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童安格--(音乐欣赏121)


标签:
休闲文化 |
分类: 音乐欣赏 |
http://s1/middle/61875638g78546fdef960&690作者:徐志摩
创作时间:1928年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
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
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作品赏析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首诗,可以说是徐志摩的“标签”之作。
熟悉徐志摩家庭悲剧的人,或许可以从中捕捉到一些关于诗人那段罗曼史的影子。但它始终也是模糊的,被一股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吹的劲风冲淡了,以至于欣赏者也同吟唱者一样,最终被这一股强大的旋律感染得醺醺然,陶陶然了。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全诗的意境在一开始便已经写尽,而诗人却铺衍了六个小节,却依然闹得读者一头雾水。诗人到底想说些什么,有一千个评论家,便有一千个徐志摩。但也许该说的已说,不明白却仍旧不明白。徐志摩的一段话,倒颇可作为这首诗的脚注:“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规复人生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成见不是我们的,我们先不问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功利也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计较稻穗的饱满是在那一天。……生命从它的核心里供给我们信仰,供给我们忍耐与勇敢。为此我们方能在黑暗中不害怕,在失败中不颓丧,在痛苦中不绝望。生命是一切理想的根源,它那无限而有规律的创造性给我们在心灵的活动上一个强大的灵感。它不仅暗示我们,逼迫我们,永远望创造的、生命的方向上走,它并且启示我们的想象。……我们最高的努力目标是与生命本体相绵延的,是超越死线的,是与天外的群星相感召的。……”(《“新月”的态度》)
这里说的既是“新月”的态度,也是徐志摩最高的诗歌理想,那就是:回到生命本体中去。其实早在回国之初,徐志摩就多次提出过这种“回复天性”的主张(《落叶》、《话》、《青年运动》等)。他为压在生命本体之上的各种忧虑、怕惧、猜忌、计算、懊恨所苦闷、蓄精励志,为要保持这一份生命的真与纯。他要人们张扬生命中的善,压抑生命中的恶,以达到人格完美的境界。他要摆脱物的羁绊,心游物外,去追寻人生与宇宙的真理。这样的一个梦,它决不是“她的温存,我的迷醉”、“她的负心,我的伤悲”之类的恋爱苦情。这是一个大梦,一种大的理想,虽然到头来总不负黯然神伤,“在梦的悲哀里心碎”。从这一点上,倒可以推衍出《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一层积极的意义。
由于这首诗,许多人把“新月”诗人徐志摩认作了“风月”诗人。然而,当读者真的沉入他思想的核心,共他一道“与生命的本体同绵延”,“与天外的群星相感召”,读者自可以领略到另一个与平常的错觉截然不同的徐志摩的形象。
http://s3/middle/61875638gb374b08bce62&690童安格(英文名:Angus Tung),华语乐坛深受欢迎的较早实力派歌手。与王杰、周华健、齐秦并称台湾四大天王(91—94年)。1982年,童安格进入宝丽金唱片公司,从音乐制作助理开始其音乐生涯;1983年以旅行者三重唱开始作小型演出,自1985年推出个人首张专辑《想你》后,陆续推出创作专辑。他在往后所推出专辑均在台湾热卖,部分作品更被多位香港知名歌手改编或翻唱,其歌唱实力历久不衰,后定居加拿大逐渐淡出台湾歌坛。歌唱带来的成功,也给他的影视铺出了道路,出演过《新不了情》,《梦里开花》,《侬本多情》等。
童安格气质优雅、风度翩翩。在音乐方面,无论作曲作词,都相当出色。他的音乐唯美、优雅,风格多元,声音清新自然,是位不可多得的音乐人才。他的唱功,他对歌曲的诠释,以及他的歌曲的旋律和意境,是其他人所难以达到的。他的艺术造诣可以说达到了流行音乐的顶峰。
(摘自百度搜索)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童安格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