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印象 (3) 伯利兹桔道镇和拉玛奈玛雅遗址


标签:
旅游伯利兹橘道镇拉玛奈玛雅遗址 |
分类: 中美洲印象 |
我在《伯利兹访门诺村》中提及在桔道镇(Orange Walk Town)看到门诺人。很多人大概不知道桔道镇在哪里,这不奇怪。我们在从伯利兹边境开往首都伯利兹城的公共车上,碰到一位GAP的导游,连他也没听说过桔道镇,让我们颇感意外。 GAP(Great Adventure People)可是一个著名的旅游组织,主要是为青年人和富有探险精神的人组团在世界各地旅游。
我们从坎昆一直往南走,到达墨西哥和伯利兹的边境。进入伯利兹后路两旁的景色完全变了,到处一望无际的野生林,少有村镇,显得人烟稀少、贫穷落后。乘坐的车也从豪华巴士变为用美国淘汰的校车改装后的破车。车子在土路上风尘滚滚地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拐进了一个房屋街道很破旧的小镇,这就是我们进伯利兹后的第一站桔道镇。
我们在桔道镇预订的旅馆叫Akihito,老板是一对台湾夫妇。先生叫李明仁,太太叫卞伯仲。说起来他们都还算是名人。他俩早年都是台大毕业生,后到日本留学,专攻海洋生物,获博士学位后同其他台湾热血青年一样从国外回到祖国,双双到大陆青岛海洋学院教书。当时这样年轻的教授还真不多,常被误当作学生而闹出些笑话。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不少卞伯仲的链接,多是她和她先生的研究项目与成果,并得知她曾任政协委员。她先生则称她是被拉进致公党,因而进入政协。1989年他们俩离开大陆,到了香港。次年他们获得伯利兹护照,来到这里。
卞伯仲很能干,旅馆里外的事情都是她在张罗。她还很健谈,我们住旅馆期间常与她长时间聊天,聊得最多的他们在伯利兹生活的酸甜苦辣,非常有意思。他们到伯利兹后陆续买了一些土地,那时土地还非常便宜。他们把野地开垦出来种上蔬菜,挨门挨户登门卖菜,务农十年。他们也开过餐馆,后来开了这家旅馆。现在他们雇的工人仍住在他们的农场里种一些蔬菜。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其中有一块地下竟发现了石油!如果政府决定开采,将会按比例把采油收益的一部分付给他们。离开后我们没再与他们联系,也不知他们现在是否已靠石油成了富翁了。
经营Akihito旅馆的台湾夫妇
到桔道镇的大多数游客都是为了去60公里外的拉玛奈(Lamanai)玛雅遗址。我们第二天与前一天同车的两位德国人,还有几个英国和芬兰人乘快艇去拉玛奈。快艇划破镜子般的河面,在弯弯曲曲河道忽快忽慢、忽左忽右,掀起的排浪向岸边冲去,很被两岸半浸在水中的茂密树丛吸收。途中又有五个美国人上船,他们不停地叫船员开啤酒,高声说笑,相比之下欧洲人安静许多。这几个男女因啤酒灌多了,没过多久就叫船长靠岸,钻进草丛方便。
http://s7/middle/618716a6gb1e8f1d45a26&690(3)
通往拉玛奈玛雅遗址的新河 (New
River)
http://s9/middle/618716a6gb1e8f3fce7d8&690(3)
我们的快艇在河道里高速前进
航行中船长兼导游时常停下船来,让我们看水边树干上趴着的鳄鱼,看岸边树上的伊瓜那大蜥蜴和老鹰,还有在“水面”觅食的“耶稣鸟”(圣经中有耶稣在水上行走的故事)。我们在河边还看到几个门诺人的加工厂。桔道镇的门诺人很多,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农牧业经济实体。
http://s6/middle/618716a6gb1fbf9b8f545&690(3)
鳄鱼在享受日光浴
为中美洲之行做功课时,我看到书中介绍在哥斯达黎加的国家公园里可以看到蜘蛛猴。航行中船长把船拐进一个树木环绕的河湾,停在树下让我们看树上的蜘蛛猴。令我们惊喜的是,一只蜘蛛猴竟然大大方方跳到我们的船上找吃的,它拿起一根香蕉吃着,甚至抱起一瓶饮料。它摆出各种姿势,很有明星派头地让我们照相,非常酷。吃完后它抓着树枝离船而去。
