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国风•邶风•谷风》----【诗经慧译】

(2012-12-16 13:51:00)
标签:

诗经

诗经慧译

分类: 诗经慧译


【原文】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注释】
1
、习习(飒):犹飒飒,风声。谷风:来自谿(西)谷的风,即大风。
2
、以阴以雨:等于说为阴为雨。风雨比喻男子暴怒。
3
、黾(敏mǐn)勉:努力、尽力。
4
、有:犹。三、四句是说我已经尽力做到和你同心,你不该又发怒。字和篇末有洸有溃相应。
5
、葑(封fēng):蔓菁。菲(非fēi):芦菔。
6
、以:用。下体:指根茎,喻人内在本质。葑和菲的根叶都可以吃。采食葑菲,不能不根叶并用,比喻丈夫对妻不应该只重颜色,不重德行。
7
、德音:是《诗经》里常见的熟套语,在这里兼指道义和恩意。莫违:言前后不要相反。
8
、及尔同死:等于说与子偕老。就是到死都不分离。
9
、迟迟:慢慢地。这个妇人终于被逐,出门时走得慢腾腾地。
10
、中心:即心中。违:相背。她不甘心走也舍不得走,脚步向东而心向西,所以是有违,所以会迟迟
11
、伊:语助词,犹。迩(ěr):近。
12
、薄:发语词。畿(基):就是,门限。

13、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两句是说,荼(徒)菜的味道,虽然很苦,在我看来已经甜得像荠菜似的了。就是人人都道黄连苦,我比黄连苦十分的意思。
14
、宴:乐。新婚:指丈夫娶新人。下句如兄如弟形容丈夫新婚之乐,对照自己被弃之苦。
15
、泾、渭:都是水名,源出甘肃,在陕西高陵县合流。这一句是说泾水和渭水相形之下才显得浊。弃妇以泾水自比,渭水比新人,清比美,浊比丑。
16
、湜湜(实shí):水清见底貌。沚(止zhǐ):应从《说文》、《玉篇》等书所引作。这句是说泾水在止而不流的时候也是澄清的,可见得也不是真浊。比喻自己的容貌若不和新人比也不见得丑。
17
、不屑:犹不肯。以:与。宴尔新婚,不我屑以两句是说你现在因为乐新婚之故才不屑和我同居。
18
、梁:是石堰,拦阻水流而留缺口以便捕鱼。逝:往。
19
、笱(苟gǒu):竹器,承对梁的缺口,用来捉顺水游出的鱼。发:打开。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这两句是要求丈夫不许新人动旧人的东西。
20
、躬:身。阅:容。
21
、遑恤我后:言何必顾及后人呢。遑:何。《礼记》、《左传》引。以释此句亦可通。大约这位弃妇本来要为亲生子女保存一些东西,转念一想自身既不能见容,还顾得了子女么。恤:爱惜。
22
、方:见《汉广》。舟之:用舟渡过。
23
、亡:读为何有何亡言不论有无。
24
、就:遇见。(第四章)前四句是下二句的比喻,言家事无论难易都努力操持。
25
、匍匐(蒲伏púfú):伏在地上,手足并进。在这里用来形容急遽和努力。以上二句是说凡邻居有灾祸都急急救助。
26
、能:应依《说文》所引移在句首。慉(蓄):同,爱好。能不我慉等于说乃不我好。雠(仇chóu):同
27
、既:尽。阻:犹
28
、贾(古):卖。用:货物。以上二句言我的善意尽被拒而不纳,好像商贩卖货而不能销售。《易林》引诗用作,就是贾傭不售就是说如人要卖身为傭而不能自售。亦通。
29
、育:长养,指经营生计。鞫(菊):穷。这句连下句就是说从前经营生计,惟恐陷入无以为生的穷境,以至于和你同遭生活困乏之苦。
30
、颠覆:谓困穷。
31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言生育已经顺利,有了财业之后,你就看待我像毒虫似的了。
32
、旨:甘美。蓄:收藏过冬的菜,如干菜、腌菜之类。一说蓄是菜名。
33
、第六章前四句说你在燕尔新婚的时候就将我抛弃了,是把我当做在穷乏时期权且备用的东西,好像旨蓄在冬天备用一样罢了。
34
、有洸(光guāng):相当于洸洸,有溃(愧kuì):相当于溃溃,是水激怒溃决之貌,用来形容暴戾凶狠的样子。
35
、既诒我肄:既:尽。诒:给。肄(异):劳苦之事。这句是说尽把劳苦的事使我担负。
36
、来:语辞,犹。塈(戏,又读季):取,同,借指。伊余来塈:即维我是爱。末两句是以旧情动之,言你就不想想当年吗,你是那样爱过我的呀。

 

 

【慧译诗文1

  

习习谷风,                  山谷呜咽风飒飒,

以阴以雨。                  阴雨涕泣如迷雾。

黾勉同心,                  从前夫妻多和合,

不宜有怒。                  今日变天即发怒。

采葑采菲,                  采摘蔓菁和芦菔,

无以下体?                  焉能弃得根茎无?

