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音乐教育》读书笔记

(2018-08-14 15:50:20)
http://s2/mw690/001MJkpLzy7mP7M1Clb91&690

一直以来,音乐活动的教学总是会成为我们老师的一个难点,总有老师说最害怕上音乐课,尤其是小班的音乐课,我们都知道,小班的孩子思维跳跃、零散,喜欢模仿别人,语言表达也缺乏准确性,所以在音乐活动中总让老师觉得不易把握,肯定又觉得不符合逻辑,否定又打消他们积极性,左右为难,所以,到底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学习品质呢?因为自己也是刚带了小班,所以对这方面也是深有感触,在许卓娅老师主编的《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音乐教育》一书78条中就对音乐活动中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创造性学习品质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以下分别从小班常见的歌唱、韵律两类活动的创编,与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读书分享。

1.歌唱活动的创编:用概念词帮助幼儿整理创编的思路

小班歌唱活动的创编,主要是歌词中某一个固定内容部分的替换,简单的举个例子,小班歌唱活动《我爱我的小动物》,我们需要把小猫和小猫的叫声替换掉,孩子们会想到小狗小鸭等,但也不免有孩子会根据自己对动物的经验和喜好提出小兔子,而小兔子是没有叫声的,此时老师可以追问“小兔子怎么叫呢?”此时孩子肯定是回答不上来的,但他们会想到小兔子会跳,此时老师该怎么办?是采纳孩子的想法还是帮助孩子围绕现有思路创编?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先肯定孩子的想法,比如“某某小朋友很会动脑筋,能把小动物走路的方式也唱到我们的歌曲中,等一会我们来试一试,看看怎么把它唱出来”;其次,帮助孩子明确创编要求,鼓励孩子调动已有经验创编,如“但是现在我们要唱的是会叫的小动物哦,你能想出会叫的动物来吗?”这个过程的推进,孩子可能会从小动物唱到大型的动物,比如老虎、恐龙等,教师要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进行概括总结和创编,当然,也不能忘记“小兔子”,当叫声创编使孩子思维疲乏时,小兔子就可以登场了,此时就可以引导孩子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要进行创编了,如小鱼游,乌龟爬等。

需要注意的是,及时自己必须清楚改创编活动中思维的基本出发点:小动物的叫声。不管是大型动物的叫声还是其他东西的叫声,或者是小动物的行动方式,都是在此之后的提升内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明确指导方向,保证孩子随意提出不同创编内容时,能做到随时帮助孩子进行归类提升。

2.韵律活动的创编:用具体的反馈语言帮助幼儿建立创编思路

小班孩子的思维以直接行动为主,他们往往能做出来却说不出来,所以此时教师的反馈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举个例子:在活动中让孩子“变”成一棵大树,当一个孩子资源上来做大树时,老师回应:你的大树是这样的呀!“这样”“那样”这种抽象的词孩子是捕捉不到重点的,所以接下来孩子们的模仿就会显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样去表现。可如果老师对孩子的回应是这样的:老师在孩子表演的大树旁边蹲下,“哇,这棵树好高啊!”这样孩子就能捕捉到有用信息“高”,那么其他孩子就会相对应的反应到“矮”,有孩子手不停地晃动,“这是一棵好茂盛的树,树枝有的向上长有的向下长”,当然也有可能这些也会从孩子们的口中说出,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可以从中捕捉到很多不同的信息,在表现中也自然会有更多的形态。

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反馈不同,产生的创编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小班孩子韵律活动的创编中,教师的反馈要有具体指向性,为他们创造具体形象的榜样,为他们提供思维框架。

总之,教师不要以为小班孩子年龄小,经验少,思维粗浅,就忽略了孩子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培养,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老师的思维引导。当然,老师更不用害怕小班孩子的音乐活动,不要逃避学习,我们需要做的是自身掌握熟练创造性表达的线索、规律,这样就能在教学活动中及时有效地激活孩子的创造思路,帮助孩子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创意,体验创编的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