http://s4/middle/618716a6gb1fc0a76f6e3&690(3)
蜘蛛猴把大家逗得乐不可支
快到拉玛奈时,我看到从原始森林顶上露出的金字塔尖顶。拉玛奈在玛雅语里是“露出水面的鳄鱼”。靠岸后,船长和助手把午饭抬到休息亭的桌上,我们先吃饭。饭后我们参观了一个小博物馆陈列着一些在这里发现的文物,然后出发去看玛雅金字塔,这里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玛雅建筑,导游将带领我们去看三个最大的金字塔。
第一个金字塔叫美洲豹之庙(Jaguar Temple), 主台阶两旁各有类似窗户的装饰,从侧面某个角度看,像是个美洲豹的头。这个金字塔曾几经改建。它前面是个四方大庭院被高大的建筑围起来,据说是为了音响效果,主祭祀在上面的声音可以被下面的每一个百姓清楚地听到。这时传来了阵阵如同猛兽怒吼的声音。前一年在墨西哥森林中的小屋里第一次听到这种声音时,被吓了一跳。但现在对它已很熟悉了。这是吼猴(Howler Monkey)的叫声,大概是它们对我们这群人的入侵它们的地盘感到不满。
参观途中,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与我聊天。他是来自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一家人来伯利兹是为了躲避今年美国东部的严寒。他还提到他们上岸撒尿可能让人对美国人的印象不好,大概让人讨厌的美国人还是占少数。
美洲豹之庙
http://s4/middle/618716a6gb1e8eec8f8c3&690(3)
这个“窗户”像个美洲豹的头
第二个金字塔叫高庙(High
Temple),是向神奉献牺牲的神台,台上曾发现不少石片制作的刀子,导游说普通玛雅百姓没有贵重物品奉献给神,于是便献上自己最宝贵的鲜血,女子用石刀在乳头上切一道口,而男子则在龟头上横切一刀,将鲜血洒在神台顶上。这个高庙是拉玛奈最高点。主台阶的中间从上而下系有一条粗绳,虽然台阶很陡,拉住绳索并不难攀登,我气喘吁吁地爬到金字塔顶,其他人也陆续上来,这时一个美国人对大家喊“我这儿有刀子啊,需要的言语一声”。
http://s11/middle/618716a6gb1e8f05257ba&690(3)
攀登高庙
从高庙顶上看丛林与河流
最后一处是面具庙(Mask
Temple),主台阶两旁各有一个大头像,头像具有奥尔麦克(Olmec)人的特征:宽鼻子和厚嘴唇。我们在墨西哥城的国家人文博物馆里曾见过那个著名的奥尔麦克巨石头像。面具庙与其两侧的头像仍在修复中。
http://s2/middle/618716a6gb1e8f15e6871&690(3)
http://s1/middle/618716a6g7830d698a4b0&690(3)
墨西哥城人文博物馆里著名的奥尔麦克巨石头像
回到桔道镇后,旅馆老板娘告诉我们镇上有几家中国餐馆,可去那里吃晚饭。我们先到旅馆对面的一家,只见大门紧闭,里面黑乎乎的。于是我们就去下一家,谁知走了几家,家家如此。一个坐在路边的当地人看出我们的疑惑,便带我们走到一家关着大门的餐馆前,推开门冲着里面喊“有客人来了”。只见店主人忙迎了出来,“啪、啪、啪”把灯全打开,抹桌擦椅,让我们坐下,随后点火做饭。店主解释说,平时客人很少,街上灰又大,因此他们把店门和灯都关了,等有客人来时再开。可见他们生意之清淡。后来我们到圣伊格纳西奥时也看到同样的情况。我们在挺大的一家中餐馆吃饭,除了我们两个客人,只有两人进来买烟。老板说,自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游客剧减,他们的生意一落千丈。过去到旺季时,来餐馆吃饭的人经常在门外排长队呢。
http://s3/middle/618716a6gb1e8dd39a942&690(3)
码头附近的壁画:玛雅妇女烤玉米饼(torti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