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玉明
陈玉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64
  • 关注人气:2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2020-04-23 13:13:34)
标签:

杂谈

教育

健康

时评

图片

分类: 旅游、文化

实际上,在深海中,人类发现了很多奇怪的生物,而且很多种长相都很可怕。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但是和这些可怕的生物相比,研究人员看到的其实是:人类有多可怕?为什么这么说呢?

日本曾经将一台海底探测器送入到马里亚纳海沟的1万米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已知最深的海沟,超过1万米的深海,是生命的禁区,但海底探测器却在海底发现了人类制造的塑料颗粒。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这种发现代表着人类活动,已经对几乎所有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具体我们来看一下。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生态环境

一个健康、有序的生态环境,应该由这三部分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生产者是指能够利用自身合成能量,维持自我生命生存和繁衍。

消费者是指自身不能合成能量,但能够通过摄入其他能量体来获取能量,比如:牛吃草;老虎捕食牛。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分解者是指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命再次循环利用。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在自然环境下, 每个地区会根据自身的环境,演化出特有的生态圈,比如:热带草原地区演化出了老虎吃野牛、羚羊等,而牛和羊吃草;在极地环境下演化出了北极熊捕食其他猎物。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深海也有自己的生态圈,但如果没有人类,在这些生态圈中,几乎不会出现塑料袋,这是因为塑料是人工合成的复杂有机物,这当中有一些化学键是大自然本身就不存在的。在自然界不会存在可以分解塑料的微生物,因此塑料就很降解,深埋于地下大概需要200多年的时间才会被降解。这就导致塑料袋过多会严重污染海洋,引发海洋部分物种死亡乃至灭绝。

事实上,近些年因为人类活动对海洋物种造成的伤害数不胜数。NBC曾经报道过一头死于泰国的鲸鱼,在解剖中发现它的胃部有80多只塑料袋,再加上其他塑料制品,胃部含有的污染物超过了16斤。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英国研究团队从6个海沟中提取样本发现,超过80%的端足类物种的消化系统中都含有塑料制品,这意味着人工垃圾已经遍布全世界,即使是海洋深处也不例外。这些海洋垃圾不仅影响着当地的环境,由于人类也是食物链的一环,因此这些塑料垃圾最终也会对人类世界产生较大的影响。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2017年,美国苏明达大学研究了世界各地的水样本后发现,来自13个国家的自来水中,有83%都含有塑料颗粒,含量最高的美国,塑料颗粒高达94%;即使含量最低的欧洲国家,塑料颗粒也在72%的水域中检测出。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更可怕的是,在全球9个国家的93%的瓶装水中,都检测出了塑料颗粒,也就是说,我们平时买的无污染矿泉水也深受塑料颗粒的影响。

富集效应

我们知道,重金属以及各种污染物具有富集效应,它们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或者食物网流动到上一个营养级,使重金属以及其他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逐渐累积。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生物所处的食物链等级越高,污染物的浓度也越高,而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最容易受到富集效应的危害。去年,科学就家首次在人体粪便中检测出高达9种不同的塑料颗粒。

更糟糕的是,人类目前还没有找到完全解决白色垃圾的办法。

人类探测器潜入1万米深的海底,到底发现了什么?结果令人害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