德音莫违,                  山盟海誓犹在耳,

及尔同死。                  你我夫妻同生死!
  

 

行道迟迟,                  意兴阑珊步迟迟,

中心有违。                  心有戚戚不忍别。

不远伊迩,                  君不远送我不怨,

薄送我畿。                  隔门弃我如鄙履。

谁谓荼苦,                  苦荼比我苦如何?

其甘如荠。                  我谓苦荼甘如饴!

宴尔新婚,                  夫君再婚乐融融,

如兄如弟。                  新人如胶又似漆。

  

泾以渭浊,                  泾水清来渭水浊,

湜湜其沚。                  清自清来浊自浊!

宴尔新婚                  从来不闻旧人哭,

不我屑以。                  从来只听新人乐!

毋逝我梁,                  不要近我鱼梁处,

毋发我笱。                  不要打开我鱼窝。

我躬不阅,                  可怜自身尚难保,

遑恤我后。                  后事又能与谁说!
  

就其深矣,                  大河水深深如许,

方之舟之。                  乘坐舟筏将河渡,

就其浅矣,                  小河水浅浅若溪,

泳之游之。                  下水游泳将河渡。

何有何亡,                  无论富有与清贫,

黾勉求之。                  尽心堪称贤内助。

凡民有丧,                  若逢邻里有危难,

匍匐救之。                  全力以赴相救助!
  

 

不我能畜,                  不能白头而偕老,

反以我为仇。               夫君瞬间却反目。

既阻我德,                  良言美德全不顾,

贾用不售。                  千辛万苦与谁诉?

昔育恐育鞫,               忧贫忧患十几载,

及尔颠覆。                  生儿育女有谁助?

既生既育,                  如今丰衣又足食,

比予于毒。                  夫君视我为毒物。
  

我有旨蓄,                  年年备下好菜蔬,

亦以御冬。                  每每寒冬能果腹。

宴尔新婚,                  夫君再婚甜如蜜,

以我御穷。                  逐我在外御穷苦。

有洸有溃,                  稍不如意拳脚加,

既诒我肄。                  遣我劳作更辛苦。

不念昔者,                  完全不念昔日恩,

伊余来塈。                  我心茫茫无去处!  

 

 

  

【慧赏诗文】
  

再读《诗经·谷风》,使我我愈发深信不疑的是,《诗经》是一条发端母亲的河流。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丈夫因境遇变化或用情不专而遗弃结发之妻,在《诗经》这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已多有反映,《卫风·氓》是一篇,这首《邶风·谷风》又是一篇。这里没有卿卿我我,花前月下,有的只是的柴米油盐,生儿育女,这太现实太现实的生活!这里弃妇失去的不仅仅是丈夫的感情,而且失去了家庭的归属;《诗经》曰,男子有妻曰有室,女子有夫曰有家;失去丈夫,就相当于无家可归,你看看上古时期的中国妇女有多么苦难!你再看看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女性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是母亲的角色啊!她们不仅要做儿女的母亲,甚至还要做丈夫的母亲,这些朝三暮四,始乱终弃的男人,他们不定性,他们很花心,他们今天诚曰爱你,明天就有可能变心!你不仅要拴住他的胃(进行社会劳动,养家糊口)你还要拴住他的心,否则弃妇的日子不好过!反复地读了很多《诗经》的经文,为我勤劳善良苦难深重的中华女性一大哭!即便在生产力极为发达的今天,弃妇的现象也没有完全成为往事,似乎还在不断上演,因此《诗经》的《邶风·谷风》等诗篇至今仍有警世的意义!其实相对于妻子来说,丈夫几乎永远是强者,因而丈夫易妻,不能不说是社会强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赏析1

