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冰凌花语
因为现在绝大多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里孤单,邻居两家的孩子可以做伴一起玩,家长对孩子去邻居家串门大多都比较支持。
串门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可以促使孩子性格变得开朗、合群。同时孩子通过串门可以不断丰富与不同年龄、性别、性格的孩子们的相处经验。但孩子在串门的时候也问题不少,很多孩子在邻居家玩的不愿回家这类事情就是经常发生的,这样的情况让家长既头疼又尴尬。。
璇璇两岁多的一个中午,我带着璇璇回家时遇到邻居的老人刚接回上学的孙女也往家走。璇璇有礼貌的说:“奶奶好!”老人便邀请璇璇去她家跟姐姐玩一会儿,等我做好饭再回家。璇璇平时就喜欢跟姐姐玩,因此就开心的跟着去了邻居家。
但等我去喊她回家时,她却百般不愿意,而且说要和姐姐玩好几天。因为邻居家的女孩吃完饭还要睡午觉,我怕影响人家的正常作息,就跟璇璇讲道理,但她就是不肯离开。
老人就故意说:“那你也在奶奶家吃吧,吃完饭和姐姐一起睡觉。”
璇璇一听在奶奶家还要睡觉,就冲我发飙,大哭着喊:“就不吃饭,不睡觉,就要玩。”
孩子在别人家哭闹起来,做家长还真不能此时对孩子进行说教,因为原本她正在气头上,此时根本不跟你讲理,你越讲她越反感越哭闹,事态越难以控制。何况这时说孩子,也容易引起邻居误会。
我只好硬抱起她回到家。到家后,我给璇璇一个好吃的,她就不哭了。趁她吃的津津有味时,我就说起刚才的事:“璇璇,你去邻居家里玩,首先不能影响人家的事情。要是你想睡觉了,有别的小朋友来咱们家玩,而且就是不走,你下次还让他来吗?”
璇璇说:“不让了。”
对于两岁多以后的孩子,可以常用换位思考来帮助孩子考虑他人感受。
我问她:“你跟姐姐玩什么了?你喜欢姐姐家吗?”
璇璇说起这个就来兴趣了,她高兴的说:“姐姐有很多贴纸,还有魔法棒,还有很多笔。”
听到璇璇说的这些,我后来就带她去买了魔法棒还有贴纸、几根别致的笔。璇璇再去邻居家跟姐姐玩时,我先提醒她妈妈喊的时候必须回家。璇璇再次去邻居家便做到了这点,而且在姐姐家玩的没有过瘾时,回家她会继续玩自己的。
璇璇还有一次去一个邻居家玩不够,原因是这个邻居家给孩子准备了一面墙,专门用于涂鸦,璇璇画的很开心。我不能给她提供一面墙让她涂鸦,于是就买了一个很大的画板。当我要求她回家时,她在邻居家画的不能尽兴时,就会回家继续画。
所以,如果遇到孩子非常留恋邻居家,就要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常要等玩够了再回家。别人家有什么吸引他的地方。然后根据孩子的喜好,在家里也为孩子提供类似的环境,从而使孩子眷恋这个环境,感到在家里很有乐趣。那么串门时,你提出该回家了,孩子会欣然同意的。
当然,仅仅因为玩不够而不想回家还算是解决起来比较简单的问题,有的孩子去邻居家引起邻居的反感就需要家长对孩子多加引导和教育了。
带孩子去串门之前,家长要为孩子的行为明确提出应遵守的规矩和要求。有的家长总是以孩子顽皮好动为他们的行为找借口,这样只会助长孩子的没有规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好动不等于胡来。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到别人家为什么不能胡来的道理,这不是对孩子的过分限制与苛求,而是对孩子良好人格进行积极主动的引导。
毕竟孩子还小,自制能力差,对于规矩之类的尚在培养中,但家长一定要注意的是,这方面的教育绝对不可少。家长必须让孩子明白:社会是有秩序的,在自己家里跟在别人家以及公共场所是不一样的。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论走到哪里都是个受人喜欢和欢迎的小客人。那么就多关注孩子的人格培养,让孩子从小的交往范围中开始培养良好规矩,从而扩大到外面更大的社会中去。

加载中,请稍候......