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东行(8)  夜上西奈山

(2013-12-15 15:24:04)
标签:

埃及

西奈山

摩西

十诫

圣凯瑟琳

分类: 中东行

上西奈山是我们来西奈半岛的主要目的。西奈山是基督教的圣山,又称摩西山,因为据圣经旧约《出埃及记》记载,摩西就是在西奈山上领受十诫。

http://s14/mw690/001MJvzUgy6F0Uf0ypn1d&690 夜上西奈山" TITLE="中东行(8)  夜上西奈山" />

 

去西奈山的车要在夜里11点才出发。我们吃过晚饭后就在餐馆里烤火聊天,大概因为我们昨天给小费慷慨,服务生对我们很殷勤,时间不知不觉很快过去了。我们赶回旅馆时正好11点,装满了人的车子把我们送到西奈山脚下

 

上山有两条路,一条是圣者们通常走的 悔悟道”,据说是一个僧侣为对他的某桩罪恶表示悔悟而独自修建了这条路。悔悟道比较短,但很陡,旅游书上说夜里走这条路是很危险的。另一条路是“骆驼道”,比悔悟道要平缓很多,当然也就长得多。爬山的人可以租骆驼走大约一半路,剩下的路要自己走。

 

我很想一路爬到西奈山顶,但因为LP膝盖不太好,怕坚持不下来,就在山下租骆驼。网上说租骆驼要早到,否则可能就只看得到骆驼粪了。但我们到山脚下时看到有一群骆驼在等着。我们刚一走进骆驼我的手立刻被人死死攥住,回头一看,LP也都另一个赶骆驼人拉走了。他们属于不同的两伙人,为了争夺我们,他们争吵起来。最后抓住LP的人让步了,把她交给了抓住我的那一伙人。

 

我骑的骆驼走路很斯文,不久LP的骆驼就超过了我,把我远远甩在后头。赶骆驼的人几次催促它,它紧走几步后,又度起方步来。我倒不着急,身上披着赶骆驼人给的毛毯,坐在骆背上享受着深山里的寂静。抬头仰望,只见繁星满天,皓月当空。如水的月光、冷冽的空气、静谧的荒山、慢悠悠的骆驼、沉默的赶骆驼人,使我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与我们白天流连忘返的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形成巨大的差。远处黑幽幽的高山中偶尔会看到一点微弱的灯光,总以为那是骆驼道的终点,走到面前才知道是给登山人提供茶点的小棚子。一路上不时会碰到步行爬山的人,其中有两个妇女看来岁数不小了,使骑在骆驼上的我感到惭愧。

 

骆驼驮着我翻过了一道梁又一道梁。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后,到了骆驼道的终点,我们开始爬山,在骆驼背上冻得冰冷的双脚也渐渐暖和了。大约清晨4时我们爬到了山顶。山顶上寒气逼人,而离日出还有两个多小时,幸好有贝都因人在那里出租毯子。我们头包着贝都因头巾,身围着租来的脏兮兮的毯子,坐在石墙下休息

 

6点时,东方的天边出现了鱼肚白色。坐在各处休息的人开始站起来,抢占有利地形。我们及时占到了一个好位置。我旁边是两个韩国人,似乎是搞专业摄影的,面前摆满了各种境头。远处山顶上薄薄的云层渐渐地由淡红变为深红。忽然云层间露出了一弯粉红色的月牙,在大家发出惊呼声之后,就只听见相机不断的咔喳声。我不停地按动快门,把整个日出过程拍了下来了。红色的月牙迅速膨胀,很快成了光芒四射的太阳,给西奈山的群峰披上了金装。看着四周气势逼人的群山,我想起了我不记得是哪位名人说过的大意如下的话“我不知道摩西是否真是在西奈山领受十诫。但我要说,没有哪一座山比它更配成为这样的圣山。”

 

http://s8/mw690/001MJvzUgy6F0UdWRG787&690 夜上西奈山" TITLE="中东行(8)  夜上西奈山" />

http://s13/mw690/001MJvzUgy6F0Ue6TZadc&690 夜上西奈山" TITLE="中东行(8)  夜上西奈山" />

下山时,大家走的都是“悔悟道”。“悔悟道”是条几乎笔直的路,共有3750个台阶,有的台阶可高达一米。这3750台阶下得我们头昏眼花,两腿直发颤。可想而知,要往上爬是多么艰难。

http://s13/mw690/001MJvzUgy6F0UeChCQdc&690 夜上西奈山" TITLE="中东行(8)  夜上西奈山" />

http://s16/mw690/001MJvzUgy6F0UeQjlJ4f&690 夜上西奈山" TITLE="中东行(8)  夜上西奈山" />

http://s8/mw690/001MJvzUgy6F0UfdzPp07&690 夜上西奈山" TITLE="中东行(8)  夜上西奈山" />

 

在中东也兴这个。
http://s10/mw690/001MJvzUgy6F0UfozZD29&690 夜上西奈山" TITLE="中东行(8)  夜上西奈山" />

 

“悔悟道”直通山脚下的圣凯瑟琳修道院。修道院背依山崖,四周荒无人烟。光这幅景象就很特别。

 

凯瑟琳是基督徒崇拜的圣女,她为了信仰而献身。相传,她被罗马暴君处决后,遗体在西奈半岛的最高峰放了300年,后来修道院里的修士根据梦中启示找到了她遗骨,将其运回修道院。这个修道院就是为了纪念她而改为现在的名称。 

 

从对面山上拍修道院
http://s8/mw690/001MJvzUgy6F0Ug1uCP57&690 夜上西奈山" TITLE="中东行(8)  夜上西奈山" />

 

9点修道院准时开门,人们立刻涌入院内的拜占庭式教堂。教堂光线很暗,四壁画满了圣象和圣经上的故事。主圣坛旁边有一个石棺,据说凯瑟琳的遗骨就放在里面。教堂内虽然人头缵动,却很安静,个个息气屏声,露出虔诚、庄重的表情。

 

出了教堂后,来到了修道院的院子里,院子也比我想象的要小多了,但挤满了大小、风格各异的建筑物。除了主教堂外,还有小教堂、图书馆、钟楼、清真寺及其光塔、圣像收藏室、档案楼、僧侣的宿舍和食堂以及供访客借宿的客房。院子里有一丛悬在高处的荆棘,据说这就是《旧》中所说的“燃烧的荆棘”。

 

燃烧的荆棘只有在修道院里才能长得这样茂盛,人们曾多次想把它的一些枝条移植到其他地方,都失败了。

http://s9/mw690/001MJvzUgy6F0UfE9rW18&690 夜上西奈山" TITLE="中东行(8)  夜上西奈山" />

 

修道院的图书馆藏有8000多本书和手抄本,包括一些极其珍贵的文献,其宗教书的数量和价值仅次于梵蒂冈图书馆。19世纪一个德国学者以借的名义偷走了一本四世纪的圣经手抄本。后来又发生了一些类似的事件,因此现在只有持有开罗大主教的书面许可证的人才能进入图书馆。

 

修道院内竟然还有一座清真寺,是在12纪建的,从来没有使用过。但它成为了不同宗教和平共处的象征。西奈历经战火,无论其统治者是阿拉伯人、十字军,奥斯曼、拿破仑还是以色列人,圣凯瑟琳修道院都没有受到一点损害。

 

修道院钟楼,后面的白色建筑物就是清真寺。 

http://s12/mw690/001MJvzUgy6F0UfQZYf5b&690 夜上西奈山" TITLE="中东行(8)  夜上西奈山"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