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奇石,经历了大自然千百万年的挤压、冲撞、磨砺和溶蚀,显现出其特有的面貌、特征和性格,也可以说是透出了“灵性”,这种灵性焕发出神奇的魔力,使有缘之人无法抗拒,一旦寻见觅得,难以释手,更难以释怀。
我在闲时找石头看石头,是一种消遣,也是一种对灵性的探索。本来,对石头的爱好,也是从偶遇奇石开始,因此,我追求偶遇的境界,并不刻意。而当有人喜欢上我觅得的石头,只要真是有缘,我也乐意相赠,以成人之美。关于赠石,还真有一些故事可以说说。
最初的一次赠石,是2009年8月在珠峰大本营。那时,上海方志办专家组一行为支持日喀则方志工作,4天行程2000公里走遍上海对口支援的五县。在指导定日县方志工作后,应邀到珠峰大本营去领略世界最高峰的壮美。大本营的地上,满是各类大小石头,有的布满各式花纹,有的镶嵌各种矿晶,让爱石的我十分欢喜,我对文史专家们说:这里是世界最高峰,这里的石头因此而更加与众不同,因为它来自珠峰,带一块这里的石头回去,意义非凡。我的宣讲很起作用,许多专家在抬头赞叹珠峰的壮美之后,与我一起蹲下低头觅起奇石。当时有一位老专家可能缺氧,对觅石并不在意。不久,大家带着石头返回到大本营门口的国际邮局旁休息,我打开越野车后门,盘点着我觅到的几块石头。这时,先已上车吸了几分钟氧气的那位老专家忽然下车来到我身边,脸红气急地对我说:“张秘书长,我一定要带一块珠峰的石头回去!”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睛盯着我车里的一块大石头。我被他的神情逗笑了,也被他的坚定语气和神态感动了。我想都没想,抱起他盯着的石头放到他的怀里,他接过石头开心地笑了。他刚要离开,我拦住了他:“别急,石头赠给了你,我总得留张照片做个纪念吧。”
2009年10月在阿里古格王宫旧址,我被王宫的雄壮古朴和神秘而吸引,自下而上攀爬了整个王宫,出来时已到了返回的时间。之前就听说旧址边的古河道旁有许多美丽的石头,经常被人们无意中捡到。我本有意也去河边淘一淘,却怎奈已无时间。正遗憾间,阿里的陪同人员托着一块石头,笑着向我走来。原来县政协主席看到这块石头很美,想起我说过喜欢石头,便及时捡起准备赠送给我,他对我说:“您看,这石头像不像神山冈仁波齐?”这珍贵的石头就这样来到我的身边,这也是我获赠的第一块奇石。
此后,老同学王晨携夫人到西藏旅游并看望我,也看上了我收藏的几块小奇石,我自然开心地相赠。援藏兄弟利军到我家里赏石,见他对一块带有卡通鼠图案的奇石赞赏有加,我也毫不犹豫地相赠,为此,他给了我一大袋他自己钓来并腌晒的鱼干。在我即将结束援藏的时候,好友继杰突然打来电话,要我帮他找几块西藏奇石,说是儿子要高考了,给他弄块西藏的石头镇镇纸。可是此时我的奇石都已寄回家,身边只剩下一些准备不要的石头了,他说没关系,就把这些石头给我吧。于是,我从这堆石头中又精心挑选一番,满足了他的愿望,据后来他发来的短信说,这些石头给他儿子带去了好运。继杰也是爱石之人,也与我同样有赠石的境界,后来他去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看中一块石头,托人专程送给了我。
2011年9月我与一些朋友再赴阿里,途中看到一块灰蒙蒙的石头,但透出一些依稀的黄点,我用一些水把它冲洗了一下,一块漂亮的大化石显现出来。此时,同行好友于任远大赞这块石头好美,并说他家里就缺一块这样的石头。听话听音,我的境界又上来了,于是又石赠有缘人了。任远兄着实高兴,为阿里之行,他写了一微博,其中就有这块美丽的奇石:“接近日喀则,接近此行的尾声,在车上忽然意识到,在过去八天的行程里,陆续积累了四样将从西藏带走的纪念品:圣湖源头水、阿里高原石、江孜银藏刀、齐乌寺藏香…无意间暗合了水、土、金、火的组合!还缺一木,看缘分,带个五行整齐的西藏回家去…”
美丽的石头,需要能够欣赏它的人。下一次,当我遇到爱石的有缘人,我依然会慨然赠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