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宽容地对待儿童的自我选择?
(2010-08-11 09:53:06)
标签:
教育育儿家长自尊心高尚道德情操 |
分类: 家庭教育 |
宽容对待学生问题及解决方案
儿童常会犯一些小的错误。对犯了错的儿童,我看到不少家长常常大动肝火,疾言厉色地训斥。家长这么做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可实际效果如何呢?家长生气发火,有伤身体;孩子挨骂受训,不仅不理解家长的一番苦心,反而将好心当成了歹意,心里怨恨,甚至“明知故犯”,唱对台戏,关系恶化。与其这样,不如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这些错误,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包容这些错误。其实,不宽容地对待儿童,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往往还会带来一些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心理倾向。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尊心是一个人心灵最敏感的角落,一旦挫伤,他会遗失耻辱感,并以十倍的疯狂、百倍的力量来与你抗衡。一个人有了自尊心和耻辱感才会自爱自重,做了错事才会自责。
解决方案的内容与实施
(一)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宽容并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会走入一个误区,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恨铁不成钢;不允许儿童犯错误,一旦犯了错,先是训斥、指责,然后要求其承认错误,作出保证等等,儿童虽然表面上表示服从,内心却产生了强烈了对抗情绪,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起了相反作用,原来十分优秀的儿童,也因此而失却信心。家长的良苦用心变成了一把利剑,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家长,首先要善待孩子。尤其是在孩子第一次犯错误时候,更必须宽容地对待,先认真地听取他的申述,想办法化解他心头的抵触情绪,把他的错误化解为上进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阻止他们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
宽容错误决不是纵容儿童犯错,更不是对儿童的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管不问。宽容儿童的错误是说在掌握了儿童成长规律和懂得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对儿童的错误不大加声讨,不苛责儿童,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些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为成年人尚且犯错,何况儿童呢?儿童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因缺乏自控力,他是会犯错误的。犯错误应该是儿童的一种权利,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有谁从小到大一点错误没犯过?从某种意义上讲,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改过的过程。再说了这些错误也并非一无是处,有时它可以起到一种反面教材的作用。吃一堑,长一智。凡是犯过错吃过亏的地方,大都积累了教训,对自己以后的行为能起一种规范和警戒的作用。适当的允许儿童犯错,有时是一种教育艺术。
(二)宽容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
教育是什么?“教育非它,乃是心灵转向!”柏拉图早就这么告诉我们,其实宽容并不是无能的表现,宽容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高层次的教育态度。在儿童出现过错时,应循循善诱。当自己的情绪低落时,一定要克制,同样在情绪激动时也不能异常冲动。必须等情绪稳定时方可着手处理问题。记住,千万不要跟儿童过不去,否则,在儿童吸取了“切肤之痛”的教训后,带来的往往是怨恨心理的蓄积,逆反心理的滋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的甚至酿成悲剧。
宽容儿童的错误是理解儿童爱儿童的表现。因为宽容,家长给了学生足够的尊重,给儿童留足了面子,更给了儿童一个反省和改过的机会。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的教育力量常常超出我们的现象。
作为家长,每天都应以一种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从心底去赞美孩子,多了解孩子,多接近孩子,多听听孩子的心声,用宽容的心去打动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请牢记“宽容胜过体罚”这一至理名言。要做到宽容,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拥有博大的胸襟,其次要尊重理解爱护儿童。宽容孩子的家长也会得到孩子的宽容。教育中溶入宽容,教育更富有人文精神,教育会更加美丽。让我们都来宽容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