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惯于自后往前地去读那些宛若逝水的故事,因为阅尽了最后的悲凉,从前的欢笑便显得益发美好,因为穿越了最初的欢笑,此后便再难以承受那一场又一场的悲凉。
——题记
http://s12/bmiddle/61845e93gb2dcf28e32fb&690
继花花之后,看完了那部《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
以电影而言,实是无话可说,一如许多人评价的那样,从头至尾都是高潮,也就像没有高潮一样了。然而这些我久违了的杨门故事,不论拍得好与坏,终究勾起了我无限的回忆。
儿时,最爱的书除却红楼,便是杨家将传奇。之于我,这满门忠烈的故事,自七郎因一时冲动跃上擂台失手打死潘仁美之子潘豹、为金沙滩血战的悲剧埋下伏笔开始,至桂英阵前产子、领军大破天门阵而终。至于此后杨文广时代的一波又起,却已不属于最初版本的杨家将五十回故事了。是以,“十二寡妇征西”、“太君百岁挂帅”,皆非我烂熟于心的情节。
看着电影中,一个个杨夫人相继惨死,我会不能自已地忆及,在多年以前,让她们倾尽一生去思念、不惜一切去追随的丈夫们,又是怎样英勇地战死沙场。
那场撼动了天地的悲剧,起源于宋太宗在奸臣潘仁美的诱导下决意御驾亲征,遂以杨家军为先锋、潘仁美为元帅领大军保驾。每一回,看到佘太君目送着丈夫与八个儿子英姿飒爽的背影,只觉不忍卒读,只因我知晓,在不久之后,那份身为人妻身为人母的幸福就要摧折殆尽。那一次出征,是头一次“七郎八虎”俱在,也是唯一的一次。就是在这场征战中,杨大郎代替宋主、杨二郎代替八贤王,齐赴辽国双龙宴,在那场与鸿门宴如出一辙的阴谋中送命,却还是在必死的情况下让天庆辽王陪葬;杨三郎被万马践踏、死无全尸;杨四郎、杨八郎被俘敌营;杨五郎身负重伤,心灰意冷,于五台山出家;杨七郎突破千军万马包围,向主帅搬兵求援,却因潘仁美的公报私仇,被绑于阵前,令万箭齐发,身中七十二箭含恨而亡;老令公在兵尽粮绝之下苦苦支撑,却迟迟等不到援军,不愿受辱于辽人,在李陵碑前撞死。唯杨六郎一人幸存,而此后的杨门,风骨依旧,却再无当日“七郎八虎”、一门五封侯的辉煌。
贤臣不遇明主,昏君偏信佞人,青山埋忠骨,碧血染苍天。这样的事虽每朝都有,却还真要算宋明最是屡见不鲜。现在的我,不再纠结于杨家的愚忠值不值得,只能浅淡地说,他们是生错了时代,若生在穷兵黩武的刘彻手下,不定又是一个如卫氏般的“独霸天下”。
http://s15/bmiddle/61845e93gb2dcf288f17e&690
八子去,一子还。如斯悲壮之后,毅然上前的是丝毫不逊于杨家男人的杨门女将。若男儿的冒死征战是为了责任与大义,女子便只会为爱而舍生忘死。
说实话,那时节爱极了杨家将,大抵也脱不开初萌芽的一点女权意识吧。杨家将故事中的祖孙三代,似乎俱是巾帼不让须眉。
貌似,昔年未曾儿女成群,领兵时是太君为帅、令公为副将,孰强孰弱,可见一斑。
在杨六郎一辈,柴郡主金枝玉叶,本是不会武的大家闺秀。却是有个许多人忽略了的大刀王兰英,她是老令公夫妇尚未投宋前,与北汉好友王氏夫妇定下的六郎的指腹之妻。按说,她才该是原配,只因多年来失去联系,六郎早已娶妻生子,她一身傲骨,不屑争夺,强忍着委屈,只身离去。一柄大刀举重若轻、天生神力所向彼靡的王兰英,曾多次制服杨六郎,却终不愿勉强他娶她。最后的最后,她终是成为了他心中的一根刺,浅浅地痛着,无法拔离。