    从全诗的叙说来看,这位女子的丈夫原来也是贫苦之人,只是由于婚后两人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年轻妻子的辛劳操持,才使日子慢慢好过了起来。但是这种生活状况的改善,反倒成了丈夫遗弃她的基因。这个负心汉不但不顾念患难中的糟糠之妻,相反却喜新厌旧,把她当作仇人,有意寻隙找岔,动辄拳脚相加,最后终于在迎亲再婚之日,将她赶出了家门。诗中的弃妇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如泣如诉地倾吐了心中的满腔冤屈。
  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最可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选取了最能令人心碎的时刻,使用对比的手法,凸现了丈夫的无情和自己被弃的凄凉。这个时刻就是新人进门和旧人离家,对于一个用情专一、为美好生活献出了一切的女子来说,没有比这一刻更让人哀怨欲绝的了。诗由此切入,非常巧妙地抓住了反映这一出人生悲剧的最佳契机,从而为整首诗的抒情展开提供了基础。而一方面“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的热闹和亲密,另一方面“不远伊迩,薄送我畿”的绝情和冷淡,形成了一种高度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被弃之人的无比愁苦,那种典型的哀怨气氛被渲染得十分浓烈。
  其次是借用生动的比喻言事表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全诗共分六章,每章都有含蓄不尽的妙喻。如第一章入手便以大风和阴雨,来表现丈夫的经常无故发怒;以采来蔓菁萝卜的根茎被弃,来暗示他丢了根本,视宝为废。这主要用于言事。第二章则转用食荼如荠、以苦为甜,来反衬人物在见了丈夫新婚时内心的苦涩程度,远在荼菜的苦味之上。这又是主要用于表情。另如第三章的“泾以渭浊,湜湜其浊”,是用泾水因渭水流入表面变浊、其底仍清,来比喻自己尽管被丈夫指责却依然不改初衷的清白;第四章以河深舟渡、水浅泳渡,喻写以往生活不论有何困难,都能想方设法予以解决;第五章用“贾用不售”比丈夫的嫌弃、“比予于毒”喻对己的憎恶;第六章又把自己往日的辛劳比作御冬的“旨蓄”,将丈夫的虐待喻为湍急咆哮的水流。这些比喻取喻浅近,无不切合被喻情事的特征,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最后,作品的一唱三叹、反覆吟诵,也是表现弃妇烦乱心绪和一片痴情的一大特色。从首章的“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到二章的“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从三章的“毋逝我粱,毋发我笱”,到四、五章的前后对比,再到六章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在反覆的述写和表白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弃妇沉溺于往事旧情而无法自拔的复杂心理。顺着这一感情脉络的延伸展开,循环往复,人们更能接近和触摸这个古代女子的善良和多情的心,更能感受到被弃带给她的精神创痛。至于作品在二、三、六章中一面再、再而三地出现“宴尔新昏”的句子,又在断续错杂的回忆和抒情中,突出和强调了丈夫背信弃义对她产生的强烈刺激,她无法忍受眼前出现的这一现实,更不能以平常之心来接受这一现实,所以反覆咏之,以示铭心刻骨,难以忽忘。
  由此可见,这首诗在抒写弃妇哀怨方面是很有特色的。它的出现,表明古代妇女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很早就处在弱者的地位,充当着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非常值得同情。尽管作品没有直接对负情男子作明确的谴责,但最初的信誓旦旦和最终的弃如脱靴,仍为此作了有力的点示,具有深刻的警世作用。同样是用弃妇的口吻陈述被弃的痛苦,与《氓》相比,《谷风》中的女子在性格上不如前者决绝果断,因此在回忆往事和述说情怀时怨而不怒,使人读后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则更能体现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赏析2

