08-05 18:17:41)
标签:

杂谈

老师好!孩子因是单身家庭,在不高兴的时候,特别是遭到妈妈批评之后,妈妈不理他时,他就会主动对妈妈说:妈妈你快问,小宝宝你怎么了?这种情况下,妈妈应该怎么和宝宝交流?还有,在孩子犯错误时,他自己会主动承认错误,但错误承认了,实际上还是不改正,我该怎么办?另外,凡是会员王老师每周都要接受一次培训,具体是怎么安排?

 

你好!

你的咨询我看过了,看得出你是一位很细心的妈妈,从你的问题中为也隐隐约约感觉到你的孩子心理上出现了一点点的问题,也就是说你很容易满足孩子,所以孩子才会出现这些情况。再就是因为孩子是单亲,所以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强迫孩子做事。这种单纯的命令,是在利用你的权力,而这种权力无非是身份、年龄或体力的差别,孩子当然无法在这些方面去与大人抗争。强迫孩子做事会导致他们用其他的方法来抗争。在一个充满权力之争的环境里,很难想象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你说孩子在不高兴的时候,特别是遭到妈妈批评之后,妈妈不理他时,他就会主动对妈妈说:妈妈你快问,小宝宝你怎么了?孩子简单的几句话就很容易看到他很想得到你要惩罚他的结果。其实,这时候孩子的心理是很空虚的,因为他在等待着你的“判罚”,但是,很可能你在“判罚”的过程中不严肃,或是轻描淡写,所以,孩子就拿你的“判罚”不当回事,因为他不惧怕你对他的“判罚”,反正就是那么一回事,批评批评就算完事了。

知道吗?你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是说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你要减少对孩子行为的干涉,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会在实践中尝到自己选择的后果。如果你总是不停地唠叨、埋怨,孩子们就会转移注意力,他觉得保护自己不受谴责和维护自尊心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有时候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你可以提醒孩子,但不要教训孩子。也就是说你可以和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懂得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当孩子出现某种不良行为的时候,你可以提醒他,但不要教训他,因为过失所造成的后果将会给孩子适当的教训。

孩子犯了错误你要态度坚决,同时又要充满爱心。有的父母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只记得要惩罚孩子,因此常常放弃了父母应该具备的爱心。当孩子没有按照事先说好的去做时,父母不是让自然后果去惩罚孩子,而是过于严厉,对孩子大声斥骂。这样的教育,不再是自然惩罚法,而变成了父母对孩子的惩罚行为。注意,你的孩子是单亲家庭,所以,你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要做出正确的处理,且要果断。

从你的咨询中,我也明显感觉到,你对孩子的批评惩罚出现了问题。因为孩子急于想得到你的处理的最终结果,这就说明他是有压力的,这点你应该有所感觉,你说呢?对于孩子犯了错误该如何的去批评教育或是接受一些必要的惩罚?给你提些建议:对幼儿进行批评惩罚,就是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教育者所预期的认识或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的过程。也就是将幼儿的不良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多次重复配对出现,使幼儿以后在类似情景下,该不良行的发生频率降低,甚至消除。批评惩罚是纠正和防止幼儿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如果批评惩罚用得不当,则会导致孩子产生更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有利的,只有科学合理的批评惩罚,才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批评和表扬孩子时应注意:

批评惩罚要及时。对于幼儿所犯的错误,应及时加以批评教育,因为早上发生的事情等到晚上孩子早就忘记了,如果此时你再批评他,他会觉得莫明其妙,因而也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另外,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及时批评,会让不良行为与不愉快体验建立更加牢固的“刺激-反应”联系,进而减少犯同一错误机率。

要让幼儿知道受批评惩罚的原因。批评幼儿时,要告诉幼儿,他错在哪里,今后注意些什么,而不应简单地惩罚孩子了事,因为那样,幼儿既不知道错在哪里,也不知道今后应该如何去做。为此,应该注意:

1)避免笼统模糊。笼统模糊的表达方式常常会引起理解上的不一致。比如,你为某件事叮嘱幼儿早一点整理玩具,结果,你指责幼儿动作太慢;而幼儿则认为他已经很快了。与其笼统地说:“早一点”、“快一点”、“马上”等这样模糊的要求,还不如在日常生活中给他建立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然后在对幼儿提要求时则具体说定一个时间,如几点几分。又如,如果你对孩子的某种行为不满,要避免笼统地指责“你这个孩子……”,而应该具体地说“你这个行为……”,“你这件事……”。因为你真正不满的是他的某个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2)让幼儿明白所犯的过失与后果间的联系。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幼儿清楚地知道他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孩子不好好吃饭,你可以由他去,只有在他饿了再吃东西时告诉他不好好吃饭与挨饿的联系。许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吃饭的同时,又给他们零食吃,孩子们感觉不到不吃饱饭挨饿的后果,父母的批评也是徒劳的。

3)告诉幼儿正确的做法。责罚只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在对孩子进行责罚时,必须教给幼儿做事的正确方法。最好是给幼儿做些暗示,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并做出判断。

