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如何看莫言获奖
标签:
莫言村上春树日本人诺贝尔文学奖文化 |
分类: 随感录 |
落寞与欢欣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即将公布,东京站附近的一家大书店。
店员一边向人们展示事先写好的木牌“祝贺村上春树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边将眼睛紧张地盯着电脑。电脑的互联网连接着诺贝尔文学奖发布的现场画面。就在公布的瞬间,画面突然中断,店员立即抓起电话询问,知道了结果。
惊讶、意外、遗憾、落寞全部写在脸上,店员一边收起祝贺村上的木牌,一边走向书店中的另一处书架,在莫言的日文新译《蛙声》书前,摆上了一块来不及写名字的获奖祝贺木牌。
以上是我从电视上看到的画面。
村上春树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日本人表现出掩饰不住的失落。不过,多数日本人对莫言的获奖也同样感到高兴。连一直被视为右倾的《产经新闻》都说,莫言的获奖是1994年大江健三郎获奖的以来整个东亚的开心事。
日本人对莫言的作品并不陌生,早在1989年、1990年,《红高粱》、《续红高粱》就被德间书店译成日文出版,2003年又由日本最负盛名的岩波书店刊行。此外,《秋水》(收入白水社1990年出版的《中国幻想小说杰作集》)、《怀抱鲜花的女人》(JICC出版局出版,1992年)、《苍蝇、门牙》(收入白水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幽默小说杰作集》)、《酒国》(岩波书店。1996年出版)、《丰乳肥臀》(1999年平凡社出版)、《幸福时光》(2002年平凡社出版)、《白狗秋千架》(日本放送出版协会2003年出版)、《檀香刑》(中央公论社2003年出版)、《四十一炮》(中央公论社2006年出版)、《生死疲劳》(中央公论社2008年出版)等作品,由日本上述各家出版社出版。就在去年,莫言《牛·筑路》和《蛙》的日译又分别由岩波书店和中央公论社推出。
在翻译者中,有的还是有影响的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教授。比如,藤井省三就是撰写过《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东京大学教授。甚至莫言《生死疲劳》还在日本获得过福冈亚洲文化大奖。日本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就说过,莫言是中国作家中最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
文学作品产生于特定的地域,一经问世,便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文化超越国界,谁获奖,都值得高兴。
尽管日本人对本国很有人气的作家村上春树无缘诺贝尔文学奖而感到遗憾,但对莫言获奖的事实,并不受其他近事远情干扰,平静地接受,甚至还表现出由衷的喜悦。这是一种心态,正常且平常的心态。这同样也是一种胸怀,逐渐摆脱岛国眼界的包容而开放的胸怀。由此及彼,但愿岛国人对历史也有气度正视。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文明一直在进步,正是由于拒绝狭隘,摒弃偏见。
莫言作品日文版书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