    古今学者都一致判断《诗经.邶风.谷风》是一首描写糟糠之妻遭不义丈夫抛弃后,陈述自己的辩护,声讨丈夫用情不专、无情无信,抒发恚愤和痛苦的诗作,即所谓“怨妇诗”。
  夫妻感情变迁是一个常见的社会性问题。由于女性在很多方面的弱势,婚变中往往女方会遭到相对多的伤害,在古代农业社会尤其如此。古典农业文明社会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妇女因身体条件限制难以从事重体力劳动,故而由经济上的依附性(男子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生产出支撑社会运行的粮食和基本物资,创造出主要财富)进而发展到社会地位远低于男子。我国是公认的世界历史上农耕文明发育相对早且最充分的国家,所以男尊女卑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特色性标志。
  这种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下,女性基本没有独立的财产权或者财产权受到法律保护很少,所以古代被丈夫遗弃的女性往往命运比较悲惨。要理解“谷风”作者或者女主人公的愤怒和怨恨,首先要了解古代社会这种特殊的男女关系及家庭关系的特点。
  从诗文内容来判断,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寻常的底层家庭,丈夫原先是个穷苦的农民。婚后夫妇二人齐心努力,特别是妻子为家庭贡献甚大,慢慢地家境才好转、过上了相对宽心的日子。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变故发生了。诗中的负心汉不仅不感念结发之妻多年来的辛苦和付出,反而喜新厌旧、另结新欢。背叛感情和婚姻不说,还想法设法折磨发妻、甚至拳脚相加实施家庭暴力;最可憎的是这位凶暴狠毒的丈夫居然嫌怨发妻影响他和新人的生活,将无辜可怜的感情受害者扫地出门。难怪弃妇满腔悲愤,用如泣如诉的语言倾吐自己的不幸和冤屈。
  好在今天社会进步了,不仅是世人崇尚男女平等观念,而且由于工商业的昌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降临,妇女的经济独立保障了她们的社会地位上升。即便社会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这首古诗依然有现实价值。对那些发生感情危机的家庭,夫妻在出现争执时,应该多想想共同奋斗、相濡以沫的日子,想想对方为家庭做出的贡献,这样才是明智和负责任的态度。

 

【赏析3

    每每读《谷风》时,总是有难言的痛苦萦怀不去,仿佛那个被丈夫抛弃的女子,是我千年前的嫡亲姐姐,隔着几千年的风烟岁月,我所能感受到的她的伤痛丝毫不减一分———

    诗中第一节用比兴的手法,说阴阳和合,雨泽降临,比喻只有夫妻和睦,家道才能兴旺,丈夫应该与自己同心同德,不应该对自己发脾气,使用家庭暴力。

    到第二节,说不能因为“葑菲”的根部坏掉了,就把它们的叶子也一起抛掉不要,比喻不能因为自己年长色衰,就无视她持家的美德而抛弃她,他们应该同生共死才对的。

    已然被别人休掉,还谈何“同生共死”?于是自然过渡到第三节,她孤单单一个人在回娘家的路上走得异常缓慢,她不过是想他出来送自己一程罢了。其实是心里不想走,才这样把步子拖得慢腾腾的。好歹夫妻一场,可那个人是多么心狠啊,连出门送她一程都不愿意。

    到诗的第四节,痛苦的心情达到了高潮。前两句说,就连苦菜也要甜过我的心,后两句则是以别人的乐景衬自己的哀情了。那个抛弃自己的人此刻又娶回一位美娇娘,正沉浸在新婚燕尔之中,他俩的感情如兄如弟。古代男人视“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这样比照的写法,更衬出那个被弃之人的悲哀情怀……

    作为《诗经》里的弃妇主题诗,《谷风》比《氓》写得更为深刻,也无非揭示了男人“富易妻”的陋习。 “富易妻”的例子,在几千年前不甚发达的先秦时代一贯如此。然则,在当下相对自由的社会大环境下,即便女人的地位有了质的飞跃,即便女人走出家门有了自己的工作不再靠男人供养,但是,“富易妻”的例子也不见减少,似乎平常得都不值得拿到桌面上来说事儿,而许多年轻的姑娘不正等着旧人搬离豪宅,自己去填充后母的空缺么? 两性关系中,若做到有情有义有担当,则是多么不易。然而,不是我悲观,男女之间,似乎也不能等到平等的那么一天。

 

附:【慧译诗文2】:

 

飒飒谷风,

凄凄阴雨。

夫妻当合,

不宜龃龉。

采摘蔓菁,

且留根茎,

善言莫忘,

同生同死。
  

脚步迟迟,

不忍离别。

君不远送,

门内即止。

苦荼比我,

甘美如饴。

夫君再婚,

如胶似漆。

  

渭水清澈,    

泾水浑浊。

新人合欢,

旧人遭弃。

勿近我堤,

勿捕我鱼。     

妾身遭弃,

何顾后事!
  

如若水深,

乘筏乘舟。

如若水浅,

游泳而渡。

无论贫富,

尽心尽力。

邻里遭难,

全力以赴!
  

不能终老,

反我为敌!

德善之心,

却售与谁?

昔日困窘,

共度时艰。

今日丰足,

视我为毒。
  

 

我备积蓄,

抵御寒冬,

宴尔新婚,

我御穷苦。

拳脚相加,

迫我劳作。

不念从前,

此情何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