要尊重幼儿,不要让批评惩罚伤及幼儿的自尊心。批评是为了幼儿更好地健康地发展,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在批评过程中对幼儿自尊心的保护,那么,幼儿失去自尊心后,他就会变得不知羞耻,对我们所有的批评和正面教育抱无所谓的态度,这将对其今后一生的发展带来无法抹去的消极影响。因此,在批评幼儿时应该注意:

1)不要挖苦嘲笑幼儿。如不能对幼儿说“傻瓜”、“笨蛋”、“亏你想得出这么愚蠢的办法,你可真聪明”等,因为这些伤害性语言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2)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惩罚幼儿。因为经常在公开场合被批评,将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

3)不要因为一时一事的错误,而否认幼儿的一切。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的确经常指责孩子。如孩子不小心把一杯牛奶碰翻在桌子上,妈妈马上就大声叫嚷:“都这么大的人了,你总该知道怎样拿东西吧!叫你小心,小心!给你讲过多少次了,就是记不住!”甚至会说:“连杯子都拿不住,笨手笨脚的,我看你呀,将来也不会有出息!”父母往往没有想到,孩子受到指责后自信心方面受到的损失,比那一杯牛奶的价值不知要大多少倍。孩子做错了事,而否认其一生的发展是不对的,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这种心理甚至会成为其一生发展的一个障碍。

批评幼儿应该就事论事,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因为幼儿一件事没做好,就说他什么都做不好,更不要因为幼儿一时的错误,就全盘否定幼儿,把幼儿说得一无是处。因为经常被成人全盘否定,幼儿会觉得自己一钱不值,会对自己没有信心。因此,我们不能因幼儿做错了一件事,就给他下这样的结论:“你总是……”、“你肯定……”、“你从来……”。

4)不要在自己感情冲动的时候,批评幼儿。因为当我们处在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意气用事而加大对幼儿的惩罚力度,进而有可能会给幼儿身心带来不可挽回的危害。批评不是目的,批评的关键使幼儿知错改错,批评和发火不是一回事。在获知幼儿犯错误后,成人要调整好自我的情绪,保持平和而理性的心态,采用适度的语言和行动,对其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既教育了既纠正了幼儿的不良行为,又没有伤及幼儿的心灵。尤其你是单亲妈妈,所以对孩子的批评要注意分寸,之前我也告诉你了,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他爸爸不好,毕竟出现了家庭问题,你们俩都是有原因的,孩子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我们大人身上,你说呢?当然我说这些你一定是理解的,对面?

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要一事对一事,不要翻旧账。不要因为幼儿做错了一件事,就把他以前的一切错误一一数落,否则会大大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谈眼前,不翻旧账,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不应该再提了,不要老是记着幼儿以前犯过的错误不放,否则,会让幼儿觉得他在老师或家长面前永无“翻身”之日,进而自暴自弃。幼儿正处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勇于原谅幼儿的过错,否则,动辄翻老账,就会让过去犯的错误永远成为幼儿发展的一个挥之不去的精神障碍。另外,把从前和当前的事都一起数落,会令幼儿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事情挨批评惩罚,也知道改正些什么,这当然不利于他们的不断进步。

不要用威胁的方式惩罚幼儿。威胁会使幼儿长时间地处于心理负重状态,不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我们不要对幼儿说:“你敢不听话,老师不要你了。”、“你不听话,我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你”等等,因为这样的威胁语言会给孩子带来不该有的持久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

批评惩罚不宜过多,过滥。过多的批评惩罚,会使幼儿自卑;过滥的批评惩罚,会让幼儿对批评惩罚产生“免疫力”,而使批评惩罚失去其应有的教育效果。批评惩罚还要因人而异,对于有自卑心理的幼儿,应尽量少批评,因为他们的自信心十分脆弱,任何不当的批评都会使他们变得更加缺乏自信心;对于过于敏感的幼儿,也应尽量少批评,因为不当的批评可能会导致他们变得更加忧郁。

批评惩罚和表扬奖励,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我们应该记住,表扬奖励应该是教育幼儿的主要手段,而批评惩罚则是一种辅助手段。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

其实,惩罚也是一门艺术,到底怎样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火候才是最重要的。最后我为你总结一下,请你注意:

1、对事不对人。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惩罚的原因,惩罚的是他做错事的行为,而并非是针对他这个人。

2、惩罚孩子要选择时机。要让自己的心情冷静下来后再进行,切忌在盛怒之下惩罚孩子。

3、惩罚孩子不要采取错误方式。比如报复、翻旧帐、挖苦讽刺等方式最好不要用。

4、不在公共场合惩罚孩子。就算孩子年龄再小,他们也有自尊心,爸妈要照顾到孩子的这一点。

5、惩罚后要给予适当的安抚。告诉孩子父母真心爱他,希望他能改正错误,让自己更强大,让你这个做妈妈的,也让他爸爸感觉到你的教育是好的。

6、及时表扬孩子的正确行为。如果孩子能够改过,应该立即赞美,这样的惩罚才有意义和效果。

另外,你提到的:凡是会员 王老师每周都要接受一次培训,具体是怎么安排?我来告诉你,我是每周六晚19:00—21:00通过网络进行两个小时的家庭教育直播讲座,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为家长一对一答疑解惑;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可随时联系,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会员价3800/年。联系方式:QQ  734592557  电话  136876615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