杨家第三代里,自然要数到大名鼎鼎的穆桂英了。穆柯寨中,桂英数度打败宗保,新婚隔日,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生擒了直闯穆柯寨的公爹杨六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我其实希望,这就是杨家将故事的终结,希望那最后的印象,就此定格在桂英绽开的笑靥中,而不再有此后,那如宿命一般的、永无止境的壮烈牺牲。
这一代代出色的杨门女将,自金沙滩一役后,每一场大战中都会出现她们的身影,一身身的戎装,满面的沧桑,未必美丽,却亮烈得耀眼。
“杨家的男人并没有死,他们还活在我们心里。”我时常想起七娘杜金娥说过的这句话,较之那数之不尽的寡妇,用苍白的青春树立起一座座森然可怖的贞节牌坊,杨门女将的青春未曾凝固在丈夫英年早逝的那一刻,她们的爱升华,有多少痛苦,都化作刚强。
http://s2/bmiddle/61845e93gb2dcf6f5c66b&690
爱情。我想在杨家将故事里,这应是最悲哀的部分吧。爱离别,终成殇。
不知为何,不止一部电视剧将杨四郎作为主角,论理,四郎前有身经百战并最终代主而亡的长兄,后有多年来独挑大梁的六弟与天生神力艺高人胆大的七弟,自身的本事也并不是出众的。唯一的特别,在于他身陷辽营,成为辽国铁镜公主的驸马,后来又不得不在公主与原配之间左右为难,如此而已。但或许,这么一个结,就使现代人的爱情观浮想联翩了吧。
我却并不青睐四郎。原版的故事里,他与铁镜公主十余年感情,非多年不见的原配可比;改编的电视剧里,他并未在辽邦生活太久,甚至只是为了窃取敌国机密而娶其公主,心中真爱的始终是身在故国的妻子。不论哪一种情节,我都不喜欢,只因我无法想象苦守多年的四娘乍见本以为早已战死的丈夫实则另组家庭的那一刻是何等的残酷,也无法想象深情不悔的辽国公主惊闻丈夫心中从来没有自己而只是利用的那一刻是何等的凄然。这个人物,让我太矛盾。
我所爱的是七郎。在杨家男儿个个沉稳严肃肖似令公之中,唯有这最小也最得母亲宠的儿子,率性豪爽得可爱。
他看不惯潘豹素日里欺压百姓、在擂台上还嚣张地耀武扬威,看不惯潘仁美为确保儿子当上元帅禁止杨家人上擂台,他偏要上去,一时失手便将那没多少真本事的潘豹打死,于是闯下大祸。太宗亲征那回,呼家军负责殿后接应、供应粮草,不料行至幽州,中了辽人之计被困城内,铁鞭王呼延赞向杨家军求援,七郎单枪匹马首先到达幽州城外,他力杀四门,在数十万辽兵中如入无人之境,直令辽帅韩延寿心惊胆战。乃致他故去多年之后,杨六郎在黄土坡与韩延寿大战三天三夜未分胜负,后命将士假扮七郎,仍是吓怕了韩延寿。他的故事,高潮迭起,只是太短暂,万箭穿心,断绝了一个威名远扬的未来,却断不了超越生死的爱。
杜金娥,我已不知,她与他的相遇,究竟是他负伤逃出时为她所救,抑或他巡营时遇雨暂避到她家。无论如何,他们相遇,圆了隔世的情深,却终究奈何缘浅。一夜夫妻,新婚隔日,他匆忙而去,留下金钗为信,承诺战事平定,便要禀明父母,三媒六聘迎她入门。然而这样的一日,她再也等不到了;直到怀胎八月的她等不下去主动去见挂帅出征的佘太君,方才知晓,她苦候不至的夫君,早已命丧在奸臣手中,身中七十二箭而亡。
我总在想,这是上天的惩罚么,为了前世,身为雷神的他与身为九天玄女座下侍女的她违背天条相恋,所以纵使今生相遇,也要生离死别!
但我相信,金娥是不悔的,不悔为七郎的妻子,不悔为杨家的媳妇。纵使他们的缘,只有一个日夜。因为爱,是瞬间里的永恒。
有些故事,必当铭记。
有些感情,必当倾吐。
如是,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