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季节变化期间,进藏者对高原反应切不可疏忽大意!!!

(2009-09-18 13:16:16)
标签:

高原反应

西藏

旅游

杂谈

分类: 随笔

此文重要,请目前在藏及近半个月内准备进藏者务必认真阅读。

季节变化期间,进藏者对高原反应切不可疏忽大意!!!

 

    在地委大院每天我们必经之路上,有一棵树几天前有一半的树叶黄了,大家议论纷纷:开始转季节了,不出几天就要落叶纷纷了。果然,今天在院内走动时,已是踏着“黄金地毯”了。

    秋色是美丽的,而且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到西藏欣赏美景是相当不错的选择,然而,目前对西藏的季节而言,实际上是夏非夏、秋非秋,或可说是夏末秋初,在内地我们会遇到“秋老虎”,这是一个令人的身体感到十分不适的时段。真正入秋了,感觉反而会好一些。

    有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变化,比如我们援藏干部,总领队赵书记从感冒到腹泻到失眠都经受过了,而且打了好几天的点滴,目前有时晚上只要不吃安眠药,就只能浅睡两三个小时,早上经常心跳100多/分;好几个兄弟都相继感冒,而且都是身体看来比较棒的,如注重养生的有为,可以赤膊睡觉的雄哥,自己是医生的新平;我也是有所反应的,虽然我如今每天坚持预防性地服用着“地奥心血康”(复方丹参片已服完了,复方丹参滴丸或麝香保心丸觉得太重还不至于现在服用),但心慌气急仍是常事,晚上我基本上也是很晚才睡(老婆对此意见很大,但我睡不着也实在是没办法),而且整晚小流量地吸着氧气。当然也有厉害的角色,如我们的实验学校张校长,至今还是一身短打扮,他自豪地向我们炫耀,我还觉得热。他进藏后从没得过病,谁叫人家的名字里有个“阳”字呢,在太阳日光之城,老天爷比较眷顾他吧。

    最令我们揪心的就是最近连续有两个来访团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情况,时间就在昨天和今天。

    昨天凌晨,一个团队的两位女同志在宾馆睡觉时,一位听到另一位呼声越来越慢但越来越响,与前几天有很不一样的异常感觉,于是,她喊她,不应,再起身推她,仍是毫无反应,她赶紧给赵书记打电话,好在赵书记也正高原反应浅睡着被很方便地惊醒了,赵书记由于吃了安眠药,赶紧迷迷糊糊、摇摇晃晃、半梦半醒地起身跑到杨院长家敲门,几个援藏干部一起行动,很快赶到宾馆......

    幸亏,这位女同志的室友发现及时,送医院诊断,她是脑水肿加肺水肿,赶紧进行高压氧舱治疗,然后,下午又急送拉萨军区总医院,目前反馈情况比较稳定,再观察一天没问题就可回上海了,大家总算送了一口气。

   可是,这口气还没喘匀,又传来一位兄弟的朋友团里一位女团友今天凌晨6点左右被室友发现气急等异常情况,赶紧给他打电话,他叫她马上打120,然后就心急如焚地穿衣出门。这个时间路上很少有车,但正巧一辆出租车驶来,上面有人,但这位兄弟急急地把车拦了下来,与车上的藏族乘客一商量,乘客很爽快地答应让他去救急,赶到宾馆,却见她们还在等着,因为120一下子也没有车,还幸亏了这辆出租车,再把她们紧急送到医院。

    这位女同志病得更重,最严重时呼吸、心跳都停止了,直到此刻,仍在昏迷。目前,杨院长从拉萨请的专家正在赶往日喀则的途中......

    这两位病人出现急症有几个共同点:一是两人在发病之前都十分正常,无法预料会突然发病;二是两人都不是第一天进藏,前一位已进藏7天,后一位已进藏4天,都是大家认为应该不会再出现严重高原反应的时间段发了病;三是都是我们通常认为抗缺氧能力较强的女同志。这些都是我们按常理无法理解的。我们和医生们探讨了这些情况,目前判断,这应该是季节变化造成的,而且,凌晨又是气温急降、氧气更少的时候。

    两位病人还有一个值得庆幸的共同点,就是她们晚上都是两人合住一个房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在此赶紧将这个情况写给大家,不是要大家对进藏感到恐惧,而是要提醒在这个时段在藏或有意进藏的同志们,务必考虑气候因素,务必提前、充分做好抗高原反应的各项准备,而且,务必在藏期间两人同寝,务必减少不必要的耗氧活动(如提重物、奔跑、爬山、长时间洗澡等等),切记切记啊!!!

    最后,也祝愿这两位病人早日康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